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全教育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hino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校学生大多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最易出现心理动荡。笔者主要从三方面探究职校生心理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问题:以读美文,来陶冶学生情操;以写文章,来抒发学生情感;以开展多彩的语文活动,来健康学生的心理。
  关键词:职校;语文教学;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27-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我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和职校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心理要比普中学生复杂得多,较难沟通。对此,我尝试借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引导学生,使他们的心理逐渐健康阳光,以至想学、乐学和会学,最终达到成人、成器和成才之目的。
  一、职校学生的心理表现
  职校生与普中生相比,大多数有着严重的失望情结和太多的苦闷,因而滋生出不少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抑郁冷漠,不易沟通
  不少职校生自卑感强,自我评价差,以至抑郁、冷漠,引起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多疑、害怕、烦躁、波动。由于他们过分自卑、冷漠内向而又敏感多疑,因而阳光很难撒到他们的心里,要想和他们进行心灵上的交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必须注意方法。
  2.学习困难,厌学严重
  大部分职校生基础薄弱,学起来障碍多。因而在学习中很难找到自信和乐趣。他们视学习为最大的痛苦,有机会就逃避。他们选择上学仅是为了混混,或受父母逼迫。“我们学了有什么用”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学习困难,成绩太差,导致严重厌学。
  3.行规落后,交往困难
  部分职校生不服从父母、教师管教,不能和父母、教师保持正常关系;与同学间缺乏尊重、真诚、团结、互助,很难友好相处。他们鲁莽好斗,或者过分胆怯、退缩,缺乏知心朋友,总是独来独往,集体观念淡薄。许多学生在校拉帮结派,或者早恋,有的干脆与社会无业青年靠近,以这些不正常的方式来肯定自己。为了发泄心中的抑郁和不满,他们打人、骂人、偷窃,甚至破坏公共财物、离家出走等,以这种极端方式发泄苦闷。
  二、分析病理产生的原因
  1.升学无望, 心理受挫
  有着病态心理的职校生可以说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淘汰者,比起普中生,他们多了一层深深的自卑。他们是一次次考试的失败者,遭遇的鄙视目光不可谓不多,倾诉对象自然不可能是父母或老师,只能是水平相当的同龄人,但倾诉之后可能共同茫然。久而久之,这种情感积于心而不得疏导,其结果必然表现为逆反、孤僻等,这和健康心理相去甚远,往往导致与集体和社会不相容。
  2.理想远大,现实无情
  有着不健康心理的职校生,他们感到择业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太大,对未来感到渺茫。如今就业困难,就连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也很难找到工作,这就更让职高生对将来的就业看不到希望。他们对未来社会生活感到茫然,缺乏就业心理准备。
  3.市场多变,环境复杂
  大多职校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容易出现心理动荡。目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使他们所面临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所产生的心理困扰也就比以往更为突出。
  当然,还有来自家庭方面以及个人身体方面的疾患,也会诱发他们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以语文资源健全心理
  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是人文性、社会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些都不同程度的折射着人的心理素质,应该说语文学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理应成为心理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如何更好地利用语文学科资源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是每个职校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利用语文学科资源来健全职校生的心理。
  1.利用美文,陶冶学生情操
  英国著名学者培根说:“读书在于成就完全的人格”,“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成,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优秀书籍能对读者性格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感受美文,发现美文的“情”,让学生在情的引召下,铸造美好的灵魂,以此启发学生明辨事理,感悟人生。同时也会使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可以说美文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举一反三的作用。
  (1)借助范文,塑造学生心灵
  范文是教学的载体,职校语文为职校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生主题,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目标:“在语言文字学习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精神,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讲述《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条件和宋濂进行对比,体味宋濂当时求学的艰辛和刻苦;在讲述《邓稼先》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事业赤胆忠心的精神。这些文章都能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坚定的意志,战胜逆境,增强自信心,培养耐挫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还能够丰富学生的心灵。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的独特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炉中煤》中的爱国情,《致橡树》中的爱情等等,也都是极好的范文。
  (2)利用课外读物,提高审美情趣
  随着出版事业飞速发展,学生课外读物增多。但由于一些学生阅历浅,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不强,加之社会上一些低级庸俗、色情暴力等有害的东西,影响着他们,这就从客观上要求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主动抵制有害的东西。而一些优美的文章都蕴含作者对生活、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作者往往在人物中注入自己理想的性格,体现人性中最完美的品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需要推荐,让他们从中汲取力量。如《读者》、《微型小说选刊》等杂志,使学生在阅读美文的同时,净化自己心灵,在字里行间感受人间真爱和人格价值的力量。
  2.以写文章,来抒发学生情感
  学生心理健康出了障碍,还可用写文章的方法,让学生吐露心声,释放压力,抒发情感。
  (1)利用作文教学,疏导学生情感
  职校生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有自己的烦恼,想找人倾诉。如果因势利导,把学生常想、常说和关注的问题纳入作文教学之中,那就满足了他们倾诉的需要,既解开他们的心结又帮助了他们作文,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可抓住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拟题。如谈谈你对早恋的看法,对汶川地震后的思考;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你有哪些看法,等等。这样让学生去评论事情,不仅可以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与社会多方接触,而且还可以从中感受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毕业后更快的融入社会。他们写的文章也许文句不顺,但能在某些方面碰撞出思想火花,写出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借此大肆表扬,让学生产生成就和自豪感。这样做,非常符合学生的健康心理成长。
  (2)通过日记周记,加强师生交流
  学生心理疾患是内心郁结不能及时排解造成的。因此,写日记或周记是宣泄感情的一种好办法。学生可以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最真切的感受写下来,让感情得到宣泄。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拥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减少孤单和无助,而且还可了解学生,加强沟通,获得学生信任,为其心理保健筑起一道“预防线”。有一个女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现在倡导恋爱自由,为什么老师、家长不允许我们谈恋爱呢?”我和她进行了笔谈,让她了解早恋和自由恋爱的区别,使她对这个问题有了正确的看法。还有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所谓的好朋友为什么要了解我的事情不直接问我,要通过别人的一些流言呢?”读了这篇周记,我感到她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了问题,就深入解她的心迹,并对症下药,帮助她摆脱困惑,走出那片不能自拔的沼泽地。
  3.以开展多彩的语文活动,来健康学生的心理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心理教育的契机。
  职校生没有升学压力,空余时间相对较多,我们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强化认识,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而且还可提高学习兴趣,从中受到感染熏陶。表演“课本剧”,可把握人物形象;参加“演讲赛”,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开展“辩论会”,可让学生明辨是非;创办“文学刊物”,可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又健康了向上的心态,发挥了他们的巨大潜能。
  还可组织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运用语文能力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手段。如开展社会规范用字调查、人们日常频繁用语调查、方言调查等。学生实际参与,学生间会有许多接触,难免产生磨擦,甚至隔膜,我们如能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通过各种方式调节,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那么学生就会从中学到团结合作的技巧,形成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学生还可能从中品尝到成功,一起分享喜悦;也可能经历了挫折、共同体验了失败的滋味,这些经历都是一笔笔宝贵的财富,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参考文献
  [1]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C].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2]邹晓燕,林炎琴.维果茨基对西方发展和教育心理学影响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3]戴汝潜.素质教育课程简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用电监察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电力能源的安全应用也体现出保障性意义。用电监察工作的开展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也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意义。因此,本文通过阐述用电监察工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做好用电监察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力;用电监察;难点;技术;措施  引言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我国的用电
一直以来,大部分学习者接受的英语学习都是以各种笔试为主的应试教育,能用英语流畅地进行交流的人不是很多,“哑巴英语”已越来越成为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本文从影响英语学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条例 》中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建立兼容、开放、共享、规范的干部网
目的:分析改良助产配合晚断脐对于新生儿预后护理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阴道分娩产妇88例,并且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渐进入了以财务管理为主导的管理阶段。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成为了影响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财务管理活动中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关于企业中流动资金方面的管理。电力制造企业的投资较大,负债较多,财务风险较大,流动资金管理不当的现象在我国电力制造企业中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和竞争力。电力制造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行业。电力制造企业的生存和发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切实做好财务相关管理工作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执行中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样也是比较核心的一环,而在当前实际落实过程中,这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落实却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和缺陷,本文就首先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然后又探讨了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足;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本文将我院儿科收治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究,随机将以上患儿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分别对常规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有效管理方法。对于集团化企业协调经济活动,优化资源配置,合理使用资金,提高盈利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全面预算在集团化企业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全面预算;集团企业;实施;重要意义  引言  集团企业的全面预算,具体而言即集团企业筹划和制定总体战略,并根据市场环境和总体战略提出集团及下属企业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采用上下结合的模
城市营销是利用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进行定位并通过营销手段来经营城市。现阶段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城市营销的作用也不断提升。同时,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更加频繁,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获得优势,各个城市正通过各种途径来不断提升竞争力。开展城市营销是一种提升城市竞争力较为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的城市营销在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中还不成熟,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我国城市营销理
8月15日晚间,东阿阿胶(000423.SZ)公布了半年报情况。让市场一下子傻眼的是,贵有中药材行业中“飞天茅台”之美誉的东阿阿胶上半年实现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1.49亿元和4.6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25%和3.66%。中报公布的第二天,东阿阿胶跌幅为4.39%。  东阿阿胶系列产品包括阿胶块、复方阿胶浆和阿胶枣、桃花姬和阿胶原粉三大保健品。2012年上半年,母公司(阿胶块业务在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