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瓜消结汤与针刺乳癖三穴联合调节乳腺增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乳房疼痛肿块的效果

来源 :名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Win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患者联合使用柴瓜消结汤与针刺乳癖三穴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柴瓜消结汤与针刺乳癖三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乳房疼痛、肿块大小、肿块质地、肿块分布范围、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房疼痛、肿块大小、肿块质地、肿块分布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4个指标中垂体催乳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雌二醇、睾酮、黄体酮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的5个维度,乳房胀痛或窜痛、烦躁易怒、抑郁失眠、两肋胀满、痛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瓜消结汤与针刺乳癖三穴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其他文献
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重构引起了多方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其学好基础知识,真正爱上学习,是英语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学过程精彩纷呈,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师生关系足够和谐,充分满足小学生的认知需求,引领他们走上个性化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展开了相关分析,仅供其他教师参考。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与整肠生联合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我中心收治的30例慢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治疗单独应用整肠生,观察组实施参苓白术散与整肠生联合治疗,将组间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两
中国社会学自恢复以来,关于教育不平等问题的讨论经历了几个关键的转折,从对教育获得差异的家庭与社会原因的探索,到侧重儿童的学校教育过程的分析,再到对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研究等,较好地体现了一个逐渐扬弃传统教育不平等议题、回归儿童发展本身的学术发展历程。但长期以来,囿于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过度甚至是偏狭的解读,教育社会学对儿童发展的认识仍然较为零散。生理、认知、情绪或情感、社会性,是儿童发展的三个基
期刊
肥胖对公共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风险增加。药物治疗可以帮助肥胖患者减轻体重,且有助于降低体重反弹的风险,从而减少肥胖相关并发症。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 GLP-1RAs)促进胰岛素分泌,并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减少了胰高血糖素的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模式用于重症监护室病房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1月在ICU病房实行网络互动式管理,将2017年1月~2019年7月设为实施后,2015年6月~2016年12月为实施前。采用细菌培养计数菌落数,采用荧光标记和目标菌监测评价消毒效果,记录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率,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后的菌落计数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目标菌MDR-Ab检出率明显降低,荧光标记清除率明显
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小学英语课堂相关教学模式的革新,与传统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多媒体在英语课堂中的贯彻与应用使当下的英语教学更具多样性,多媒体开始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教学中的最强辅助工具。本文将结合教育理论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究分析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策略。
慢性肠炎是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严重者则出现黏液脓血便或水样便。本病病程长,具有易于反复发作的特点。慢性肠炎病情虽复杂,但其具有“虚寒”的本质,附子为温阳药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对该病的治疗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从附子治疗慢性肠炎的历史渊源、附子作用、附子分类、附子运用、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等作相应探讨,以期提高慢性肠炎的中医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腹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以及放射治疗医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数量急剧增多,导致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能够有效地减少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或缓解患者的临床体征与症状,使其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是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有效经方。
对流对极板固化的影响体现在极板中 3PbO·PbSO4·H2O(3BS)向 4PbO·PbSO4(4BS)转化程度。对流强度可以用风速来表征。3BS 向 4BS 转化为吸热反应,故对流强度高时,对流导热迅速,有利于极板铅膏中 3BS 向 4BS 转化。红丹的加入使得正极板铅膏与板栅的结合程度增强。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去除铅膏的正、负板栅,发现仅有正板栅表面附着部分铅膏。同时,对流强度大的环境下
极板固化过程是极板物相变化的过程。极板在 50 ℃ 左右固化的主要成份是 3BS,随着固化温度的升高,3BS 逐渐向 4BS 转化。当固化温度达到 80 ℃ 时,3BS 逐渐减少,4BS 逐渐增加。当固化温度达到 100 ℃,固化 6 h 后极板成分主要是 4BS。因此,固化温度对极板物相组成影响较大。用 X 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扫描镜(SEM)研究不同温度下固化的极板的物相组成,以及物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