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过去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时代,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承担起了评价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成效的任务。但21世纪伊始,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以此为基本精神的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诟病。文章即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分析的精神淺析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利弊与未来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利弊 改革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1987年开启了第一次统一标准测试以来,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其考试规模也从最初的10万人次左右逐年增加至2015年的近2000万人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规模最大的英语类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评价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的主要手段,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我国的英语教育目标、内容、模式都发生着深刻且巨大的影响。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普及度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其意义和价值的争论也日趋激烈,一方面是各个高校在英语通识教育领域纷纷紧盯四六级目标,下大力气狠抓大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教育;一方面是教育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激烈抨击应试教育导向对大学生实际英语水平提升的负面影响。由此,从2005年开始,我国教育部主导了数次较大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如今该改革工作仍在持续。要在大学英语教育领域找到正确的改革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首先必须要清晰客观地分析四六级考试的利弊,以此建立起全社会对大学英语考试机制、方法的共识。
一、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正面价值
1. 建立起了符合国情的全国性统一的大学生英语水平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诞生之初,即承担着统一评价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任务,虽然30年过去了,但是四六级考试的这个基本功能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一体化教育,即对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实行统一、标准化的教育,不论在教育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都大同小异,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差异化、分层化教育不明显。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一样需要统一、规范、标准的考试体系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于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顺理成章地成为主要的手段。
2. 为我国社会英语方面的人才遴选提供了依据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之一。经济领域的全面开放逐步传导到社会领域,从东南沿海到西部内陆,外语人才都成为高就业率人群。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统一性、权威性,社会对其考试成绩的认同度较高,因此各行各业都有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方式评估、比较大学生个体之间的英语能力差异,较大降低了社会人才选拔的成本,提高了人才遴选的效率。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3. 有助于大学英语教育体系的构建
任何一个专业学科的教育只有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其教育实践才是有力量的,也是最有可能取得成效的。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英语教学也经历了一个教学体系的探索、构建过程,四六级考试就是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考试体系。自从四六级考试成为全国检测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考试形式之后,各个高校都围绕四六级通过率的目标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了师资力量建设,加强了英语学科教育体系的研究构建工作,逐步形成了与我国教育体制机制和高校教学实际相契合的完整英语教育体系,客观上提高了我国的英语教育质量。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负面影响
1. 一定程度上异化了英语教育
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其次才是一门学科。语言存在的首要意义在于沟通交流,在于运用,而非分析研究。然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我国应试教育的集中体现之一,以高度集中化、统一化、标准化的考试方法来测试学生对一门语言的掌握程度,难言合理。
首先,由于我国的英语考试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较大距离,因此四六级考试事实上无法全面反映学生个体的英语能力。
其次,由于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标准化、规模化特征,无法适用于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只能检测英语听力、写作、理解能力,而对说、读能力的检测近乎空白,片面性十分明显。
再次,四六级考试是相当于对应试教育的一大肯定,促使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专注于应付考试,忽视了对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我国的英语教育质量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成为我国高校的英语学科建设的不利因素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原本有益于高校的英语教育体系的建设,因此有利于英语学科建设,然而原来的有利因素因为现实原因而蜕变成不利因素。由于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我国教育部实施的全国性统一考试,规格很高,权威性较强,因此无形之中成为高校之间互相评比的“窗口”性科目。再加上每年我国会定期公布各个高校的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并进行排名,使得部分高校的管理人员片面理解四六级考试的意义和价值,将通过率视为教育质量优劣的衡量标准,并将通过率直接与英语教师的评优、评奖甚至薪资待遇挂钩,加剧了英语教育的异化。
3. 助长了校园的不良风气
前文已述,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备受国家、高校、社会的重视,而且曾长期作为大学生学士学位获得的必过科目,使得大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具有极大的压力,尤其是部分英语基础薄弱的大学生,一旦在临近毕业的时候仍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就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于是,每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期间,各种舞弊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考场成了部分大学生与监考老师斗智斗勇的“战场”,严重恶化了校园的学习氛围。
二、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方向
(一)重新定位,降低社会关注度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谓不言而喻,但又说不清,道不明。我国的英语教育专家学者应对此仔细研究,加以界定,给予英语四六级考试以明确、清晰的定位,令其回归本位。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利弊 改革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1987年开启了第一次统一标准测试以来,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其考试规模也从最初的10万人次左右逐年增加至2015年的近2000万人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规模最大的英语类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评价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的主要手段,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我国的英语教育目标、内容、模式都发生着深刻且巨大的影响。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普及度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其意义和价值的争论也日趋激烈,一方面是各个高校在英语通识教育领域纷纷紧盯四六级目标,下大力气狠抓大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教育;一方面是教育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激烈抨击应试教育导向对大学生实际英语水平提升的负面影响。由此,从2005年开始,我国教育部主导了数次较大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如今该改革工作仍在持续。要在大学英语教育领域找到正确的改革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首先必须要清晰客观地分析四六级考试的利弊,以此建立起全社会对大学英语考试机制、方法的共识。
一、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正面价值
1. 建立起了符合国情的全国性统一的大学生英语水平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诞生之初,即承担着统一评价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任务,虽然30年过去了,但是四六级考试的这个基本功能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一体化教育,即对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实行统一、标准化的教育,不论在教育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都大同小异,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差异化、分层化教育不明显。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一样需要统一、规范、标准的考试体系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于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顺理成章地成为主要的手段。
2. 为我国社会英语方面的人才遴选提供了依据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之一。经济领域的全面开放逐步传导到社会领域,从东南沿海到西部内陆,外语人才都成为高就业率人群。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统一性、权威性,社会对其考试成绩的认同度较高,因此各行各业都有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方式评估、比较大学生个体之间的英语能力差异,较大降低了社会人才选拔的成本,提高了人才遴选的效率。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3. 有助于大学英语教育体系的构建
任何一个专业学科的教育只有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其教育实践才是有力量的,也是最有可能取得成效的。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英语教学也经历了一个教学体系的探索、构建过程,四六级考试就是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考试体系。自从四六级考试成为全国检测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考试形式之后,各个高校都围绕四六级通过率的目标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了师资力量建设,加强了英语学科教育体系的研究构建工作,逐步形成了与我国教育体制机制和高校教学实际相契合的完整英语教育体系,客观上提高了我国的英语教育质量。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负面影响
1. 一定程度上异化了英语教育
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其次才是一门学科。语言存在的首要意义在于沟通交流,在于运用,而非分析研究。然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我国应试教育的集中体现之一,以高度集中化、统一化、标准化的考试方法来测试学生对一门语言的掌握程度,难言合理。
首先,由于我国的英语考试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较大距离,因此四六级考试事实上无法全面反映学生个体的英语能力。
其次,由于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标准化、规模化特征,无法适用于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只能检测英语听力、写作、理解能力,而对说、读能力的检测近乎空白,片面性十分明显。
再次,四六级考试是相当于对应试教育的一大肯定,促使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专注于应付考试,忽视了对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我国的英语教育质量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成为我国高校的英语学科建设的不利因素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原本有益于高校的英语教育体系的建设,因此有利于英语学科建设,然而原来的有利因素因为现实原因而蜕变成不利因素。由于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我国教育部实施的全国性统一考试,规格很高,权威性较强,因此无形之中成为高校之间互相评比的“窗口”性科目。再加上每年我国会定期公布各个高校的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并进行排名,使得部分高校的管理人员片面理解四六级考试的意义和价值,将通过率视为教育质量优劣的衡量标准,并将通过率直接与英语教师的评优、评奖甚至薪资待遇挂钩,加剧了英语教育的异化。
3. 助长了校园的不良风气
前文已述,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备受国家、高校、社会的重视,而且曾长期作为大学生学士学位获得的必过科目,使得大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具有极大的压力,尤其是部分英语基础薄弱的大学生,一旦在临近毕业的时候仍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就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于是,每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期间,各种舞弊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考场成了部分大学生与监考老师斗智斗勇的“战场”,严重恶化了校园的学习氛围。
二、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方向
(一)重新定位,降低社会关注度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谓不言而喻,但又说不清,道不明。我国的英语教育专家学者应对此仔细研究,加以界定,给予英语四六级考试以明确、清晰的定位,令其回归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