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药敏实验方法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概述及前景展望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敏感实验是常用的判定细菌耐药性的方法,高效准确的细菌敏感性检测技术不仅有助于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正确使用,而且能加快新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中药成分复杂、颜色较深等特点使得传统的实验方法在其敏感性测定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微流控技术因其微型化、高通量化和集成化等特点,在药物敏感实验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总结了微流控药敏实验的芯片系统及实验方法,为其在中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中药已成为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和多味中药的配伍应用致使其发挥药效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质量标准以及安全性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中药的现代化进程。蛋白质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样本中蛋白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现代科学,其注重研究的整体性和动态性,与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内涵高度契合。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在中药植物学、中药药性、方剂配伍、中药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中药安全性等研究中的应用,为中药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
刘沈林教授长期临证总结出食管癌为本虚标实之疾,气结、痰瘀及津亏三大病理因素在疾病发展的始末常相互错杂,扮演重要角色,治疗上以“复法”为准则,和降胃气、化痰散瘀、甘凉濡润指导遣方用药,并整体调治,效果显著。文章旨在总结刘教授中医治疗食管癌的经验,与读者共飨,并附医案1则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