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的新课引入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md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新课引入环节,教师需要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简单的知识框架。鉴于高中物理学科具有的一些特点以及教材编写中遵循的一般原则,在新课引入环节,高中物理教师就可以采用一些更具学科特色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
  关键词:新课引入;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0-0025
  一、高中物理学科以及教材浅析
  高中物理学科主要涉及力学、电磁学、质点运动学、能量等几个板块,每一个板块下又分别介绍了不同的内容。板块内部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且显著的联系,例如电磁学,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电与磁就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例如电场线与磁感线,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等等。同时,许多电磁学基本规律的提出都是在对方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等等。除了板块内部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之外,板块与板块之间也有关联,例如力学与质点运动学,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学习质点运动学中基本的规律以及公式,例如质点与加速度的概念,加速运动过程中的基本关系式。接着,让学生学习基本力学知识,掌握几种常见的力以及其求解公式,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等。在学习完质点运动学以及力学的基本知识之后,教材又帮助学生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即牛顿运动定律。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以及教材的编写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前后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且显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掌握基本知识点,并以此为基础向更进一步的物理学领域深入,在不同的板块下逐渐构建物理学知识体系。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在新课引入阶段,需要准确把握这一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为学生设计出更加高效的新课导入方式,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与好奇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由物理学史引入教学
  物理学科经历多年的发展,历史上有许多值得学生细细品味的事件。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与本节课有关的一个物理学历史事件,来帮助学生认识本节课所学习内容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选取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到,由于物理学科的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任,因此教师需要尽量选择一些涉及科学家对于物理学知识探究历程的故事,从生活中一个简单的现象出发,提出假设到实验验证,并一步步经历多重考验与推翻,最终得到了今天我们所学习的结论。学生在了解这样的物理学史之后,能够进一步构建科学思维,明白一个新概念或者是定理的提出并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也不是完全都是一个人完成的,它需要经历无数人的验证与修改,并经历多次推翻才能够为我们后人所使用。这也能够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理性分析的精神与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例如原子模型的发现就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教师在教学相关章节的过程中,就可以给学生讲解这一部分的物理学历史,让学生感受原子模型在建立過程中经历了哪些步骤。首先是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接着是由汤姆森建立的葡萄干模型,接着卢瑟福用散射实验提出了行星模型,再后来波尔为了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现在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我们可以直接运用现代化手段来观测原子模型。在讲解了这样一部分物理学史之后,学生能够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原子模型这一部分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展开教学也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三、由已有知识引入教学
  根据高中物理学知识点存在的特点以及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以学生学习过的知识为切入点,将课程巩固与新课引入有机结合,快速引入新课教学。从已有知识出发一般会选择谈话式教学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在这个时候,教师选择的问题需要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向新知识逐步靠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新知识产生学习的欲望,激发探究的兴趣。
  例如天体物理的教学,在预习阶段,很多学生会将其看作全新的一个章节来学习,对于其中所包含的公式也是当作全新公式进行记忆。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圆周运动过程中,质点的线速度与角速度分别应该怎么求解呢?”学生就开始回忆相关知识,但是此时学生还并没有学习有关万有引力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让他们把力表示为“F”,接着,教师就给大家提出下一个问题“在天体运动中,提供向心力的应该是哪一种力呢?”,经过预习,学生应该可以回答出天体运动中提供向心力的即为两个星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在这样进行简单的回顾以及复习之后,教师就可以正式进入新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课前提出的问题融合进去,即把万有引力的表达式带入最基础的圆周运动的公式中,并根据万有引力表达式的变形推导出几种基本的天体物理公式,一步步将学生的思维从简单的一个质点的运动逐步上升到天体的运动上来,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推导关系,改变自己记忆公式以及运用公式的方法。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物理学知识点出发,带领学生一步步进行推导与探究发现一个新的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教学,熟悉新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新的物理学学习方法,刷新对这一门学科的认识,改变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新课引入是教学过程开展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物理学科特点以及教材编写原则,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为学生找出更适合其学习的新课引入策略,提升本节课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37400)
其他文献
老妈有一个口头禅,就是“快点”。听听,听听,那一声声急促的“快点”像雨点一样砸来,催得我头皮发麻!  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但是这美好的时光用来多睡一会儿觉,也无妨啊!可是,这个念头还未从脑中消失,我就听到“平地一声惊雷”——“起床啦!”不知何时,老妈已站在我的床前。她左手叉着腰,右手拿着把锅铲,腰间系条围裙,脸上还贴着面膜,头发像刚洗过,跟刺猬似的,一根根支棱着。我刚想反驳,却被老妈把话噎回去了。
期刊
当前,对高中数学内容的教授,对于数学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知识讲解技巧、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大纲;另一方面,对于高中的升学率必须要引起足够的
摘要:美术学科是提高国民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课程,被列入我国的素质教育“美育”工程中。美术具有千古流传的艺术魅力,以视觉的形式带给人们审美和精神上的享受与震撼。这一切都是因为美术来源于生活,并且将生活转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美术家的研究和创造是使美术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关键钥匙。中学美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研创式教学,革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美术创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美术;研创式教学;教学
消失的字  在图书馆的角落里,一本书变得越来越透明。  “你怎么了?”鹿先生着急地问。  “我就要消失了。”书的声音很微弱。  鹿先生捧起书,想让他停留的时间久一点。  书上的字变得那么淡,有的已经是空白一片。  然而书只是淡淡地说:“这没什么好伤心的。  每一天这样的事情都在发生,只是这一次轮到我了。”  鹿先生环顾着图书馆,他不知道有多少书已经消失了。  书默默地说:“当我们被写下来的那一刻,
期刊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地运用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效果,需要教师坚持科学的原则实施导入,灵活运用趣味导入
摘要: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需要对多种知识进行学习,而物理作为高中学习的主要学科,学生需要在学习物理的过程当中,通过自身的其他知识对物理进行更好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物理效率。在高中阶段,数学和物理之间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当中,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更好地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高中物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
古诗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其具有主体性强、特征鲜明的特点.其次,古诗词是作者对客观意象主观创作而成的文学作品,具有整体性、想象性、艺术性、创造性的特点.古诗词通
摘要:结合我国教育现况,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拿中小学语文学习举例,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学生形成了与之相应的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积极地进行语文学习、探索思考,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和资料查找。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注重兴趣的手段功能,忽视了其目标功能。本文将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存在的
摘要:课堂是一群生命的激越与绽放,是学生展示智能、放飞自我的舞台。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学生需要获得英语认知、思维能力、学习品质、文化品格等,这些获得需要师生一起建构、彼此交流、共同对话。可见,课堂既需要教师的静态预设,也需要师生共同的动态生长。将预设与生成对接,将学生的生长作为课堂的目标,英语课堂必然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静态预设;动态生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文
作文一直是让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说它是“老大难”丝毫不为过.“习作单元”在部编版教材中首度出现,非常值得探索和研究.笔者以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展开研究,希望教材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