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大鼠供心转染CTLA4-Ig基因抑制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建立心脏移植模型.将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供心获取过程中不给予任何干预处理;实验组:在供心获取的过程中,以质粒载体携带CTLA4-Ig(pUF1-CTLA4-Ig)经过冠状动脉灌注供心.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供心组织中CTLA4-Ig mRNA的表达,观察移植
【机 构】
: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院,教育部、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院,教育部、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大鼠供心转染CTLA4-Ig基因抑制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建立心脏移植模型.将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供心获取过程中不给予任何干预处理;实验组:在供心获取的过程中,以质粒载体携带CTLA4-Ig(pUF1-CTLA4-Ig)经过冠状动脉灌注供心.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供心组织中CTLA4-Ig mRNA的表达,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观察移植心的组织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移植心组织中CD4+和CD8+T细胞的浸润.结果实验组移植心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11.70±1.24)d vs(5.62±0.74)d,P<0.05].移植后5 d,实验组移植心组织中可见CTLA4-Ig mRNA的表达;对照组病理学检查可见心肌间质出现弥漫性的炎性细胞浸润,伴有局部的心肌坏死,组织间质水肿,实验组仅有局灶性血管外周及心肌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未见坏死;对照组移植心组织中浸润的CD4+和CD8+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血清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冠状动脉灌注转染CTLA4-Ig基因,可以抑制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
其他文献
由于胰腺外分泌液的引流方式和移植胰腺排斥反应难以诊断的特殊性,胰、肾联合移植的总数和效果都远远落后于其它器官移植.直到最近十年,胰、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方式才趋向定型,成为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最佳选择.在我国,胰、肾联合移植的经验积累十分有限,手术方式尚无统一标准,多数中心仅仅实施单一术式.因此,本文结合我们的经验,对胰腺与胰、肾联合移植手术选择的有关问适题作一综述.
近年来,有作者[1]针对肝移植术中遇到的弥漫性门静脉血栓这个难题,提出了门腔静脉半转位术(CPHT)来解决供肝门静脉供血问题.我院于2002年所进行的肝移植术中有1例应用了此方法,现患者已存活5个月余,且生活质量良好.报告如下:
我院于2004年7月为1例晚期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巨大室壁瘤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HT)手术,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7岁,体重65 ㎏.发作性胸闷、胸痛4年,加重1年.2003年8月诊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在当地医院抢救2周后转入我院.入院后因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顽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联律、反复心源性休克及双侧胸腔积液等,给予溶栓、抗凝、止痛、强心、利尿、扩血
目的 探讨改良的微囊胰岛和肝脾细胞输注联合应用,对异种胰岛细胞移植的影响.方法以新生杜洛克小猪为供者,糖尿病SD大鼠为受者.将受者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为肝脾细胞输注移植组;第2组为微囊胰岛细胞移植组;第3组为联合应用移植组;第4组为裸胰岛细胞移植组;第5组为空囊移植对照组;第6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经尾静脉输注肝脾细胞或生理盐水,再将相应的移植物植入大鼠腹腔.术后观测血糖、血清C肽变化、移植胰岛
巨细胞病毒(CMV)属于β疱疹病毒家族,为双链DNA病毒.据报道,肾移植受者中约50%~70%有活动性CMV感染,其中10%~30%为有症状性感染.因为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是降低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所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极其重要。
目的 研究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血管变化的机制,评价新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FR260330)防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供者为ACI大鼠,受者为Lewis大鼠.采用原位腹主动脉移植,移植后2周和12周时分别处死受者,取其移植腹主动脉,用光学显微镜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腹主动脉内膜、平滑肌及外膜的面积及内膜/内膜+中层比例.并以α-肌动蛋白(α-actin)免疫
目的 观察钙离子阻滞剂维拉帕米对心脏异位移植术后冠状血管内膜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160只,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建立大鼠同种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从移植当日到术后第9 d,所有大鼠均接受环孢素A治疗,按5 mg·kg-1·d-1腹腔注射,共10 d;实验1、2、3组术后当天起加用维拉帕米,其剂量分别为0.1 mg/kg、0.5 mg/kg、1.0mg/kg,
美国移植学会(AST)和肝病研究学会(AASLD)于2002年正式出台了"移植肝病学专业人员培训课程指南",对开展培训工作的移植中心和培训计划作出了详细说明,为人才的培养确定了量化指标,现介绍如下。
目前胰肾联合移植已成为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理想方法.据国际胰腺移植登记处最新统计,至2001年8月,全世界巳做胰移植15 710例,其中84 %为胰肾联合移植.我们于2000年8月4日至2001年9月实施3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并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细胞凋亡广泛参与机体的正常发育和各种病理生理过程。细胞凋亡发生不足或凋亡过度均可导致机体发生多种病理生理变化,细胞凋亡可在多种病理应激条件下被激活。实验证实,心脏移植后心肌细胞凋亡增加,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移植心脏大多来自于尸体,早期常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和暂时的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肌的组织学损伤。本实验以猪为移植模型,研究缺血-再灌注对移植猪心细胞凋亡和Bcl-2、Bax、Fas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