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战前,犹太民族也一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19世纪末由于欧洲社会又对犹太人发起一轮迫害运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就此产生尤其是在二战后,并在西方的支持下在其“应许之地”建立了以色列,而这却对后来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冲突的根源。
【关键词】二战 犹太人 复国主义
根据1947年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的规定,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建立。可以说二战尤其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对犹太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政治上,直接推动了自19世纪末以来的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后来以色列国的建立;社会上普遍产生了对犹太人同情的心理;而对于犹太人的幸存者而言,对人自身生存条件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认识到必须建立一个犹太人自己的国家,拥有自己的主权,有自己的军队,能独立自主,能保护自己的民族的国家。本文重点在论述二战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影响。
一、推动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在全世界的传播
回到锡安则可以弥补大流散期间的缺失,把对“明年耶路撒冷”这一精神追求变为现实存在。大屠杀结束后,世界各地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不失时机地把流散到各个国家的犹太难民聚集在一起,用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启迪这些经受流散苦难的人们,指引他们逐渐意识到欧洲没有出路,勾起他们对先祖生存过的那片“应许之地”的向往,在饥寒交迫之中采取各种途径一句在巴勒斯坦。仅在以色列建国后的第一个十年,以色列就接纳了大约50万屠杀幸存者。“当代以色列社会主要是由开拓者家庭、‘大屠杀’的幸存者、来自伊斯兰国家的犹太人,以及在以色列出生的新一代等集团所组成。”
二、对犹太复国主义者思想意识上的影响
二战中的惨痛经历显然已经成为以色列犹太人回忆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犹太人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青年人以史为鉴,忆苦思甜,奋发向上的动力。以色列建国之后,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也并未消失,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犹太人对国家的危机意识,这也是二战在犹太人心中所留下的难以抹去的阴影。尤其是对周围阿拉伯国家的恐惧和担心,这虽然不是以色列一方面造成的,但看到整个自以色列建国到现在的历程,无不体现着犹太人对阿拉伯人作为新的敌人的态度。二战之后,犹太复国主义二战中的“大屠杀”当成了进行犹太复国主义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三、二战国际形势的变化对犹太复国主义政策的影响
在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在建国的思想中,大国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在二战前由于英国为了自身利益转向了“扶阿排犹”的政策,从此犹太复国主义的中心转向了美国。但美国直到二战前后基本采取的是“扶犹抚阿”的巴勒斯坦政策。促使美国从摇摆不定到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原因,一方面是鉴于中东重要的地位位置、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还有二战后,中东地区复杂的形势的变化。二战后,英国实力日益削弱,美国试图取代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地位。于是利用犹太复国主义,一方面可以抑制当地的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另一方面又可排挤英国势力,达到独霸巴勒斯坦,最终控制整个中东的目的,形成岁苏联的战略包围。可以说犹太复国主义无论得到英国还是美国的支持都可以说是和两国的扩张政策是分不开的,“犹太复国主义在选择依附西方大国实现复国计划的同时,却成了他们扩张的一个工具,两者相互结合,各得其所,从而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是该地区成为战后轨迹关系中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世界人民的普遍同情,对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以色列提供了最有利的舆论环境。
在二战后,人们的反思中,世界各国人民普遍产生对由于对犹太人的同情以及对犹太人的赎罪感,各国都产生了这样的一个认识即,在“大屠杀”发生后,在国际上允许犹太人建立一个犹太王国是顺利成章的,这几乎成为了一个以色列国建立的一个充分的条件。美国史学家摩西?丹恩这样说道:“在我们自己的年代,‘大屠杀’与以色列国的创立是密切相关的,这仅仅是因为发生可怕灾难以后,世界已经准备接受一个犹太国家的存在。”对整个世界局势的深远影响
就当是的形势而言,除了巴勒斯坦之外,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可以提供给以色列建立国家。这样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起了犹太人的国家,这却引发了无穷无尽的问题。全世界人们的想当然,并不意味着巴勒斯坦地区的人们也这样想,这里的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近千年,突然来了一个外来的异教徒要占领他们的土地(更是圣地),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巴勒斯坦人认为,二战对犹太人造成的伤害是客观的,但他们对此并无责任,为什么要让他们为西方世界的战争的后果付出代价呢?阿拉伯的宣传家认为“欧洲抛弃了犹太人,而我们则不得不支付账单。”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开始允许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但遭到了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抵抗,双方冲突不断加剧。尽管联合国在1947年的181号决议规定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但这并不没有解决阿以之间根本对立的冲突,反而激化了矛盾。经历了六次中东战争,各国损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使得数以百万计的巴勒斯坦难民背井离乡,这些问题至今难以解决。
总之二战是犹太复国主义高涨的催化剂,二战的苦痛经历给了犹太人太多的心有余悸,这一点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警惕的是,以色列的个别领导人可能在利用公众的这种恐惧心理,推行民族主义政策,攻占巴勒斯坦的土地,迫害无辜平民。
【关键词】二战 犹太人 复国主义
根据1947年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的规定,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建立。可以说二战尤其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对犹太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政治上,直接推动了自19世纪末以来的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后来以色列国的建立;社会上普遍产生了对犹太人同情的心理;而对于犹太人的幸存者而言,对人自身生存条件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认识到必须建立一个犹太人自己的国家,拥有自己的主权,有自己的军队,能独立自主,能保护自己的民族的国家。本文重点在论述二战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影响。
一、推动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在全世界的传播
回到锡安则可以弥补大流散期间的缺失,把对“明年耶路撒冷”这一精神追求变为现实存在。大屠杀结束后,世界各地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不失时机地把流散到各个国家的犹太难民聚集在一起,用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启迪这些经受流散苦难的人们,指引他们逐渐意识到欧洲没有出路,勾起他们对先祖生存过的那片“应许之地”的向往,在饥寒交迫之中采取各种途径一句在巴勒斯坦。仅在以色列建国后的第一个十年,以色列就接纳了大约50万屠杀幸存者。“当代以色列社会主要是由开拓者家庭、‘大屠杀’的幸存者、来自伊斯兰国家的犹太人,以及在以色列出生的新一代等集团所组成。”
二、对犹太复国主义者思想意识上的影响
二战中的惨痛经历显然已经成为以色列犹太人回忆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犹太人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青年人以史为鉴,忆苦思甜,奋发向上的动力。以色列建国之后,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也并未消失,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犹太人对国家的危机意识,这也是二战在犹太人心中所留下的难以抹去的阴影。尤其是对周围阿拉伯国家的恐惧和担心,这虽然不是以色列一方面造成的,但看到整个自以色列建国到现在的历程,无不体现着犹太人对阿拉伯人作为新的敌人的态度。二战之后,犹太复国主义二战中的“大屠杀”当成了进行犹太复国主义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三、二战国际形势的变化对犹太复国主义政策的影响
在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在建国的思想中,大国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在二战前由于英国为了自身利益转向了“扶阿排犹”的政策,从此犹太复国主义的中心转向了美国。但美国直到二战前后基本采取的是“扶犹抚阿”的巴勒斯坦政策。促使美国从摇摆不定到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原因,一方面是鉴于中东重要的地位位置、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还有二战后,中东地区复杂的形势的变化。二战后,英国实力日益削弱,美国试图取代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地位。于是利用犹太复国主义,一方面可以抑制当地的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另一方面又可排挤英国势力,达到独霸巴勒斯坦,最终控制整个中东的目的,形成岁苏联的战略包围。可以说犹太复国主义无论得到英国还是美国的支持都可以说是和两国的扩张政策是分不开的,“犹太复国主义在选择依附西方大国实现复国计划的同时,却成了他们扩张的一个工具,两者相互结合,各得其所,从而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是该地区成为战后轨迹关系中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世界人民的普遍同情,对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以色列提供了最有利的舆论环境。
在二战后,人们的反思中,世界各国人民普遍产生对由于对犹太人的同情以及对犹太人的赎罪感,各国都产生了这样的一个认识即,在“大屠杀”发生后,在国际上允许犹太人建立一个犹太王国是顺利成章的,这几乎成为了一个以色列国建立的一个充分的条件。美国史学家摩西?丹恩这样说道:“在我们自己的年代,‘大屠杀’与以色列国的创立是密切相关的,这仅仅是因为发生可怕灾难以后,世界已经准备接受一个犹太国家的存在。”对整个世界局势的深远影响
就当是的形势而言,除了巴勒斯坦之外,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可以提供给以色列建立国家。这样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起了犹太人的国家,这却引发了无穷无尽的问题。全世界人们的想当然,并不意味着巴勒斯坦地区的人们也这样想,这里的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近千年,突然来了一个外来的异教徒要占领他们的土地(更是圣地),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巴勒斯坦人认为,二战对犹太人造成的伤害是客观的,但他们对此并无责任,为什么要让他们为西方世界的战争的后果付出代价呢?阿拉伯的宣传家认为“欧洲抛弃了犹太人,而我们则不得不支付账单。”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开始允许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但遭到了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抵抗,双方冲突不断加剧。尽管联合国在1947年的181号决议规定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但这并不没有解决阿以之间根本对立的冲突,反而激化了矛盾。经历了六次中东战争,各国损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使得数以百万计的巴勒斯坦难民背井离乡,这些问题至今难以解决。
总之二战是犹太复国主义高涨的催化剂,二战的苦痛经历给了犹太人太多的心有余悸,这一点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警惕的是,以色列的个别领导人可能在利用公众的这种恐惧心理,推行民族主义政策,攻占巴勒斯坦的土地,迫害无辜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