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足底移植皮瓣的感觉功能重建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y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跟足底移植皮瓣的感觉重建对足功能恢复十分重要,作者自1984~1989年先后用皮瓣移植修复足跟足底缺损48例,除10例带神经蒂移植外,38例在皮瓣移植同时修复了感觉神经,感觉恢复的优良率为44.73%,本文分析了低于一般单纯感觉神经修复效果的原因,提出了改善足跟足底移植感觉功能有关注意事项。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自1989年以来,我们应用颈横动脉皮支为蒂形成的锁骨上皮瓣成功地为10例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了修复。该皮瓣血管蒂长(可达7cm),血管口径粗(>2mm),并带有可供吻合的感觉神经。解剖简单,易于操作。皮瓣薄且色泽与面部皮肤相似,是修复颌面部及四肢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供区。
自1986年3月始,应用组合移植的方式,一期修复手部严重创伤20例,44个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全部成活。经一年以上随访,修复或再造组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认为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对于挽救和保存手的功能,以及重建手的功能方面更前进了一步。本文就组合移植的手术适应证、移植组织设计的注意事项以及组合移植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自1987年以来对7具14只新鲜尸体手进行了拇指背动脉乳胶灌注和显微解剖,结果显示该动脉起始部血管外径平均0.63mm,血管可解剖长度为71.56mm,主要营养面积包括鱼际区桡侧半、第一掌骨背侧及拇指近节桡背侧皮肤,范围10cm×5cm。以拇指背动脉及与其相连的桡动脉掌深支为蒂,可以做成一个较为理想的逆行岛状皮瓣。作者应用此皮瓣或与手部其他皮瓣合用再造拇指8例,全部成功,再造拇指的形态及功能恢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