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个体会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123456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数学推理和有效提问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收获.
  【关键词】数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数学实践活动课程
  此文系2016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B/2016/13/079)、(B/2016/13/060)、2016年宿迁社科课题(SK/2016/09/72)、2016年宿迁社科课题(SK/2016/09/69)、2016年宿迁教育规划课题(2015GH197)、江苏“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高职构建“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与社会科学资助课题(2014SJB333)的阶段性成果;并受到江苏省“333”工程基金资助.
  我们根据教学实际逐渐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借助新手段,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思考中活动.
  一、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对象来学习研究创新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新需要借鉴与学习,因而获取资源特别重要,当今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就显得重要,这是任何工作所必需的信息载体.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在计算上,提倡用科学型计算器.在指数运算、对数运算、三角运算、排列组合数计算、方差与标准差运算等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器求值.以新的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计算方式,使学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放出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图形图像、数据处理、线性规划求解等问题上,充分发挥Excel、几何画板等计算机软件功能,配合使用电子白板、实物展台等现代化设备,化难为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在学习媒介上,积极开发、建设、使用微课、网络课程等资源,把课堂延伸到45分钟以外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网络学习空间.
  二、在数学推理中培养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数学智慧,并非单纯地通过接受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地需要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以及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知识、技能、经验、思想、素养、智慧的数学素质教育目标.
  推理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其一,它应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的各个学习内容,其二,它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各种活动过程,其三,它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环节.在“猜想—证明”的问题探索过程中,学生能亲身经历用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用演绎推理证明结论的完整推理过程,在过程中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极为有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后,就会把这种习惯带到课后,那里是一片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个人钻研和借鉴学习,学生就会模仿,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形成良性循环后,创新思维就会水到渠成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从基础、核心、方法三个方面指明了创新意识的要素.这为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出了几个基本的切入点和路径,使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在了比较实在的载体上,即围绕这三个要素,教师应紧紧抓住“数学问题”“学会思考”“猜想、验证”这几个点,做足教学中的“文章”,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就有可能得到落实.
  教师要善于对素材进行分类加工,引导学生多经历这样的活动.
  三、通过有效提问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促进职业素养升级
  把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问题化,用不断追问启发学生思维,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发问,学生跟着教师思考.教学难度降低不代表没有思维,不难不意味着不要讲解.数学课程的意义就体现在教师在讲授中带着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思维训练中获得体验.
  教改的宗旨是让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发挥培养职业人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的作用,让职业学校的数学课堂更具有生命活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数学.通过提问能促使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进一步深入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从根本上升级自己的职业素养.有效提高的标准是考查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获得多少有效信息.
  教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链其實就是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上课时或提前抄写在黑板上,布置学生看书提前预习.教师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思考,教师在此期间要巡视指导,了解学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加强个别辅导;注重圈划批注与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运用其聪明才智,主动阅读、主动求解.
  教师必须发挥好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教师从知识发展和能力进步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素养提升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进行问题的优化组合,让学生学得快乐,用得方便,体验得高效.
其他文献
前言从广义上讲,财务的内涵是资金的筹措和运用,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分配和回收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的循环和周转。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是
【摘要】所谓预习就是在上课以前把要学的知识先学一遍,达到对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在正式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学习中掌握主动.并且预习可让其在上课的时候对知识已有所了解,这样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他们对上新课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其注意力,更会帮助其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避免他们因为新课听不太懂而挫伤学习积极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预习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前预习;作用
【摘要】 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它要求教师要能够从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可行的措施,真正意义上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应用意识  众所周知,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它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逻辑性以及思维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学懂、学好数学,为此,教师必须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应用
构建完善、运行良好的创业促进体系对美国技术革新甚至经济的腾飞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着重通过对美国大学生创业促进体系在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模式、创业资本、法
【摘要】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小学生一定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会让他们一生受益,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本文旨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习惯;课堂学习;考试  我们看到很多小学生从来不会主动学习,他们不去主动地看书,也不认真听讲,上课的
认真做好高校党建科学化评价工作,是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探索高校党建规律,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建立和健全高校党建长效机制的保障措施与有效推进路径。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