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 :全科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dfhkot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胃肠外科行造口术治疗的9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探讨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率为42.11%(40/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造口部位、底盘渗漏次数、排泄物种类及性状、底盘区域手术伤口、文化程度与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有关(P3次[OR=3.793,95%CI(1.199,12.002),P=0.023]、排泄物性状为水样便[OR=16.800,95%CI(3.639,77.553),P<0.001]、排泄物为尿液[OR=56.000,95%CI(6.779,462.639),P<0.001]、有底盘区域手术伤口[OR=3.702,95%CI(1.050,13.044),P=0.04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2.932,95%CI(1.200,7.161),P=0.018]是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与造口部位、底盘渗漏次数、排泄物种类及性状、底盘区域手术伤口、文化程度有关.护理人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病人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循经热熨改善胃肠癌化疗病人消化道症状和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4月在医院初次进行化疗的75例胃肠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取肿瘤科常规化疗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经热熨干预,每次30 min,每天2次,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消化道症状和癌因性疲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化疗后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的恶心发生率和第3天的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癌因性疲
目的:构建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指标,探究其在老年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构建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指标.选择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老年住院病人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指标,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4月在医院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36例病人,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8例和试验组18例,对照组实施心脏移植病人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ERAS理念应用于围术期护理中.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康复指标[包括首次下床时间、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观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气胸、排斥反应、下肢静脉血栓)、术后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运动-营养管理模式干预对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运动-营养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低血糖发生率、Ⅰ期伤口愈合率、免疫相关指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