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证明标准递进式之构建——以证明评价的诠释循环思维为视角

来源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NENGW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诉讼法》虽然确立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但其证明标准问题尚未厘清。行政诉讼"事实清楚、证据确实确凿"的"一元化"证明标准忽视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价值分层,导致司法实践证明活动过程中在举证责任的分配、证据的审查、待证事实的认定等方面均存在困境。根据诠释学循环理论,结合证明度的分层对举证责任进行阶段化改造。首先基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价值目标确立一个高度盖然性的一般标准,然后在该标准下,对环境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行政行为合法性事实、行政机关违法作为事实或不作为事实、其他程序性事实五个方面层层递进进
其他文献
在林语堂与徐訏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他们既是同事又是朋友,还有长辈与晚辈之别,而且数十年如一日彼此友谊不衰.重要的是,二人互相都有赞美和批评,这为后人理解他们的思想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民事在线诉讼得到广泛适用。书证电子化后,人民法院对电子化书证是否与书证原件一致,如何审核认定的问题凸显出来,而当前在线诉讼技术上无法为该问题提供
【关注焦点】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双方采用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在通用条款中约定了"发包人对于承包人提交工程竣工结算报告文件限期不予答复视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