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地区地表沉降SBAS-InSAR监测分析

来源 :广西水利水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n_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覆盖廊坊地区的19景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SBAS-InSAR技术监测廊坊地区2015—2017年地表沉降演变特征,并对沉降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提取.结果表明:在监测时间段内廊坊地区年平均沉降形变速度区间为-17.9~8.5 mm/a;其中廊坊地区广阳区南尖塔镇存在明显的沉降漏斗,且最大年平均沉降速度达到-60.4 mm/a,累积沉降量最大达到-107.6 mm.分析表明:廊坊地区地表沉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城镇化建设迅速发展等.
其他文献
针对绿色环保的无磷缓蚀阻垢剂无法用常规总磷检测方法监测的问题,为了实现对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有效无磷缓蚀阻垢剂含量的实时检测与控制,将无磷缓蚀阻垢剂PESA与荧光示踪剂CBS-X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制备荧光标记无磷缓蚀阻垢剂(PESA-X).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碳酸钙沉积法来研究PESA-X的性能,同时还建立以荧光强度为指标的动态阻垢模型.结果表明,PESA-X的荧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线性相关,其线性拟合方程为Y=18.805 X-5.26,R2=0.9997.且PESA的阻垢性能基本没有受到荧光示踪剂CBS-X
我国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污染物控制标准仍未发布,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对采出水回注标准执行情况存在较大的争议.从国内现行的环境保护政策、采出水回注标准、采出水性质、低渗透油藏特性等方面进行剖析后,认为低渗透油藏基于岩心伤害率可接受情况和采出水处理经济技术可行性,制定油区采出水处理的水质标准,是满足油层驱替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要求的.
针对厨余垃圾收运后集中处理模式的收集难、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分布式就地厌氧消化工艺,用研制的设备进行半连续试验.运行80 d左右趋于稳定,稳定后的VS去除率高于60%;VS进料产气率、VS进料甲烷产率分别为0.444 m3/kg VS、0.245 m3/kg VS,VS去除产气率、VS去除甲烷产率分别为0.737 m3/kg VS和0.413 m3/kg VS左右;pH值从5.5升至7.5,稳定阶段的碱度为4750 mg/L左右;VFAs先增后降至570 mg/L,VFAs/碱度先从0.64增至0.8,然
资源环境是城市的基础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与约束作用,为加快实施武汉市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和大健康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武汉市工业发展和资源环境利用现状,计算和评估三大万亿产业经济发展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和污染排放指标,提出三大万亿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建议.
介绍了工业高温烟气冷却目的和意义及常见的冷却降温方式,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工程中高温烟气冷却的典型案例,介绍了高温烟气冷却设计计算的应用.
利用CO2驱油不仅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延长油井生产寿命,还可以减少CO2的排放,保护大气环境,而CO2捕集技术是驱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现有的装置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结合工程经验,分别从装置的组成、预处理系统的设计要点、吸收解析系统中化学吸收剂的选择、引风机的设置、系统水平衡的保持措施、系统能量的回收利用措施、液化制冷系统中的工艺选择、配套制冷系统的设计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水流流态和紊动能是鱼道两个重要的水力特性,这两个因素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鱼道设计以及过鱼效果的好坏.以老口航运枢纽鱼道工程为原型,以1:1的比例建立数值模型,采用Flow-3D软件,对竖缝式鱼道90°转弯段的水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竖缝式鱼道90°转弯段流态和紊动能分布、主流区沿程及垂向的流速和紊动能变化情况,得出了竖缝式鱼道90°转弯段水流在通过竖缝时流速降低,通过竖缝后流速增加等结论.模拟结果表明,老口竖缝式鱼道90°转弯段有着良好的水力特性(流态和紊动能).
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纹断裂特征研究是混凝土大坝等工程安全性分析的关键课题.目前,关于界面裂纹断裂特性的研究多针对单一均质弹性材料,而岩石、混凝土均为非完全弹性材料,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纹断裂问题不能完全沿用弹性材料界面裂纹断裂模型.为此,开展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纹断裂试验,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研究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纹破坏规律.变形场可反映界面裂纹损伤演化规律,既可在变形场中得到裂纹各断裂阶段对应的断裂区,又可根据变形场局部化带走向判断裂纹扩展方向.
以在建的观音山钢管倒虹吸结构为例,考虑不同的地层材料参数,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根据运营期的荷载组合,校核其结构强度安全.主要分析了镇墩、支墩、支撑环以及输水钢管的结构位移和应力,结果表明:小断层、较平缓的地质条件下在短距离范围内对结构强度影响较小;两镇墩间各部分应力均在许用范围之内,结构在基本荷载组合下其强度是安全的.
山口水电站近坝库区两处古滑坡体的监测采用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SAR),监测并分析了滑坡发生的时间及目前滑坡的状态,建立了基于InSAR技术的主动应急风险评价体系,并对加快构建山口水电站滑坡区域基于多种技术的主动应急灾害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