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以贵州为例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_1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对民族精神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对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17世纪,南俄草原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延续2000余年的民族大迁徙。纵观其民族变迁的发展历程,包括上古时期的金麦里人、斯基泰人、萨马尔人和匈奴人;中古时
交通部部长张春贤6月1日在香港公布了泛珠三角高速公路路网规划蓝图,在最新制定的国家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中,为泛珠三角地区安排了纵横交织、放射与环路相结合的22条路线,远景
在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地产权制度安排是决定城镇化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城镇化经历了起步、停滞和稳定发展阶段,与之相对应,农地产权制度也经历了“土地改革”、“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