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中保证责任的法律适用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zhu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的前提是通过意思表示解释规则仍不能确定保证责任方式.在具体情况中想要对这两种保证方式进行区分,主要是观察保证人的权利,看其是否能够行使先诉抗辩权.我国原《担保法》中规定,保证人在承担一定责任的情况下,有权利向具有连带性质的另外担保人寻求赔偿,但在有关民事法律的法律规范中,对于这点条文并未提起.面对同一担保对象,保证人需要在彼此之间达成一定的约定后,形成连带责任,在此期间,债权人可以向有连带责任的保证人进行利益要求,但若保证人没有事先形成明确的约定,则保证人的责任不成立.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因市场饱和、行业监管等原因,建筑行业发展停滞,大量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危困建筑企业受理破产后,出借资质、转包项目的工程款如何处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观点并不统一.本文结合建筑企业破产案例,就挂靠、转包模式下建筑企业工程款在破产程序中的认定及处理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