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金钟喝彩 塑世界品牌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颁奖晚会“为金钟喝彩”11月27日在广州举行,为期8天的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总决赛圆满落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为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系列活动闭幕致贺。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吴雁泽,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沛东,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晓岭等领导、嘉宾以及获奖选手和各界群众3000多人出席晚会。胡振民、傅庚辰、徐沛东、张广宁等为获奖选手颁奖。傅庚辰和王晓岭在颁奖晚会上致辞。
  此次“金钟奖”广州赛事除钢琴、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三大常设比赛项目外,首次增设了铜管、木管五重奏的比赛。本届“金钟奖”首次采用公开亮分的方式,保障了评分的公正性。经过激烈角逐,各项比赛结果尘埃落定。由上海音乐学院选送的朱昊获得钢琴比赛金奖,由上海音乐学院选送的方颖获得美声声乐比赛金奖,由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选送的王丽达获得民族声乐比赛金奖,由中央音乐学院选送的“1120”木管五重奏获得木管五重奏金奖,由广州交响乐团选送的灿烂金属铜管五重奏获得铜管五重奏金奖。
  在颁奖晚会上,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同时揭晓。本届共有2000多人参加终身成就奖的角逐,最终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周广仁,作曲家、音乐活动家沙青,歌唱家郭兰英,作曲家、教育家杜鸣心,作曲家黄准,笛子演奏家陆春龄6位老艺术家获此殊荣。郭兰英、杜鸣心、黄准、陆春龄还专程到场领奖。
  本届“金钟奖”首设广州、重庆、南京、深圳等主、分会场共7个赛区,报名参加比赛的选手达到15万人,创下历届之最。比赛共进行了钢琴、声乐、合唱、室内乐、民族器乐等11个项目,是项目最多的一届。全部赛事合计产生奖牌83个,为历届奖牌总数之首,其中金奖16个、银奖21个、铜奖26个、优秀奖15个,以及中国新作品演奏奖5个。
  “通过此次声乐比赛,我感觉参赛选手在曲目选择和演唱风格上比之以往有很大的进步,曲目不再仅仅局限于《今夜无人入睡》,《冰凉的小手》这几首曲子了。”美声组评委会副主任的廖昌永说。他表示,美声是要通过最科学、最自然的发声方法,在没有麦克风的剧场内,让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都能听到其明亮、圆润的清晰发音,要让观众不看字幕就能把歌词听得很清楚。而且,声音从低音区升到高音区的时候要通畅,更重要的是,美声绝不像其中文译法的字面意思那样只重视声音,她是声情并茂的“完美的歌唱”。歌剧被业界认为是对美声演唱的最高要求,这种综合艺术融合了戏剧、交响乐、舞蹈等多种元素。他总结此次比赛,向学习者提出建议:”在演唱歌剧的时候最能看出高低来,演唱者一定要特别了解整段歌剧的故事情节和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时代,这样才会避免将十八世纪的风格唱成十九世纪的风格。”民族组评委会委员张也对民族组的表现表示肯定,同时她也对其中的问题直言不讳:“有的选手一味地模仿某些名家的演唱风格,没有自己的创意和理解。选歌很关键,最重要的原则是要依据个人的自身条件,例如,有的歌手声音很纤细,外表很柔美,却喜欢唱大曲目;还有些选手激情用得不是地方,唱小曲目的时候也用大曲目的激情去表达,这些都让评委觉得不搭调。”
  此次比赛钢琴比赛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往届,评委会主任鲍蕙荞说:“今年的选手更成熟,主要表现在综合能力的提升。进入决赛的6名选手不仅基本功过硬,在国内选手一向欠缺的音乐理解上也有明显进步。”评委会委员吴迎则表示:“今年的比赛中有几点值得关注,很多选手是从海外学成归来,他们对钢琴的理解和西方曲目的把握更显成熟。比赛中,有的选手爱炫技,但就我个人而言,炫技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好的钢琴演奏不是要震动人,而是要感动人。炫技可能会让观众听得很有精气神儿,但它可能对钢琴演奏的信仰还不甚理解。”评委会委员石叔诚总结比赛时说道:“选手在决赛的发挥不如在复赛和半决赛的发挥,主要就是因为前面的独奏是他们的强项,而协奏经验不足。现在以他们的水平已经没有必要再在弹奏技术上纠结,重点应放在艺术层面的思考上,所以协奏表现得弱一些不是技巧问题,是学习不够,要把重点放在对音乐的理解上。选手在练习中,如果没有条件与乐队合作,可以采用与音响多配合的方法练习协奏曲。”
  铜管、木管五重奏的比赛首次进入“金钟奖”比赛项目。铜管组评委会主任于海说:“管乐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金钟奖》将其纳入比赛,我相信对于管乐的发展来说,是一种促进。”对于此次比赛,于海表示看后非常惊讶:“这一次管乐团整体水平超出了想象,我们以前总听到钢琴和弦乐在国际上获大奖,这次比赛让我感到,我们的管乐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假如我们共同推动,将来会更好。”对于比赛中出现的问题,于海表示,关键是配合意识要加强,音准和音色要统一。木管组评委会委员张海峰同样表示:“有些组配合的时间短,所以默契不足。室内乐作为新项目第一次参加“金钟奖”,能吸引专业院校的老师组队与学生同台竞技,这种精神值得鼓励。希望职业演出团体也能够多参与这项比赛。”
  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沛东表示,本届“金钟奖”实行主、分会场制,广州是“金钟奖”的基地和总决赛、总颁奖的大本营,核心项目(声乐、钢琴、小提琴等)始终放在这里举办,其它新增的如民族乐器、合唱等分项目,逐步安排在其他城市举办,当中也有一些项目会轮回到广州大本营来举办。“闹金钟”是广州发明的,从第三届金钟比赛在广州举办起,广州就开创了“迎金钟”、“闹金钟”、“贺金钟”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把“金钟奖”比赛与城市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金钟特色。本届“金钟奖”从年初开赛以来,先后在重庆、南京、深圳等城市举办合唱、民族乐器、流行音乐的比赛,“闹”得街知巷闻、“闹”得红红火火,可谓越“闹》越欢、越“闹”越宽,“闹”响全国,这是“金钟奖”发展的自然趋势,将来还要“闹”出国门,成为世界的音乐品牌。他还表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下一届开始,要组建“金钟奖”产业化发展的班子,做好中、远期发展规划,近期可以考虑把一些具备条件的分项目如流行音乐等,选准切入口,用市场运作的方式来举办,充分调动社会和企业的积极性,使“金钟奖”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营运能力,最终实现“金钟奖”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但凡踏入音乐厅的观众为了吸取精神的养分,感悟音响的妙境,都希望乐团的演奏家们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使出最好的绝招,奏出天籁神曲,让自己忘掉尘世琐碎,卸除私心杂念,全身心地投入音响世界。倘若能入此境,真是人生大幸!在2011年5月7日当晚的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由中国爱乐乐团与旅意华人钢琴演奏家居觐、指挥家石叔诚联袂举行的2011演出季“交响音乐会”,就将我们带到了这样的艺术氛围之中——音乐堂座无虚席,
上世纪80年代,音乐治疗由国外传入我国,到2007年中国音乐治疗行业委员会成立至今,中国的音乐治疗行业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开拓中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尽管它是一个非常年轻而崭新的学科,但是,近些年来,音乐治疗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各大音乐院校包括医学院、综合性大学纷纷建立,不论在教学领域还是临床研究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后心理重建让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心理健康及心理治疗,特别是危
如果您想知道当前国内二胡演奏家的演奏水准大致到了何种高度,如果您关心当今二胡音乐创作的发展现状和风格走向,您一定能从“2012首届北京胡琴艺术节闭幕式音乐会”中得到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  2012年11月22日晚音乐会结束后,从北京中山音乐堂走出的观众应该更能理解主办方把本届胡琴节闭幕式安排为一场新作品音乐会的真实意图——和开幕式上演《二泉映月》、《独弦操》、《长城随想》等众多近百年来常演不衰的经
1850年8月28日,李斯特在魏玛指挥首演了瓦格纳约四年前作词、作曲的歌剧《罗恩格林》。1849年,原德累斯顿宫廷乐队长瓦格纳因参加了当地的起义和巷战遭普鲁士当局通缉。他拿着别人的护照,乘李斯特为他安排的马车逃离德累斯顿,流亡苏黎士。4月,他亲笔致信李斯特,委托他指挥演出这部自己三部浪漫主义歌剧的最后一部作品。几年来身为有抱负的艺术家,他看到在德国黑暗的社会现实下不可能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于是,他
在中央音乐学院有位八十多岁老者,健步如飞,思维敏捷,言辞锐利,面对学术问题毫不含糊,而面对人情世故却往往显得天真质朴。他就是闻名全国作曲技术理论界大名鼎鼎的杨儒怀教授,今年正值他从教60周年之际,特撰此文梳理杨儒怀先生几十年来在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与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杨儒怀出生于1925年8月13日北京城的一个基督教家庭中,4岁即随母亲学习钢琴,少年时代在教堂唱赞美诗、 弹钢琴伴奏,中学
文化部主办,青岛市政府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小提琴比赛于2009年10月30日正式闭幕。在9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45名青少年选手参加了比赛,比赛进行得紧张激烈,而选手们表现出的水平则令人惊讶。我此次作为嘉宾赴青岛观看了复赛阶段的部分比赛和决赛阶段的全部比赛,心中很有感触,现将决赛阶段的比赛情况作一个总结式的阐述与评价。  少年组刮起“上海旋风”  参加少年组决赛的共有10名选手,最终来自上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大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台湾《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艺术与人文课程纲要(1997年版)》、中国香港《音乐科课程指引(小一至中三)(2003年版)》、中国澳门《澳门小学教育音乐科大纲(小一至小三)(1999年版)》四份音乐课程纲要标准,针对小学初小学段对比两岸四地有关音乐课程内容目标等设定的异同情况,进行整合分析,以期找到各地对于该年龄段学生学习能力要求及
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适逢总政歌剧团建团55周年庆典。为此该团举办的“首届中国歌剧演出季”2012年5月3日晚于解放军歌剧院正式拉开帷幕,在5月到8月间,陆续展演该团原创歌剧《太阳雪》、《党的女儿》、《永不消逝的电波》、《野火春风斗古城》、《我心飞翔》;其中,《太阳雪》和《党的女儿》将赴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与河南等地巡演。  作为总政歌剧团的老观众和老朋友,自新时期以来,我
2011年4月28日,国家大剧院打造的首部小剧场歌剧——《贾尼斯基基》再度精彩上演,剧场中氛围轻松愉悦,掌声笑声响作一片。“歌剧鬼才导演”李卫将欧洲传统歌剧艺术加入中国本土化的流行时尚元素,给观众带来了一次别样的艺术体验。  《贾尼斯基基》是普契尼晚年所作的“三联剧”中最著名的一部,也是他一生中唯一部喜歌剧,其故事灵感来源于但丁的《神曲》。普契尼用幽默诙谐的笔触描述了一部疯狂而怪诞的“遗产闹剧”:
涛先生(1912—1995)①,1912年出生于金陵书香世家,自幼学习传统音乐,大量涉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演奏活动。20世纪30年代先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后进入中央广播电台,历任音乐组组长、广播乐团团长等职;20世纪50年代创立“南京乐社”,后又进入南京艺术学院执教,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演奏家。  在不同的社会格局中,甘涛先生始终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点,体验民族音乐之神韵,探究民族音乐的理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