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铁开挖引发地面沉降的BP神经网络反分析

来源 :防灾减灾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_on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沈阳地铁一号线重启区间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基于均匀试验设计法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法确定隧道围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与地面沉降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通过BP神经网络对样本的训练、学习,建立隧道围岩土体力学参数与地面沉降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利用这种映射关系,根据地铁开挖引发的地面沉降实测值反演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最后根据参数反演结果,建立有限元应力应变模型预测地面沉降,并与实测值相比较,以检验BP神经网络地面沉降位移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其他文献
期刊
互联网时代的强势来袭,颠覆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为新形式下的科普宣传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通河地震台SZW-1A数字式水温仪自2007年8月运行以来,工作一直比较稳定,变化幅度较小,但2015年2月28日到2015年10月15日期间,通河地震台井水温观测中多次出现突升、突降现象。变化
选取辽宁地震台网记录到的67个天然地震,使用单纯型法定位方法和Pn/Pg联合测定深度的方法,对震中和震源深度测定,提取定位结果的P波走时数据.使用理论走时公式,将已知变量和
对岫1井水温自1997年7月1日至2015年9月15日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2015年8月4日营口市盖州市M4.3级地震前有显著的异常变化。综合分析认为,岫1井水温前兆异常属于短期,临
基于云南-栋框-剪结构的医院楼,应用粘滞阻尼器进行减震分析;简要介绍了粘滞阻尼器的常用布置原则、计算附加有效阻尼比的方法;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有无阻尼器结构模型进行了计算
通过福建地下流体多起非地震前兆异常调查核实,展示每一起前兆异常调查的思路和技术分析的过程;阐述各异常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不同的干扰源;并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引起地震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也日益多元化和便捷化。针对甘肃省地震台站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领域中存在的制度不健全、供给能力不足、互动性不强和效能评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地震台站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促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真正落地见效的思路和建议,以推动甘肃省地震台站工作从注重行业自身服务逐步向重视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转化。
档案管理工作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地震科研项目研究过程的真实记录,也为地震预报科学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研究和管理过程的可回溯性。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建设卓越成果的记录。通过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辽宁省地震局档案工作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为快速获取地震现场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灾害信息采集系统。文中结合Android开源平台及云计算技术特点,探讨了基于Android平台地震现场灾害信息采集系统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