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296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地区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也是国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战略基地。然而,柴达木盆地地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沉积中心大多为烃源岩和多套储盖的组合,储层类型多样。经过半个世纪的勘探历程表明,柴达木盆地的勘探工作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十五”计划以来,本着“加强前期、注重技术、突出重点、积极有效”的勘探方针,经过大家认真解放思想并积极转变观念,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勘探成果较为明显,尤其在柴西岩性油藏勘探方面成果较为突出。本文从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进行阐述,介绍了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油气勘探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油气勘探 开发现状 发展趋势 柴达木盆地
  1 柴达木盆地地质概况及油气分布规律
  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北部,隶属于塔里木-中朝板块,属于大型叠合含油气盆地,东西长约850千米,南北宽约150-300千米,沉积岩总面积为12.1万平方千米。柴达木盆地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基本构造格局,可划分为北部块断带、盲崖坳陷、三湖坳陷、德令哈坳陷4个一级单元和21个二级单元。盆地中分别形成了三大含油气系统,分别为柴北缘含油气系统、柴西含油气系统及柴东三湖含气系统,三大系统中油气分布各自有其独特的特征:柴北缘煤系烃源岩为中下侏罗统,此系统具有的有机质丰度较高,成熟度较低,属于一套较差或中等的烃源岩;柴西第三系烃源岩层系多,且分布广,厚度大,有机丰度总体偏低,但是烃转化率较高,有机质的总体热演化程度较低,且大多处于生油高峰期;柴东三湖含气系统气源岩面积较大,其有机质类型主要是陆源为主的腐殖型和含腐泥腐殖型,处于未成熟阶段,只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生产天然气。另外还有8个油气聚集带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晚期成藏特点中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形成的圈闭,及喜马拉雅中期发育古隆起的构造带对于形成大的油气田非常有利。柴达木盆地的地层岩性类油气藏类型较多且分布的范围广,所以在寻找油气藏时,可以将与地层岩性有关的油气藏作为勘探依据。
  2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概况及勘探潜力2.1 勘探概况
  柴达木盆地自1954年开始进行地面地质情况的调查以来,截至2005年底,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共计钻各类探井2019口,总进尺2738.6千米,累计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约3.35亿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约5954.5万吨,预测到的石油地质储量约3.97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约2900.35亿立方米,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约635.86亿立方米,预测到的天然气地质储量约2345.64億立方米;共完成二维数字地震62291千米,三维地震2754平方千米;共发现地面构造140个,总面积为26984平方千米,圈闭总面积为4809平方千米等。截至2006年底,累计生产原油225.84万吨,天然气41.5亿立方米,炼油和甲醇的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了100万吨和10万吨,而且还建成了花土沟至格尔木长达 438千米的输油管道和涩北—西宁-兰州、涩北-格尔木、涩北-敦煌和涩北-花土沟四条输气管道。
  2.2 勘探潜力
  经过对柴达木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的油气资源总量约为36.5亿吨,其中石油约15.04亿吨,天然气约26300亿方。至2005年为止,共发现油气田26个,其中油田20个,面积总计约为219.3平方千米,气田6个,面积总计约为137.3平方千米。经计算得出,柴达木盆地石油地质储量的探明率为21.8%,天然气的地质储量探明率为11.6%。由此可见,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仍然较低,勘探潜力较大。
  3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石油开发中的问题
  (1)原油开发的形式不太理想,可采的储量品位逐渐变差;
  (2)主力油田(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各类矛盾逐渐突出并恶化;
  (3)主力油田呈现出快速自然递减的状态,稳产难度加大;
  (4)注采井网不够完善,水驱储量控制的程度及动用程度较低;
  (5)部分主力油田注水水质严重超标,导致了套损井不断增加。
  3.2 天然气开发中的问题
  (1)后备资源不足。探明储量和产能建设资源不相搭配,导致了开发任务的艰巨性;
  (2)气田开发调峰矛盾较突出;(3)气井出水、出砂的现象较突出;(4)气井的单井产量较低,产量减少较明显,则高产、稳产的难度较大。3.3 解决措施
  (1)加强对油气的预探和油藏评价工作,为油气开发提供充分的后备储量。比如在石油勘探中增强老油气区的勘探开发一体化,以保证增产上产;在天然气勘探中加强天然气地质理论和天然气勘探战略规划研究,并加强新区、新领域的天然气勘探,加大天然气勘探投资力度,保证了天然气勘探的快速发展。
  (2)开展油藏的地质研究,提高产能建设到位率及新井贡献率。
  (3)开展油藏精细描述研究工作,确保油田长期持续稳产。
  (4)编制主力油田“控水稳油”综合治理及难采油田开发动用方案,确保油田的稳产、高产等。
  (5)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力量,提高气田开发的技术水平。
  4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未来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聚集条件的分析判断,并根据油气聚集的特点,得出有利的勘探开发的方向是:
  (1)围绕生烃坳陷的地质情况寻找开发目标;
  (2)碎屑岩储层的勘探开发;
  (3)从断裂上下盘中寻找保存较好的圈闭;
  (4)潜伏圈闭;
  (5)生油凹陷边缘的斜坡带寻找岩性地层圈闭。
  石油勘探的发展趋势:
  (1)对于柴西南区进行精细勘探开发,主要有尕斯断陷及昆北断阶带、狮子沟-油砂山断阶带等;
  (2)对于马海-南八仙构造带及柴北缘山前带进行战略性的突破;
  (3)冷湖构造带及潜伏构造带、德令哈断陷、阿尔金山前带等作为准备开发带。
  天然气勘探的发展趋势:
  (1)将三湖生物气进行精细开发;
  (2)对于柴西北区油型气和柴北缘煤型气进行优选开发。
  5 总结
  综上所述,柴达木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由于油气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导致了目前的勘探程度低的特点。总体来说,盆地的油气勘探难度较大,但是却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油气开发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参考文献
  [1] 黄立功、党玉琪、徐凤银、马达德、梅建森,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现状和突破方向[J].中国石油勘探,2006,(06)
  [2] 张一伟,党玉琪,刘震,汤良杰,朱筱敏,金强,李潍莲.柴达木盆地油气分布基本规律[J],柴达木油气勘探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8-9
其他文献
周恩来作为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开国总理,在领导新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摘要】腰英台油田为低孔特低渗油藏,为提高腰英台油田采收率,2010年在腰英台油田DB33井区利用松南气田脱出的CO2气开展了CO2驱油先导试验。腰英台油田DB33井区注CO2站投产时,由于是在冬季,投产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经过参建单位共同努力,最终圆满完成了腰英台油田DB33井区注CO2站投产工作。此论文主要是对压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同类系统运行作为参考材料。  【关键词
2013年初,安倍的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出访亚洲.几乎在同一时间,日元对美元汇率达到88.41,降至两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政府高官持续、公然对央行施压,激进
高职教育中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环节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诚然,部分高职院校在会计学的实践教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实验实训资金,但是还是有
韩国家族企业未必是成功模式rn《环球财经》:韩国有很多家族企业,经历了父子传承后依然发展很好,这一点令很多中国企业家钦佩,韩国家族企业模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rn咸在凤:韩
【摘要】分层注水是解决油田开发中的层间矛盾,实现有效注水,保持地层能量,维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提高水驱动用储量和采收率的重要手段。靖安油田大路沟三区储层非均质性强,各向物性差异、层间矛盾、层内矛盾十分突出,注水过程中的单层突进和层间干扰现象十分明显,实施分层注水,油藏吸水剖面明显改善,水驱动用程度增加,递减降低,提高了水驱开发效果。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 分层注水 开发效果  1 油田概括 
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中学体育课教师胜任力特征。就不同维度而言,在本研究所确定的个人特征、关注学生、5个维度中,
期刊
中国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解读中国梦、科学构筑中国
厦门市是福建省乃至全国中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实践者,近年来,针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改革措施屡屡出台,作为义务教育的结束和高中教育的起点,如何更好的对初中毕业生进行正确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