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DP准则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来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423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考虑岩石拉压强度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MSDP(Mises-Schleiche Drucker-Prager)准则强度包络线与莫尔应力圆之间的几何关系,并推导MSDP准则在τ-σn(其中,τ和σn分别为破坏面上剪应力和法向应力,空间的表达式;然后,针对平面滑动型边坡破坏模式,基于极限平衡分析提出岩质边坡安全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而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岩质边坡力学分析模型及其安全系数解析解的合理性;最后,探讨坡角、内摩擦角、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张裂缝深度、重度及滑动面倾角等因素对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MSDP准则计算得到的边坡稳定性较传统M-C准则更高;(2)在边坡工程设计中考虑岩石拉压强度可提高边坡安全系数,且岩石抗压强度对安全系数的影响较抗拉强度更为显著;(3)边坡安全系数与岩石内摩擦角、抗压强度、张裂缝深度及滑动面倾角之间符合较好的二次函数关系,与抗拉强度、重度之间符合较好的一次线性关系.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域耦合时间积分算法的数值流形法,以提高原有算法的计算效率.此算法包括耦合显式-隐式时间积分方案,相位转换准则及接触准则.为验证所提算法,对一个地震激励作用下沿倾斜边坡滑移的块体运动和简谐激励下单个块体的摇摆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将开发的算法应用到一个露天矿边坡的动态稳定性分析当中,数值分析结果和现场观测结果是一致的,但新的耦合算法比传统的隐式算法的计算效率提高了5.67倍,此算法可高效地应用于大型岩土工程问题的模拟.
为研究深部盐水层CO2储存中不同盐水环境下砂岩的力学及渗透特性,采用常规三轴压缩、声发射监测和渗透试验相综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水砂岩试样在不同围压下CO2渗透率、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微观结构揭示不同盐水溶液对砂岩渗透及强度特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溶液饱和砂岩试样的CO2渗透率、峰值强度、损伤阈值和弹性模量与干燥试样相比均有所降低.与纯水相比,5%NaCl和5%K2SO4浸泡的饱和砂岩试样CO2渗透率有所下降,5%K2SO4浸泡的饱和砂岩试样的峰值强度、损伤阈值和弹性模量则有所增加,
岩石内部微破裂累积演化过程中关键信息的获取和辨识可为岩石破坏失稳状态识别提供依据,对于岩体工程灾害预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花岗岩失稳破裂的声发射试验,分析声发射能级频次分布和波形频谱变化两类指标在岩石破坏过程中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给出基于多元声发射指标的岩石失稳评估预警建议,并利用集成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岩体塑性阶段裂纹扩展状态的辨识方法.研究表明:(1)在花岗岩破坏的压密、弹性、稳定扩展和不稳定扩展4个阶段中,b值、S值、R4值、AF值、频率重心等声发射参量的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时序相关性
当下,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存在“内驱力”不足、“挑战性”不大、“思辨性”不够和“结构化”不强等诸多问题.高品质学习任务是能引发“入学”状态、促进“真学”过程和实现“深学”结果的一份或一组学习材料,遵循趣味性、思考性、整体性、挑战性等原则,让学生在“玩”中学、“思”中学、“联”中学、“创”中学.高品质学习任务在实施时应做好学情前测、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动手操作、组织深度对话、注重迁移评学等.
域观视角下的经济增长传递机制与增长协调性是近年来经济增长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议题.本文使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配合修正的C-M相关指数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顺序和相依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从大地理分区来看,中国整体增长已实现东部率先引领、全国仿射三区的新型雁阵结构,这说明全国增长版图已初步实现互联互通;第二,就更加细化的城市群而言,增长的传递机制明显复杂,既包括京津冀鲁城市群内的类雁阵传递,又包括珠三角城市群内的线性链条传递,同时也有中部和远西部城市群内几乎不存在传导网络的局面,
为了模拟可渗透性孔隙裂隙介质中的水力压裂,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即统一管道-界面单元法(UP-IEM).该方法提出了 2个“统一”的概念:(1)将二维平面中的裂隙劈裂和流体流动统一为一维管道问题;(2)将岩体基质管道和裂隙管道统一为具有不同导水系数的相同管道,使用同一套数学方程计算流体流动.解决了传统的离散裂隙网络介质模型难以考虑岩体基质渗透性的难点.同时,该方法引入界面单元计算裂隙扩展,与传统有限单元法以及离散单元法相比,既不需要局部裂纹扩展准则,也不需要跟踪算法,具有计算速度快,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产业结构早熟属于“逆库兹涅茨”式产业结构演化的范畴,挤压了制造业空间,会诱发产业结构回退,造成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借助Duarte和Restuccia (2010)三部门模型,探讨了互联网发展与产业结构早熟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在全国层面与东中部地区,互联网发展与产业结构早熟存在“U”型关系.(2)由于在分区域层面互联网发展影响产业结构早熟的拐点值不一样,不同省份未来经济发展策略的着力点存在较大差异.(3)劳动力逆向转移作为中介变量,加剧了全国和东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早熟.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8年我国278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普通面板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人口流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流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引入空间相关性分析后,人口流动和环境规制不仅能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直接的提升作用,而且存在协同效应和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时期异质性看,党的十八大以后,人口流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更大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异质性看,人口流动和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采动应力重分布的理论求解是深地工程安全开挖和稳定性维护的力学基石.在全面回顾国内外采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发现依赖弹塑性力学的采动力学理论解优点和缺点共存,优势在于力学单元的普适性严格保证了理论解的严谨性,缺点在于力学单元的连续性定义限制了采动应力模型获得非连续解.引入概率模型或可为采动应力分布求解提供新思路,但单纯引入概率模型获得的采动应力分布解并不能保证解的唯一性.通过对比验证基于Weibull函数、Gumbel函数和Gamma函数3种概率的采动应力分布结果,概率解和实测值之间存在偏差,这种偏差性是概率
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新时代,要实现全民健康,需要重点关注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基于CHARLS数据,本文以精神抑郁和认知健康为被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险对农村中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医疗保险对农村中老年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显著体现在男性、60岁及以上老人和低收入群体.居住在农村的中老年人比居住在城镇的更显著受益于医疗保险;(2)分位数回归和更换被解释变量回归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3)机制分析表明,医疗保险通过提高农村中老年人的安全预期和生活满意度来提升其精神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