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及CyclinD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及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蛋白(Cyclin D1)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115例PTC组织中BRAF基因,通过DNA序列分析计算基因突变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yclin D1蛋白。结果本组BRAF基因突变率为48.7%(56/115),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5.2%(75/115);颈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者BRAF基因突变率分别为73.5%(25/34)、38.3%(31/81),P=0.001;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24/34)、63.0%(51/81),P=0.522;BRAF基因突变者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4%(45/56),BRAF基因野生型者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0%(30/59),二者比较P=0.002。结论 BRAF基因突变及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对PTC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二者对评估PTC患者的预后及术后复发的综合治疗效果有一定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正>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学过程中,寓德育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便可起到潜移默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作用。即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
<正>患者男,5岁,因"右手颤动,抓取物时颤动加重7个月余",于2010年10月初诊入院。经头颅MR检查初步诊断:肝豆状核变性。保守治疗约1个月症状加重。2010年10月底行MRI示:丘脑占
新疆油田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结合现场实际应用,逐步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水平井地质导向配套技术。根据油藏特性及地质导向技术的适应性,可以概括为MWD+岩
<正>"《沙乡年鉴》是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是一部关于土地的‘诗’与‘思’,以其深邃的自然哲思、鲜活的荒野形象、真诚的情感体验、诗性的散文话语成为了世
本文从水量、水质、生物状况、河道连通性4个指标出发,通过建立滹沱河忻州段的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对滹沱河忻州境内的4条断面进行了生态健康评价,旨在为滹沱河生态系统修
随着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升级,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达到高潮。在反抗运动爆发之前的几年中,媒体和博客已经对此有所推测,某些评论家很快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