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BIM经理的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在智能建造中的价值研究

来源 :工程管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fv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2011年发布《2011~2015年建筑化信息发展纲要》以来,经过10年时间大力推广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集成应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发展缓慢.造成BIM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有政策、效益、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因素,基于国内BIM发展现状,提出通过设立BIM经理即BIM项目全生命周期总负责人一职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行业信息化水平,研究包含BIM经理的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在智能建造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在智慧城市建设中BIM经理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科学的绩效管理方法将促进建筑产业工人职业化转型升级.利用模糊统计法与隶属度分析法构建了建筑产业工人胜任力模型,进行基于二元对称变量的共现聚类分析,在胜任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素质、团队特征、发展能力、职业态度、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等八维度的建筑产业工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建筑产业化政策导向确立了建筑产业工人绩效评价实施模式和绩效薪酬管理方法.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为衡量建筑产业工人职业素质与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科学确定各参与企业对建筑项目优化的实际贡献程度,可使决策者在确定利益分配方案时有理可依.通过文献分析法找出所有影响参与企业贡献度的因素,将其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基于加权广义马氏距离改进的TOPSIS法构建建筑项目参与企业贡献度评价模型,并以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际项目案例对模型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符合一般项目实际情况,可作为利益分配方案的理论支撑.
风险管理是海绵城市PPP项目建设与运营的核心问题.以固原海绵城市PPP项目为例,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识别并评估项目关键风险因素,从政府和社会资本双重视角探讨关键风险因素的异同.结果表明,固原海绵城市PPP项目中政府方注重项目层面风险,而社会资本方更注重政府或行政层面风险;同时,政府和社会资本对政府违约风险和审批延误风险的重要程度认知较一致,对运营服务费用支付风险存在认知错位.研究进一步为双方提供不同视角的见解,将有助于指导探索影响海绵城市PPP项目成败的关键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