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及出路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100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定位不够准确,发展过程中的功利性、盲目性,使得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发展陷入了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针对这一情况,当前高职院校应当调整自己的发展模式,要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提高高职的教学质量,完善高职院校发展体制机制。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瓶颈;出路
  一、职业教育观的发展
  作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倡导者的黄炎培,建立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之时,就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在提到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时认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联系”以实现社会化,“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以实现科学化,和“一切以民为主的平民化”。并指出各类正式教育应当与职业教育并行。在今天看来,黄炎培的这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指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如高等职业教育不从自己实际的培养目标出发,盲目效仿普通教育高校而强调学术,而且学科的设置并不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导致高职毕业生进入社會与普通教育学生相比并没有任何技术上的竞争力,高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给学校合理的定位,通过盲目合并几所院校扩大学校的规模,制造影响力等等。这些实际情况使得目前高职学校的发展陷入了不伦不类的尴尬地位。
  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首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最主要也是最紧迫的问题是对高职院校的自身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但是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没有受家长及社会的重视,甚至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走向高等职业教育这条路是因为文化课程差所致。而高职院校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以普通院校为模版进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秉承着教师上课满堂灌理论知识,而不注重高职院校应当着重强调的技术实践环节,这样以来,高职的发展完全忽略了高职院校应该具备的特色教学。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而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仍然不能适应社会对技术人员的需要。
  其次,定位不准确直接导致高职院校的课程及教学的不适宜。正是因为定位不准确,因此,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大多仍是按照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理论课大大超过实践操作课程,甚至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还一味的强调学术科研成果,这一点对高职院校而言是致命的错误,这样的体制往往会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学术科研搞得不理想的同时该学习到的技术也没有掌握。
  再次,高职院校之间盲目的通过合并来扩大院校的影响力。很多省属高职院校选择几所院校通过院校合并成一所院校的途径来扩大校园规模,从而有利于申请普通本科。但是这种方式只是造成了校园规模的扩大,并不是办学模式的改革或者课程设置的变革,仅仅是靠外在规模的扩大来制造影响力。这是一种盲目性、功利性的做法,因为只是校园规模的扩大,而不进行有效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的变革对学生以后的就业而言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三、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展望
  首先,对于高职院校这一特殊类别的高等教育,其最基本的办学导向应当是就业。它的办学理念就是要为社会输出各个岗位职业人。因此,应该时刻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关注社会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要信息,并以社会就业的需要适时调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并对各个专业的设置作出相应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高职院校有些专业持续过热或过剩而难就业,而且可以减少学生盲目选择专业。
  其次,对于高职院校的课程而言,绝不能盲目的进行理论教导,一定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完善。高职院校学生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掌握一门社会需要的技术,而技术的掌握需要靠学生们在校期间尽可能多的进行技术实践,因为只有进行不断的实践而非死记硬背理论说明才能够熟练的掌握一门技术。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偏向于各种实践课程。而高职院校应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办学。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等,而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智力和人才资源,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以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投入企业进行实践,这样以来可以达成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再次,高职院校不能以功利性为目的进行办学。高职院校不能因为想要满足短期内的政绩而盲目跟风去通过合并几所院校而“做强做大”高职院校。这种方式如果不进行实质性的教学、课程改革对学生进入社会就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四、总结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政府、高校以及高职学生自身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政府不仅要在政策上不断引导高职院校的发展,更应该给予资金和技术指导,努力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高职院校自身要坚定就业为导向这一原则,为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而努力;学生自身也要积极奋斗,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来掌握、熟练自己该有的技术,为以后就业做准备。
  参考文献:
  [1]袁向军.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规划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3,01:3-5
  [2]羿羽.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J].教育与职业,2010,28:24
  [3]于永洁.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冷文君(1991.08~),女,河南省项城市人,单位: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兰州市城关区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在教学改革及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高职教学的需要,而模块化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的主體地位,体现了实践性和职业性,这既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模块化教学  国外对模块化教学的研究较早,从自然科学、卫生信息学等专科教学研究,发展到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如远程教育。国内对模块化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
摘 要:语言教学形式一直都是国内主要的英语教学形式,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过分关注语法规则、语汇与语音作用的教学形式,在注重课堂上语言知识的传授时,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文化的培养,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没得到相应关注;教学内容较为单调枯燥。英语文学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英文阅读习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综合性提升;最重要的是,它还能够加深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人
摘 要:版画艺术,是美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版画艺术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的形成、创造能力的提升都有着较大的作用。学前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学前美术教育中融入版画艺术内容,通过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接受与意识到版画艺术的魅力,有利于学前教育美术教育内容的扩展与升级。文章主要分析了版画艺术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的拓展问题。  关键词:学前教育;版画艺术;
摘 要:网络社交平台下的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是一种趋势,本文主要浅谈以微信微博等用户面大的网络社交平台为基础的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简要讲解了基于终端设备的现代化图书馆服务以及基于社交平台的图书馆人性化服务应该做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网络社交平台;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馆官方微博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出现,读者无需亲自到图书馆也可以利用各式各样的移动终端设备获取图
目的 探讨对于PICU重症肺炎患儿运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患儿运用集束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肺炎康复总有效率为97.30% ,对照组为
摘 要: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也带来了社区景观设计的发展。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景观雕塑是整个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我国景观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让我们的景观设计少走弯路,多出精品,除了吸取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外还要有理念上,制度上的突破。  关键词:景观雕塑;艺术景观;设计  景观雕塑是景观设计手法之一。根据景观雕塑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为纪念性景观雕塑、主题性景观雕塑、装饰性景观雕塑和
摘 要: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集中体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理念。这一术语中的数字反映其科技基础,媒体强调其立足于传媒行业,艺术则明确其所针对的是艺术作品创作和数字产品的艺术设计等应用领域。在本文,笔者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这一主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推动,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
摘 要:班级管理者是联系中职学校和学生的重要纽带,传统的硬性管理模式只关注学校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精神需求的关注,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在探究班级管理中人文关怀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究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人文关怀实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人文关怀  一、班级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中职班级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指的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用人文教育的方式,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差异
目的 探讨采取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抽选在我院治疗的妇科疾病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