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画工笔人物的线条魅力解读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笔人物是记录人物主要活动,以特定人物形象为描写对象的传统绘画。文章主要分析了工笔人物线条的魅力,结合工笔画人物特点,对线条运用的规律和方法进行研究,提出线条具有造型、装饰和展示情感的功能。希望能够通过对线条魅力的合理解读,提高工笔画人物欣赏高度,为相关画作创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国画;线条魅力;工笔人物;技法创新;造型功能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148-03
  【本文著录格式】刘瑜娴.关于中国画工笔人物的线条魅力解读[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7):148-150.
  前言
  工笔画类型较多,其中,工笔画人物由于线条呈现出的独特魅力,最引人注意。最早的工笔人物画出现在周代,经过秦汉与盛唐时期发展,工笔人物画特点更加鲜明,人物线条更加流畅,构思更加巧妙。下文着重对工笔画人物、线条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工笔线条的魅力进行了发掘。
  一、工笔画人物的特点
  (一)传统工笔画人物特点
  中国画工笔人物种类十分丰富,不仅包括真实的历史故事人物、现实人物,而且包含虚构的仙佛道释,其画风多变,时而奔放,表现人物不羁风格,时而细腻,表现人物温婉品质。大部分人物雅致清丽,相关画作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以《送子天王图》为例,其工笔画人物线条极为流畅,人物构思巧妙,其中应用了较多墨笔画技巧,将工笔画人物推向了新的高度。
  (二)当代工笔画人物
  当代工笔画人物在继承传统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对造型进行了丰富,基于工笔人物的绘画,融入西方写生艺术特点并注重线条流畅度,注重对形体进行写实,展示了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工笔画人物的创作,通常会融合多种技法,使人物呈现出较强的表现力。另外,相关绘画技巧的应用也实现了写意精神与传统绘画的有机结合,通过线条表现手法,使工笔画人物形象和韵味得以充分展示[2]。
  二、线条的特点与规律
  (一)线条重要性
  线条是中国工笔画人物的基础,同样是工笔画人物的灵魂和骨架。在解读中国工笔画人物的特点时,画家需要对线条进行准确描述,重视线条展示出的独特语言,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线条具有较为特殊的象征意义,通过对线条的分析,可达到对人物精神世界进行窥视的目的。此外,线条的应用效果也直接影响人物画作的艺术水平。
  (二)造型功能
  线条的应用是中国画的核心,是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对线条造型进行研究能够了解整个画作人物的外部轮廓,进而认识到人物造型的独特魅力。此外,线条也能够对人物内部结构进行完美呈现,通过线条展现出更为形象、多变的人物特征,有利于表现人物内部质感。
  工笔画人物造型是画面整体效果的集中展示。因此,工笔画人物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物造型要求极高。在画面形体的呈现中,画家往往能够做到使用精准的线条,达到对绘画对象的精准描述,使形体结构更加完整。例如,在中国工笔仕女图创作过程中,可使用不同类型线条展示仕女的体态和具体形象,通过该种方式描述出空间和质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这里要明确一点,在利用线条对人物造型进行展示的过程中,画家只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对人物的某些特征进行展示即可。在人物造型的具体表述中,也应用了凝练概括手法,通过对线条深浅度的应用,表达特定的人物信息。人物造型功能的呈现,需要处理面部表情、背景画面、服饰等细节部分,通过对线条的合理应用,完成人物造型塑造[3]。
  (三)展现情感
  线条的应用也能够展示出独特的情感,在工笔画人物的创作中,画家将线条作为独特的艺术语言。例如,在线条的实际应用环节,使用曲线完成对人物质感的表现。使用轻重、缓急的笔法也可融入画家的情感。笔尖划过纸张的过程,不仅是对画面空间的划分,还是对人物独特情感的表达。例如,吴道子在创作工笔画人物时,使用的线条时而轻柔缓慢、时而恢弘厚重,通过线条的应用,实现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准确描述。
  新时期,工笔画人物在表现过程中,能够做到以形传神,展示出人物个性化特点。在人物精神情感的传达中,线条的应用仍然是基础部分,通过线条能够实现对创作流程的简化,使人物形象的关键内容被提炼出来。以线条粗细所呈现出的韵律感,表达出人物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人物与实物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在人物的描述上,需要具备足够的空间感和创造感,通过对线条的应用,满足人们审美和鉴赏需求。此外,线条也能够营造出艺术美感,可做到对人物平面化、直观化呈现,通过细节描述,达到形神兼具、展现情感的目的。
  (四)装饰功能
  对工笔画人物进行绘制的过程中,线条自身的节奏和韵律也可起到装饰画面的作用。通过对简单线条的穿插与组建,能够确保画面整体结构统一。画家使用线条或呈现出稀疏感或稠密感,并且长短不一、粗细搭配,使整个画作人物更加具有表现力。通过对线条的合理应用,可展示出事物所具有的独特性,并融入画家主观感受,使工笔画人物更加传神。
  线条是整个工笔画人物的骨架,通过对线条的高质量应用,结合人物具体形象,能够展示出工笔画人物特有的魅力。在人物绘制过程中,线条的装饰功能是基础部分,画家通过对线条的精密安排,注重不同类型线条之间的過渡,使得整个创作过程趋向流畅,对工笔画人物形象的展示有正面作用。
  三、工笔线条魅力探究
  中国画所用笔法极为考究,强调以五笔为基础,对“如锥画沙,运笔平均”的价值进行凸显。通过研究可知,多数画家都更倾向于通过用笔转折的方式,使运笔更加内敛而含蓄,艺术魅力往往能够因此得到直观展示。
  (一)技法魅力解读
  对工笔人物绘画而言,要想使线条表现质量及效果达到预期,达到笔为己用的高度,前提是对用笔技法有系统地了解和熟练的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法极多,不同技法给人带来的艺术感受往往有所差异,下文将以工笔画常用的十八描为例,对技法的魅力进行解读。十八描所展示内容,主要是描绘褶皱及人物形态所适用的技法,强调以笔迹形状为依托,赋予画作独特的内涵与艺术感受,十八描的蚂蟥描、琴弦描和铁线描,均可被用来对服装材质、人物性格进行描绘,画家可选用不同技法,对工笔人物所具有质感进行衬托,借助粗细不同的线条,勾勒出特点鲜明的材质及画作内容。混描所强调重点是轻云舒卷般的纹饰与流畅简约的线条,基于上述手法或笔式,使画作更加独特。竹叶描的特点可被概括为芦叶为短,画家可借助该方式,赋予画作潇洒、自然且灵动的美感。铁线描更倾向于利用圆劲中锋和特定韵律,对工笔人物肃穆而庄严的神情进行勾勒。战笔水纹描对线条加以运用的方法是“微微颤动”,要求画家尽量做到留但不滑,使画作给人所带来视觉感受更具独特性,但要注意不得采用浮滑轻薄的笔式,避免给画作整体效果带来不利影响[4]。   在工笔画人物的表现过程中,为完美呈现人物形象,创作者需要对用笔技巧进行规范,使用中锋、侧锋和散锋技巧,使得人物画面整体更加协调,进而达到形神兼具、写意传神的效果。中锋是最常用的方式,能够准确构建人物结构以及绘画轮廓,侧锋笔锋通常偏于线条一侧。在侧锋笔法的呈现过程中,用笔形式较为多变,具有轻盈、灵巧的特点,对工笔画人物形象的构建起到帮助作用。
  (二)创新魅力解读
  对工笔人物的创作而言,线条创新主要是指以画家所表现出的创作需求及绘画语言为依托,借助线条对画作内涵进行深度剖析并表达的一种语言。对工笔人物画作品进行渲染时,线条魅力往往经由创作方法与技巧的创新得到直接呈现,无论是勾勒人物脸庞,还是创作人物体态,仅凭借传统技法,均已无法使画家对创作所表现出的需求得到满足。基于此,画家开始选择借助现有执笔法、用笔技法,经由不同形式的笔锋,使艺术线条的价值得到凸显,使画作更具张力及冲击力。例如,利用毛笔创作画作,通常会用到大量的中锋线条,在保证画面流畅的基础上,使线条更加挺拔。这里要了解一点,中锋需要画家确保笔锋和直面的位置关系为垂直,在绘画过程中,笔锋始终处于线条中线处,虽然此类线条的特点是粗细变化不明显,但画家在提笔和压笔时,往往能借助稳定的行笔,通过调整手腕力度的方式,使线条出现一定的粗细变化,确保人物形态跃然于纸上。关于侧峰线条需要明确的要点如下:在行笔过程中,画家笔管指向与线条走向并不完全重合,二者角度存在细微差异,通常会形成一个锐角。该技巧可同时用到笔尖毛躁粗糙的一面和圆润光滑的一面,可被用来打造飞白的效果,给人以力度感。除此之外,散峰也可被用来对工笔人物进行描绘,其特点是可根据画面整体情景,对其零乱性或整齐性进行凸显,画家可用散峰对头发等细节进行刻画,确保画作所呈现出的效果符合自身的心理预期。
  在对创作手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使用淡色墨线条对人物形象进行勾勒,使人物自身的清秀特征得以呈现。同时,也可利用深度和浅度不一致的线条,对人物具体轮廓进行创建,并在其中融入创新元素,使人物细节表情跃然纸上,确保工笔画人物性格特点得到充分展示,整个画面更加具有美感,达到较高的艺术欣赏水平[5]。
  (三)消解魅力解读
  经过岁月长河的冲刷,以工笔人物为主体的中国画作品上的线条,普遍表现出了消解的美感,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重构或重新组合画作原有线条的方式,赋予其与以往不同的魅力。无论是线条的运用,还是笔法的选择,均能够窥探到消解魅力的“身影”。
  以先知系列(杭春辉)、失焦系列(张见)为代表的现代中国画,均运用了大量线条对人物形象进行勾勒,不仅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上述画家还选择利用前虚后实的技法,对特定场景进行打造,在对人物边线进行弱化、使界限变得更加模糊的基础上,利用朦胧且深邃的力量,确保虚幻的感受可得到具象的呈现。例如,擅长工笔画的徐华翎所创作的一系列中国画,在对画面用线进行设计时,便选择利用线条晕染与没骨手法相结合,这一创新所带来积极影响,便是使画面体积还有厚度得到增强,通过对线条粗细进行细微调整的方式,使画作所呈现出艺术美感更具独特性。
  以《冬天》(徐华翎)为例,在这幅画作中,徐华翎对线条进行了实化处理,这种有别于传统的全新创作方式,强调通过对线条进行最大程度淡化,使其成为人物形体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对线条消解的技巧加以应用,有助于中国画通过对工笔线条进行延伸的方式,赋予画面较之前更加丰富的感受。画家可利用该技巧,对缥缈而朦胧的美感加以体现,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观念,通过晕染或其他技巧,对画作所能形成艺术感受进行凸显。
  此外,在线条的运用上,或有遒劲有力之态,或呈现出涓涓细流之状,使人物形象得到充分展示,对人物质感、形态的不同表达是工笔画人物独特魅力所在。在工笔画人物的创作中,可增加一部分具有装饰色彩的线条,以实现对传统模式的创新,使整个画面的艺术表现力更强,增加人物本身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工笔画线条的装饰美感也因此得到充分挖掘。
  (四)情趣魅力解读
  在工笔画人物创作中,使用独特的表现技法十分重要,是人物形象表述是否完整的关键。较为实用且被广泛认可的表现技法是“骨法用笔”和“笔法墨笔”,二者皆可呈现出艺术作品的情趣魅力。“骨法”是我国传统绘画的基本要素,强调以笔墨作为基础,对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应用,以描述工笔人物特有的艺术情趣魅力。通过对线条的不同呈现,使工笔人物的整体布局更加均衡,其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强。
  传统工笔画人物形象的构建讲究“书画同源”思想,画家可通过不同笔力形态,对工笔人物进行刻画,并结合自身所积累经验,对绘画内容进行丰富,通过不同类型线条之间的结合,使整个画作内容更加具有表现力。例如,在绘制手法的选择上,创作者应注重线条的落笔,确保对用笔方式进行控制,营造出沉而不浮的意境[6]。
  画面线条形态的应用对工笔人物情趣魅力的呈现十分重要,应用不同的绘画笔法,能够达到融合不同笔墨技巧的目的。例如,大量运用婉转曲折的线条,并在转折位置加入较粗的线条,能够表现出外柔内刚的艺术效果。这类线条对画作者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较强的笔法,使过渡承接部分更为自然。此外,外柔内刚、慢而有力的线条也能够营造出独特美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当然,工笔画线条自身的粗细、厚薄也能够被用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必要展示,确保笔墨部分更加具有艺术张力,进而展示出工笔画人物本身独特魅力。对工笔画人物线条的充分解讀,是了解工笔画人物形象塑造的基础内容,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工笔画人物不同形象力透纸背,对传达人物内心世界具有积极作用。
  文章对工笔画人物线条的魅力进行解读,通过对线条的合理应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展示出工笔人物特有的质感和形态,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创作手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实际意义。另外,文章还对工笔画人物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展示出工笔画人物创作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金阳.古今交融与创新:传统工笔人物画对当代数字绘画创作的启发——以原创作品《红袂画谱》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4):104-106.
  [2]王雨同.基于线条表现的中国画工笔人物艺术表现魅力研究[J].大众文艺,2021(3):60-61.
  [3]刘瑞儿.浅论“工笔”如何“写意”——以苏百钧工笔花鸟为例[J].福建艺术,2020(11):41-44.
  [4]王海.根植传统 融合中日——刘新华工笔重彩花鸟艺术研究[J].美术观察,2020(9):114-115.
  [5]张建.以人为本 大美之艺——读唐勇力工笔人物画中的意象世界[J].艺海,2020(6):70-71.
  [6]王君.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试析当代工笔绘画创作中艺术空间的展现[J].收藏界,2019(1):66-67.
  作者简介:刘瑜娴(1997-),女,江苏徐州,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图像特征日益显现。图像是视觉信息传递的载体,视觉文化令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其中,平面设计便是在一定平面维度之上对视觉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与排列的一个过程,但是,在设计时受到诸多制约,因此,现如今大部分平面设计媒介皆在朝向三维空间与思维时间进行探索。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在新时代背景下,平面设计新媒介的维度转换展开分析。  【关键词】信息时代;平面设
【摘要】当今中国独立音乐人数量与日俱增,但其中大部分面临着作品推广难、版权收益少、知名度低等现实问题,仍苦于寻求发展之道。笔者先后到网易音乐事业部、字节跳动音乐中台实习,运用实地调研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对独立音乐人的发展路径加以探索。本文着眼于研究独立音乐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独立音乐人利用数字音乐平台、短视频平台资源的方式;列举运营平台账号、参加演出或综艺等独立音乐人塑造个人品牌的途径;预测
名家艺术馆属于区域级中小型美术馆,多为地方政府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家本人或家属商讨建设事宜,家属捐赠艺术家的收藏品、书画作品、生平文物资料等作为典藏基础,政府集资兴建,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纪念馆,具有科学典藏书画名家作品、研究名家艺术影响、宣扬名家艺术精神的社会功能.西泠二李艺术馆是西泠印社李伏雨、李早父子命名的专题艺术馆,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博物馆内,本文选取介绍的3幅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家的作品,均为二李父子多年收藏之精品,作品的捐赠及展出实现了两位先生绵延文脉、建设家乡的心愿.
福柯在1969年发表了《知识考古学》以后,将研究向度深化到了“知识—权力—伦理”当中的“权力”层面,福柯本人将其称为“系谱学”的研究.本文将以福柯中后期的两本著作——《规训与惩罚》和《性经验史》为例,以其在两本著作当中不断深化的“权力”理论为基点,展开对其中体现的“系谱学”叙事模式的分析,这种“重构某种话语诞生”的微观史学模式消解了过去的宏大叙事,对20世纪80年代西方史学领域新文化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李杨戏”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所感,所创作的作品之总称,自唐代《长恨歌》起便有以二人为主的文学创作出现,本文选择《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这一“李杨戏”历史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作品进行意象分析,试析其中常见的意象意涵及其作用.
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疫情,加速了博物馆界的线上传播进程,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和发展,博物馆线上传播取得一些成绩,同时面临更多挑战.文章从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和“分众传播”理论入手,将传播学理论与博物馆传播实践相结合,讨论博物馆线上传播转型面临的困境,如传播意识薄弱、对传播受众了解有限、传播内容缺乏吸引力、馆内外合作机制尚未有效构建等.在后疫情时代,博物馆传播需打破时空限制和媒介限制,并从顶层设计重视传播、分众传播、创造硬核文字产品和打造全方位传播媒介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推动博物馆文化传播转型升级.
【摘要】图书馆是收集获取信息资源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服务机构。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内容和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图书馆沿用传统的方式存在多种弊端,难以为读者提供高质的信息服务。信息技术使图书线上阅读得以实现,图书馆线上阅读空间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提供信息服务。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线上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
【摘要】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本具有“突破性”的新艺术表现形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接触与认知。这种“突破性”的探索不仅开启了绘画的新篇章,更为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艺术存在的本身就在于突破人类固定的思维方式,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突破创新,多重“突破性”的探索在创作中所占的比重更是不言而喻的。文章浅析了综合材料绘画“突破性”的多重语言探索及融合等多方面内容。多重“突破性”原则包含综合材料绘画本身对绘画而言的绘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非常久远.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对多种地方民歌、歌舞音乐、地方戏曲等进行了有效的借鉴,在不断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全新演唱方法,尤其是在发声技巧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良和优化,使得民族声乐呈现出了一些现代审美特点.本文从歌曲演唱变化的角度,分析几首典型民歌在唱法方面进行的一些借鉴与创新.
【摘要】书画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书画作品对探究我国历史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不但可以体现出我国上千年的历史文化,还有着一定的艺术价值。文物作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为各种因素均会对其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坏,让其丧失艺术价值,所以书画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很关键。本文立足于现代数字技术对书画文物保护和修复相关问题展开了分析与论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现代数字技术;书画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