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卫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i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条件下,如何规范学校、企业、学生等各方面的岗位职责,并保障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各方利益的共赢。
  关键词:中职卫校 校企合作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147-01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1],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1 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到企业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毕业时具备适应职业技术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提高就业竞争力。
  1.1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中专卫校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培养有特殊的要求,这个要求只有在真实的现场情景下才能真正训练学生。一般情况下,学校是不可能模拟出一个真正的医院来进行教学的,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充分利用医院的技术、设备,将医院管理制度、文化等成功地引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2],将学生逐步培养成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1.2 校企合作是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所学校要生存与发展,既要看其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更要看其毕业生质量是否得到企业的认可,而医院正是检验卫生类学校办学水平和毕业生满意度的试金石,因此,学校必须要与医院合作,了解医院、研究医院、利用医院,使其成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亲密伙伴。
  1.3 校企合作是企业充实人才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快,信息传递快,人才培养快,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在于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还在于自主创新,企业对生产、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引进各类各层次人才,中专学生有了校企合作企业的工作经验,更容易被企业吸纳,作为自己的人才库进行培养和建设。
  2 校企合作的实践
  校企合作的效果如何,取决于体制机制的配套,取决于规章制度的建设,取决于各方岗位职责的明确与实施,多方配合,互惠互利。
  2.1 校企合作的学校实践
  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校经过考察、讨论与筛选,与河南省内外的17家医院、药厂、美容院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临床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同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明确各方岗位职责,避免出现岗位不明、职责不清、目标不详的现象。
  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社会的需求,对不同的企业用人标准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经学校的专业代表、企业的专家和行业委员会的成员共同研究,重新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施系列化:学历提高系列主要是培养和引进高学历人才,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硕士和博士的培养,鼓励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培养教育专家系列是从学校的骨干教师,培养成市、省级骨干教师,然后是学科带头人,最后成为省管教育教学专家;双师型系列要求专业课教师每两年至少1个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丰富实践经验,并考取资格证书,文化课和基础课教师也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改革教学方法。学校实施教学目标制,明确每学期的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学校投资为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使教师的上课方法更加灵活。实验室购置了大量的实验设备,满足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训练。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立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该小组还邀请了行业委员会的成员和企业代表参加,制定社会、企业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学质量考评方案和考评制度,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2 校企合作的企业实践
  指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企业选拔出素质高、技术高、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并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规范操作、人际沟通、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培训,并定期检查他们的工作,促使他们早日成为优秀的实践指导教师,带出更多的优秀学生。
  企业岗位的科学安排。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时间和实践岗位做出科学的安排,明确各岗位的具体实践要求和目标。
  企业实践成绩的测评。根据实践岗位和时间的安排,到岗前由实践指导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学校教师参与目标要求的制定,实践过程由指导教师实施具体监控,待某一岗位实践时间结束时进行成绩测评,测评内容由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制定,测评成绩合格者转入下一岗位实践,不合格者继续留岗实践,以此类推,直至全部实践岗位结束。
  3 校企合作的成果
  校企合作,学校、企业、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更大、更多的效益,将共同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3],这样,学校、企业、学生三大主体之间构成利益关系,互惠互补。
  3.1 校企合作的学生利益
  校企合作的共同目标就是学校能培养出为企业所用的实用型人才,而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学生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丰富了技能操作,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3.2 校企合作的学校利益
  校企合作给学校带来的利益是宣传了学校、培养了师资、节约了资金。由于企业的参与,学校的知名度得到了社会的宣传和认可。企业的技术人员经验丰富,教师到企业去锻炼,可以接触新技术、新设备,学习新方法,丰富了企业实践经验;企业的专家到学校授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了学校的师资;企业的环境、固定资产等文化内涵为学校所用,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3.3 校企合作的企业利益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人才和技术人才。服务人才使企业提高了服务水平、降低了运行成本,节约了资金。技术人才为企业的技术攻关提供了服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校企合作的思考
  4.1 校企合作的学校发展
  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中专卫校与三甲、二甲医院进行合作,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学校自身特色,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与学校合作。
  4.2 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
  目前,中专卫校与医院的合作,学校的积极性高而医院的积极性不高。要想实现紧密性、深层次的合作,需要由政府出面协调,解决机制、体制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和引导作用,搞好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海燕,张磊,张捷.校企合作的多赢之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2,4(上半月):13-14.
  [2] 李运华,袁建华,许奇伟,等.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1(下半月):35-36.
  [3] 张洪军.产学结合:高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工会论坛,2008,14(1):126.
其他文献
介绍了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流程,指出预应力技术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空心板梁、工字梁、预应力张拉质量管理等内容。结论证实,采取质
对卫星波束切换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现状进行介绍,分别围绕着卫星网络架构、切换管理、移动站设计三个核心问题对不同场景下的波束切换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从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