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半干旱地区甜高粱综合开发利用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aixiao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辽西半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多样性、独特的气候条件与甜高粱的特点,着重阐述了甜高粱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前景,提出了在甜高粱综合利用开发中需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甜高粱;综合利用;辽西半干旱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4.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095-01
  
  甜高粱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具有生物产量高、用途广、耐旱、耐瘠薄、耐涝、抗盐碱等突出特点。它还是一个具有双库的作物,既可以产粮食为饲料、酿酒之用,还可以作为糖料作物加工多汁、多糖的茎秆。有人曾把甜高粱比喻为绿金,加工后变为黑金。因此,大力提倡甜高粱的生产与开发利用,可弥补今后能源不足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甜高粱适宜在辽西半干旱地区种植
  
  (1)辽西半干旱地区多属丘陵山区,地貌、地形复杂,河滩、沟壑、山坡岗地较多,种植甜高粱就是充分利用其特征特性来发挥增产增效的作用。
  (2)辽西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约450mm,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8月,独特的气候环境经常发生春旱、秋吊的旱情。甜高粱抗旱性强,主要因为其茎秆和叶片表面有一层腊纸层,可减少水分蒸腾。另外,由于甜高粱茎叶内含糖,茎叶内水浓度高,使蒸发率降低,这种生理特性和形态特征对甜高粱抗旱起到重要作用。
  (3)辽西半干旱地区白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作物的糖分积累。
  
  2甜高粱综合利用开发技术研究
  
  甜高粱作为酿酒、制糖、生物质能源等多元的原料作物,综合开发效益极为显著。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巴西等国家就开始进行茎秆加工生产燃料乙醇及其利用。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甜高粱的生产和综合利用开发技术研究,把它列为国家863高科技研究计划,并在一些省份设立甜高粱试验基地,加大力度推广甜高粱生产及其加工产业。
  (1)提取酒精及生化饲料。甜高粱为C4高光效作物,光能转化率为18%~28%,是小麥、大豆的2~3倍,生物学产量高,1hm2甜高粱可生产95%(V/V)的乙醇6~7t。甜高粱制乙醇后的酒糟可达7.5~15.0t,可制成干饲料7.5t,由于在发酵过程中经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的固体蛋白、氨基酸和促生长因子,所以甜高粱是优质的生化饲料,可代替20%~40%的精饲料。
  (2)酿制优质白酒及饮料。甜高粱籽粒是酿造优质白酒的主要原料,1hm2甜高粱籽粒可酿造50%(V/V)的白酒 10.5~13.5t。甜高粱的茎叶也可制取优质白酒。甜高粱茎秆制乙醇后,酒糟还可再生产糟水60t,可制营养型饮料75 t。
  (3)制糖。甜高粱的茎汁糖锤度一般为14%~21%,总的发酵糖与南方的甘蔗相近。一是用甜高粱制糖浆,技术简单,方便易行,生产效率高,生产的糖浆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二是用甜高粱制砂糖,选用糖晶型品种,出糖率可达12%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4)造纸和制纤维板。甜高粱茎秆中纤维素含量高达12%~20%,1hm2甜高梁可产9~15t纤维素。纤维结构具有高密度性,可生产较好的纤维板产品。甜高粱茎秆是优质造纸原料,纸的质量表现为亮度好。
  (5)甜高粱茎秆可生产味精。用甜高粱茎秆中的糖制取味精,可省去由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工序,只需将汁液中部分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即可。1hm2甜高梁便可生产味精3 657kg。
  (6)可促进畜牧业发展。甜高粱的鲜生物学产量极高,国内高产记录为157.5t/hm2,一般产量为60~120t/hm2,甜高粱茎秆含糖量高,适口性好,饲喂甜高粱青贮饲料的奶牛平均每天增产鲜奶800~1 850g。过去养1头奶牛需要1 334m2饲料地,现在种植甜高粱667m2地即够,实为优良的高产饲料作物。
  
  3甜高粱的综合利用开发需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1)甜高粱的品种数量还较少。多数优质甜高粱品种生育期较长,应选育早熟品种。要按照用途,选育优质高产的青贮型、青饲型、糖浆型、糖晶型和高糖型专用品种。广泛搜集国内外甜高粱的优良种质资源,采取有效育种途径,选育出生物学产量高、茎秆汁糖锤度达15%以上的甜高粱品种或杂交种。
  (2)宣传推广。甜高粱是古老的作物,但甜高粱产业却是一个新兴产业,因此需要加大研究宣传力度,扩大示范基地建设,开发甜高粱的经济潜能。大力宣传甜高粱的综合利用前景,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加快甜高粱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3)加工技术。甜高粱的加工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大规模的产业化开发需要对现有的工艺技术和加工设备进行研究改进、中试和熟化。当前的另一个问题是甜高粱收获期过于集中,因此,还应加强对甜高粱茎秆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以龙头加工企业为主导,建立多功能联合体,使甜高粱的综合利用更加广泛和实际。
  (4)加快强化加工工艺的深化研究,制造多样化产品,使甜高粱单位效益更高。
  (5)种植模式。针对不同用途、不同品种的甜高粱,研究和制定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结合当地实际,将甜高粱种植纳入辽西半干旱地区的轮作倒茬和耕作体系,制定生产种植模式,以提高甜高粱的种植效益。
  
  4参考文献
  
  [1] 马鸿图.甜高粱杂种优势及其开发利用[C].∥黎大爵.首界全国甜高粱会议论文摘要及培养班讲义,1995:15-28.
  [2] 陆不怡,李南珠,邹剑秋,等.甜高梁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开发应用前景[J].江苏农业科学,2009(3):11-13.
  [3] 刘晓辉,李继洪,高士杰.亚热带地区甜高梁引种研究[J].杂粮作物,2009,29(3):203-206.
  [4] 刘志宏,张璞,李桂英.发展能源作物甜高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科技通讯,2009(6):107-109.
  [5] 曹文伯.发展甜高梁生产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种业,2009(4):37-38.
  [6] 严福忠,成慧娟,马尚耀,等.内蒙古甜高梁的发展前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79-80.
其他文献
摘要阐述了一品红在异常温度下的各种表现及其改善方法,以期指导一品红的栽培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一品红;异常温度;表现;改善方法  中图分类号S162.5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136-01    近年来,一品红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销量的上升,一品红生产发展迅速。在我国华南地区栽培一品红,由于夏季持续高温、冬季时有寒流袭击,加上设施的降温
摘要0.9%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9%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桔红蜘蛛效果好,持效期长,施药后15d的防效为83.24%~92.33%,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建议使用浓度为2.25mg/kg,用药量为900kg/hm2。  关键词0.9%阿维菌素乳油;柑桔红蜘蛛;防效  中图分类号S436.661.2 3;S481 .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7
摘要阐述了II优98的特征特性,介绍了II优98栽培与制种技术,以期为II优98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II优98;特征特性;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75-01    II优98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于1998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水稻品种。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品为抗
摘 要 我们生活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现象,比如时下流行的:共享经济(网约车、共享单车)、P2P民间网络借贷、众筹,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货币等等。这其中有一些经济活动在别有用心的人的操作下,成为了游离在法律边缘的“擦边球”,有的甚至会破坏正常经济秩序,触碰法律底线,但由于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对这类经济违法行为的司法认定困难,导致惩处不力,监管困难。文章以民间借贷现象为例进行简
摘要近年来,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不断加快,但受各种因素制约,相对于农村男性劳动力转移,仍有很大差距。以山东省梁山县韩岗镇为例,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推动农村女性劳动力就地非农转移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女性劳动力;就地非农转移;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375-01    农村女性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受到多种因素制
摘要介绍了玉米中科11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科11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中科11号;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69-01    1品种来源    该品种由北京中科华泰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科泰种业有限公司用母本CTO3
摘要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8个大白菜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在酶带数、迁移率、酶量(酶带宽窄)及酶活性(酶带深浅)等方面均存在相似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依酶谱带特征初步将8个品种进行分类,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大白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亲缘关系  中图分类号 S6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摘要依据对新世纪条件下中等农职业教育对教学实习基地的要求的探讨。要想搞好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在教学基地的建设上务必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做到高标准、有规模、具特色、严管理、重效益。  关键词21世纪;中等农职业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G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248-02    21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30%二甲四氯·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防除移栽水稻阔叶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二至四叶期茎叶喷雾法施药,可有效防除异型莎草、鸭舌草、陌上菜等杂草,而对禾本科杂草基本无效,对水稻安全,是防除移栽水稻田阔叶杂草的较理想药剂。  关键词30%二甲四氯·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水稻田;阔叶杂草;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51.21;S481 .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
摘要介绍了Ⅱ-32A的特征特性,并从花期与苗穗结构安排、主攻父本、加强辅助措施、去杂去劣等方面介绍其制繁种技术,以期指导大田制种。  关键词Ⅱ-32A;特征特性;制繁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2 1.0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2-0140-02    Ⅱ-32A是湖南省杂交水稻中心选育的籼型不育系,庆元县种子公司1985年从该中心引进,1986年开始进行组合测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