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p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中数列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之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对教学活动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文章结合高中数列教学的具体内容,就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出对策,包括发散思维、运算思维能力等内容,可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数列 发散思维 运算思维
  引言
  数列是高中数学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该部分内容不仅对高中其它数学知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水平也具有积极作用。但很多学生普遍感到数列知识学习困难,甚至存在畏难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提升。为改变这种情况,应该采取有效对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根据所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效投入学习活动,深化对数列基本概念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利用概念和公式解决具体问题,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调动学生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高中数列知识的构成内容复杂,为正确解题,养成良好的习惯,采取有效对策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是必要的。整个数列课堂教学中,应该提高学生参与度,仔细把握解题的每个细节,深化对数列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进而融会贯通,有效掌握所学内容,提高数列的学习效率。在探究和学习中,不管数列计算结果是正确还是错误,都要善于总结经验,养成周密和严谨的思维习惯,推动教学和学习活动更为有效的开展下去。
  例如,等比数列前n项公式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先让学生观察Sn=a1 a1q a1q2 … a1qn-1的结构特征,对公式构成有基本认识。观察后学生会想到等差数列的公式,二者看似有相同之处。一些学生便会用等差数列的推导方法进行计算,经计算和分析后发现,利用等差数列的计算方法行不通,不能得出正确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任课老师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幂指数升高的特征,前一项乘以q等于后一项。将公式都乘以q便会得到新公式,这是整个公式学习的重点,也是求Sn的关键。通过任课老师的启发和提示,学生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该诱导学生掌握关键内容,进行动态思维,对公式有更为全面的分析和认识,度过思维难关,探寻求和的方法。再采用对比分析法,将两个公式相比,得到:(1-q)Sn=a1(1-qn),从而得出等比数列计算公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掌握相关内容。
  此外,根据该公式的特点,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在q=1的情况下,该公式成立吗?两边是否可以同时除以1-q,这项内容也是不容忽视的。应该提高思维的严谨性,让学生更好探究和学习,对求和公式全面考虑。q≠1时,Sn=a1(1- qn)/(1-q),当q=1时,Sn=nan。这部分内容也是应该考虑的,学生需要具备严谨的思维习惯,不能以偏概全。
  二、注重教学拓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中,应该采取相应对策,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让学生更为有效的思考和分析问题。进而扎实掌握高中数列知识,拓展学生思维积极性,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中。具体来讲,数列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应该灵活采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从基本概念入手,利用公式或简单的数列练习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任课老师要注重加强引导,让学生善于把握题目中的变化条件,进一步深化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拓展学生想象空间,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设等差数列前10项和85,第二个10项和385,求第三个10项和。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计算,a11-a1=10d,a12-a2=10d…a20-a10=10d,设第三个10项和为A,A-385=385-85,A=685,第三个10项和为685。
  三、注重教学内容联系,培养学生运算思维能力
  将数列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有效开展运算和学习,加深对概念和公式的认识,提高学习灵活性,培养学生运算思维能力。例如,三个数成等比数列,第三项减去32成等差数列,第二项减去4又成等比数列,求原来的三项。设三个数为a-d,a,a d,就有:(a-d)(a d 32)=a2,(a-4)2=(a-d)(a d),解得a=10或26/9,d=8或8/3,原数列为2,10,50或2/9,26/9,338/9。如果不利用假设方式,不仅运算十分复杂,而且容易出错。采用这种方式,准确把握不同数列间的联系,加快解题效率,提高学生运算思维能力,提高解题准确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学中应该结合具体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运算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更好学习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为高中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权.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学周刊,2015(2):166.
  [2] 彭宇、唐海军. 浅谈数列的有效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182-183.
  [3] 朱旭春、周红. 高中数学“数列与差分”专题教学设计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7):1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从学生的学习发展认知角度出发可知,学生的“具体实例”学习能力往往强于“抽象理论”的学习能力,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数学现象”就是数学教学的“具体实例”。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灵活地把握这些“数学现象”,帮助学生巧妙地进行数学学习。而目前的教育者往往对“数学现象”的具体运用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结合我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对这个问题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内容摘要】教学的主战场就是课堂,那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内取得质量呢?这就需要教师潜心研究教学素材,认真备课。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数学质量的关键,而课堂教学质量关乎着学生的发展,能否茁壮成长。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学过程的优化,也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教导,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做到优质教育,让学生茁壮成长。  【关键词】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 高效 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是
数学作业单调、枯燥、乏味,整天就是写写算算,毫无新意,学生对此缺乏吸引力,甚至有学生厌恶数学作业。教师该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呢?我尝试着让学生写“数学日记”,让他们以日记的形式把一些数学故事或趣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体验、感悟或反思记录下来,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  一、数学日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内容摘要】心理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因其智力发展的水平、所处的环境、学习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在物理探究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尤其在物理探究教学中更是如此。在进行探究过程前要合理划分探究小组,教学目标合理分层,探究过程有“合”有“分”,探究效果分层评价,最终达到分层进步,共同提高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课 分层  初中物理
【内容摘要】建构主义是一种以充分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为核心的学习理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看重。但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推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对建构主义重视程度不足、使用方式不当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高中语文教学发展。本文结合实际,针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其他语文教师有所启迪。  【关键词】高中语文 建构主义 应用策略  高中语文是以培
【内容摘要】孔乙己嗜酒众所周知,但没钱买酒的孔乙己为什么一定要喝酒?本文从一个假设开始,比较短衣帮、长衫客、孔乙己去咸亨酒店喝酒的不同目的,在比较中解读孔乙己嗜酒的独特而复杂的心理,进而领悟作者以酒作为道具的高明之处。  【关键词】短衣帮 长衫客 孔乙己 嗜酒 精神鸦片  在本文开头,我想作这样的一个假设:如果孔乙己不是出现在咸亨酒店,而是“咸亨饭店”,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缺衣少食的孔乙己,连温
【内容摘要】悦读是一种高品质、高境界的阅读行为或阅读活动。它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的、自由的、快乐的情感。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浸入文本感悟生命之美、品咂语言荡涤情感之美和个性解读升华思辨之美,让学生在思维分析中产生“悦读”的模式,在今后的学习和探究中能够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 审美体验 悦读  悦读是一种高品质、高境界的阅读行为或阅读活动。它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内容摘要】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学中细胞分裂是一大难点。因此,在细胞分裂的复习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避免“重练轻讲”,也要注意教导学生们巧用图像,忌“重文轻图”,同时也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们点面俱到的能力,切莫犯了“重难轻易”的错误。如果我们在细胞分裂的复习教学中注意到了这三个方面,我们的教学质量必然大有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 “细胞分裂”知识复习 教学策略  在人教版高
对于物理这门学科,其是当前高中教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物理教学中的相关原理和实验步骤,还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因而,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想能够更好的提高其教学质量,首先就要能够注重实验教学,并在教学中对实验设计进行适当的创新,以便能够进一步的扩宽学生的思维模式。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实验教学设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有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实践过程及意义,并对合作小组的组建、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的设定、合作学习的评价等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同时还论述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分工协作 目标 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存在着班级人数多、时间紧、教材教学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