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拖延行为和积极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及拖延行为在其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一般拖延量表(GPS)和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对3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1)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得分为(3.61±12.05)分,拖延行为得分为(56.48±10.62)分,积极心理健康得分为(3.46±0.82)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现"振作向上"者占53.16%,"中等程度"者占44.83%,"颓废萎靡"者占2.01%。(2)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积极心理健康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399,P<0.01),拖延行为与成就动机(r=-0.388,P<0.01)和积极心理健康(r=-0.267,P<0.01)呈显著的负相关。(3)拖延行为在成就动机和积极心理健康及其之间具有部分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2.75%;在积极心理健康的三个维度上,拖延行为在成就动机和心理幸福感、情绪幸福感之间也具有部分的中介效应,其效应比分别为15.71%和20.63%。但在社会幸福感上中介效应不显著。
结论高成就动机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但拖延行为会在两者之间产生间接的消极作用,导致其积极心理健康状况中的情绪与心理幸福感方面受到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