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依据黄河三角洲王子岛海滩潮间带活贝壳、王子岛第1道贝壳堤和邢家山子第2道贝壳堤中贝壳样品的锶同位素记录,初步探讨渤海湾南部最近6 000多年来海水锶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环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黄河三角洲王子岛海滩潮间带活贝壳、王子岛第1道贝壳堤和邢家山子第2道贝壳堤中贝壳样品的锶同位素记录,初步探讨渤海湾南部最近6 000多年来海水锶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发现:①黄河三角洲贝壳堤的贝壳87Sr/86Sr变化较大,其范围在0.709 215±12~0.709 489±15之间,平均值0.709 360;Δ87Sr范围在0.021‰~0.408‰之间,平均0.226‰,明显高于现在大洋海水的值.②渤海湾南部1.5~2.0 kaBP海水锶同位素87Sr/86Sr较目前的
其他文献
孔隙和泥质是影响地震波速度的重要因素.阐述了孔隙和泥质含量对地震波速的影响机理、影响程度以及求取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的方法.
潮汕坳陷是以中生界为目标的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其地层时代、产状、岩性以及构造特征等都与珠江口盆地其他坳陷差别很大。鉴于该坳陷内尚无探井,该文充分利用地震资料,结合区域研
天然水化学组分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在实际的化学分析中,仅给出某化学组分存在形式含量之和,不考虑元素的存在形式,不足以判断天然水组成的控制机理。论述了天然水化学组分存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地层学经历了彻底的变革,逐渐由"相模式"、"沉积体系"、"地震地层学"发展到目前的"层序地层学",形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事件地层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