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发光材料Ca<sub>3</sub>(Zr,Ti)Si<sub>2</sub>O<sub>9</sub>的合成与光学性能研究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d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高温固相法与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了不同Ti含量的Baghdadite矿物发光材料Ca3(Zr,Ti)Si2O9。相对于传统的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合成Ca3(Zr,Ti)Si2O9的成相温度更低,且合成产物的粒径更小且均一。荧光光谱分析表明,不同Ti含量的Ca3(Zr,Ti)Si2O9均可被254 nm紫外光激发,产生明显的黄绿色发射光,荧光发射光谱呈现出发射中心在531 nm的宽带发射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在Baghdadite矿物Ca3(Zr,Ti)Si2O9基质中,掺杂稀土离子Sm3 ,Eu3 及Dy3 均可产生相应的稀土离子跃迁特征发射,这些发射线与Ca3(Zr,Ti)Si2O9基质材料的本征发射光复合,其光谱覆盖范围在整个可见光区(400~700 nm),由此表明Ca3(Zr,Ti)Si2O9可作为一类新型的单一基质白光发射材料体系。
其他文献
期刊
多壁碳纳米管经由1064 nm波长光纤激光辐照后,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发现连接现象。SEM图像清晰展示了在相互搭接的两多壁碳纳米管之间出现熔化重熔的现象,两个或多个多壁碳纳米管融合在一起,且管壁完整光滑没有破坏迹象。通过透射电镜(TEM)表征发现在连接处有新的石墨片层生成。发现在一定功率密度的情况下,随着激光辐照时间增加,多壁碳纳米管呈现出熔化连接至破坏的趋势。
为了提高钙钛矿(CsPbX3, X=Cl,Br,I)量子点的荧光稳定性, 实现钙钛矿量子点在下一代平板显示与固态光源中的长期应用, 研究了钾元素对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首先, 采用热注入法合成了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接着, 用油酸钾与上述钙钛矿量子点进行反应, 制备了钾元素修饰的钙钛矿量子点。最后, 将这些钙钛矿量子点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实验结果表明, 当油酸钾的含量为20 μL/mL时, 钾元素修饰的量子点的荧光性能优于未修饰的量子点。相比于未修饰的量子点所制备的器件, 钾元素修饰的量子点所
本文讨论和比较了Sagnac效应的光学陀螺仪的精度基本极限,对于一些实际问题也作了介绍.
期刊
针对复合涡旋光束拓扑荷信息测量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利用其光强分布特征及经遮挡部分方位角的椭圆形光阑的衍射图样检测各子光束携带拓扑荷信息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复合光束光强分布图中亮条纹数目和拖尾方向分别表征子光束拓扑荷差的绝对值和较高阶拓扑荷的符号; 衍射图样中暗条纹数目和条纹分布特点分别反映低阶拓扑荷的大小和符号。该方法可用于复合涡旋光束拓扑荷信息的检测。
建立了一种包括干扰模型、结构模型、光学模型及采样成像模型的时域集成分析方法,实现了空间相机从微振动干扰输入到图像输出的端到端系统集成仿真,并开发了基于MATLAB的数据转换工具,实现了结构分析与光学分析之间的序列数据传递。以某空间相机的地面微振动实验为例进行了时域集成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成像模式工况下,该相机的动态像移统计最大值分别达到0.42 pixel和0.27 pixel,采样成像仿
为提高全息成像的分辨率,对超分辨率数字全息进行实验研究,介绍了全息和超分辨率的基本理论。试验中以激光二极管尾纤发射端作为点光源,采用非放大的光路系统,拍摄了一组亚像素位移的LR全息图。通过对LR全息图和SR全息图重建的结果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实现全息图亚像素位移,经超分辨率重建的图像分辨率明显提升。通过使用更高精度的位移装置和更有针对性的超分辨率算法将会进一步提升效果。
本文报道了输出平均功率为64W、重复频率4Hz的磷酸盐钕玻璃板条激光器的设计和运转特性。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