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优秀青年教师的希望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bb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首份《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面世,“工蜂”一词变得广为人知。“72.3%是压力族,近七成每月难有结余,84.5%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及以下……”
  何为“工蜂”
  有资料显示,5138名高校青年教师的问卷中,超过六成(65.2%)的“工蜂”已不认同贫富差距具有激励作用,过半(54%)“工蜂”有过不公平感。
  “‘工蜂’的体型小、位阶低,却是社会金字塔的中坚分子。”上述调查负责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廉思表示,如果“蚁族”描述的是底层大学毕业生,“工蜂”则更多凸显了凭知识资本而升入“夹心层”人群的困惑。
  “在时下物质主义的坐标系里,仿佛只有‘极富’或‘极贫’才引人注目,事实上,‘不上不下’的群体更不该被淡忘。”廉思表示,时代怎样用更公平的分配机制,让一批不炫目、但优秀的年轻人看到希望,也是一项日益紧迫的任务。
  “夹心层”更渴求公平
  青年官员、青年富豪、青年明星、新生代农民工、“蚁族”……在目睹了种种群体的酸甜苦辣后,一位自称“科研民工”的网民在微博上慨叹:“终于轮到我们了。”在廉思看来,对“工蜂”族“迟到”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地位“不上不下”、境遇上差异较大,“个个有本难念的经”,“这也是各行各业里的‘夹心层’,难以被社会集中关注的原因。”
  “在我们学校,同属40岁以下‘工蜂’,但历史系老师骑自行车,光华管理学院老师开高档轿车。理科‘工蜂’申请的科研经费几百万元不算多,文科经费几十万元已不算少。”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李睿这样描述他眼中“工蜂”族的“分化”。
  “相对于‘蚁族’,先一步而迈入社会、学历和能力都要高出一截儿的‘工蜂’,不止在高校教师一个行业存在。事实上,他们散布在多个智力密集型岗位,因年龄、资历、经验尚浅而主要扮演‘工蜂’角色。他们属于‘夹心层’,分散性影响了该群体声音的传达。”廉思说。
  “与真正的社会底层相比,‘工蜂’在一定程度上诠释着天道酬勤。但多年苦读‘修成正果’后,这批人往往又面临‘拼爹’时代更激烈的竞争,还有结婚、买房、生养子女等多重压力。”廉思分析,恰如“夹心层”带着比“蚁族”更高的知识资本进入社会,“他们的自我认知与期许有理由更高”,对公平的渴求也会更迫切、更敏感。“当期待无法达到时,其自豪感和幸福感会加速下坠,且更令他们难堪。”
  贫富差距过大有违公平正义
  报告的研究对象是40岁以下的高校青年教师,这批“70后”“80后”既是改革开放进程的“观潮者”,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领潮者”。“他们切实感受并深入思考了变革的推力和阻力,并有足够的自信对中国问题作出自己的观察和认知。”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高校‘工蜂’族认为当前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期待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报告指出。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社会公平的整体情况呢?调查显示,极个别受访者认为目前社会“很公平” ,仅有4.4%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公平”,41.6%认为处于“一般水平”,34.5%认为“不公平”,19.5%认为“很不公平”。认为“不公平”和“很不公平”的比例超过了半数(54.%)。
  在廉思看来,这一现象不仅产生于高校的“小环境”,也是“赢者通吃”大环境使然。“一些高校年轻教师背负着整个行业的光环,但往往‘名至’而‘实不归’。由于内部差距在拉大,自己时常是‘被平均’的那个。”
  “不是所有高校教师都是于丹、易中天。”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施向东从管理者的角度证实,自己身边的“工蜂”,多数“学有专攻,进取心非常强,工作四五年左右即已是院里的‘顶梁柱’”,但高校教师的总体收入多年来在原地踏步,“年轻老师由于职称低,增长幅度小,大部分人是比较清贫的。”
  让优秀的青年看到希望
  “工蜂”概念的出现,也引发疑问:“是什么造就了大家一起‘炫苦’的时代?”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对此解读:“平心而论,高校里的年轻人待遇还是可以的。我编的《筒子楼的故事》很多学生看了流泪,说没想到老师你们当年是这么走过来的。我当然希望年轻人生活好,但所谓‘一步到位’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他指出,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关键是时代“如何让优秀的年轻人看到希望”。
  廉思研究团队在报告中建议:“在管理制度中,开辟青年教师特别通道,避免‘工蜂’在各种非学术竞争中,面临不平等的局面。比如在各种课题经费、基金之外特别设立青年教师培育基金,给青年教师生存和发展提供可以发芽的‘种子’。在各种评先评优机制中,特别制定40岁以下青年骨干教师选拔机制和管理办法。”
  施向东认为,不妨在课题管理上给年轻人更多弹性。“学问是需要积累的,不是原料进去,产品就能出来。要做上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出来精品,年轻人的积累需要更宽松的环境。”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还直言,评价“个人学术科研能力”的标准亟待改变,应主要取决于同行评议。“没有论文参考不行,但是论文的作用不能被无限放大。”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陆国栋认为:“首先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薪酬,让‘工蜂’们有一份体面、有尊严的收入;其次,‘工蜂’族也要转变一些观念。”
其他文献
教育改革要“接地气”  主持人提示: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各地纷纷通过开展宣讲、研讨、培训等活动,努力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并结合当地发展实际,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当前改革的重点,还是在于“接地气”,要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来真正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毕竟,我们提出的大概念、大理念已经很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学多样化和人才个性化的需要。但在我国,目前高校选修课设置还存在很多缺陷,针对选修课设置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供同仁在选修课人才培养中相互探讨。  选修课的缘起  选课制始于18世纪欧洲的大学。德国教育家威廉·洪堡创办柏林大学,主张学生自行选择课程与教师,开始推行选课制。1872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主张“智力上适者生存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德尔镇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生活在贫困家庭的法兰克,另一个是生活在富商家庭的斯特福。  法兰克想要外出找工作谋生,而斯特福想要去外面寻找商机,于是他俩结伴登上了前往芝加哥的火车。来到芝加哥后,大都市的繁华让法兰克非常兴奋,他没有特长也没有资金,心想芝加哥的人這么多,哪怕在街边摆个擦鞋摊都能养活自己。于是,他就去商店买了一套擦鞋工具,在街边摆起了摊子。斯特福可不愿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各
鲜有学英语而不知薄冰先生者。《英语语法手册》《薄冰英语语法》《英语时态》……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英语语法专著成为畅销书,累计销量均达数百万册,影响了几代人的英语学习,“他写了我们人生第一本语法书”,这是很多学子的共同记忆。一家出版机构甚至赞誉薄冰为“5亿人口的英文老师,60年来影响中国语言学习的十大人物之一”。今年8月17日,著名英语教育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薄冰辞世,留下了他的57部著作。一位与薄
作者:姜 萌  出版: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从初入校门开始,所面临的并不是单一的任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们要学会与知识打交道,学会与信息打交道,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和团体打交道,从中培养自己应对事物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这一切,都应该从全新的深入的思考开始进行。本书所做的,正是给大学生开拓思路、指点方向的工作。该书共分九章,作者分别从解析人生、认识自己、追求成功、认识导师、恋爱问题
随着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很多企业选择在学生放暑假的时候招短期工,学生也很愿意利用暑假通过打工来积累工作经验,并赚取相应的报酬。但由于法律在实习领域的不完备、暑期工市场的混乱、各方维权意识薄弱等,使得目前在“学生、学校——劳务中介——企业工厂”这条劳务输出链条上,学生暑期工成为最弱势的群体,遭“放鸽子”,成“包身工”“欠薪族”等事件频频发生。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于没辨清中介公司提供的模糊就业信息,河南
乔布斯的成就和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人,也影响了整个世界。拥有梦幻般传奇经历的乔布斯和“苹果”的发展一样,都必定给予人们诸多值得借鉴的永恒而宝贵的经验。对于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更是如此。  学知力  【关键词】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解读: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希望大学生们“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事实上,乔布斯56年的生涯中,一直都是用“初学者谦虚的自觉态度,饥饿
拉齐尼·巴依卡  2021年1月4日中午,在新疆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叫喊,他们循着声音,急奔过去。原来,一个孩子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时,冰面突然断裂,他不幸陷入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拉齐尼·巴依卡直奔孩童,然而在救助过程中,冰面坍塌了,他虽不慎跌入水中,却仍拼尽全力把孩子托出水面。最终,孩子得救了,拉齐尼·巴依卡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进行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高质量的教材不仅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依托,而且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多年来,已形成了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教材,并为教材建设积累了可贵的历史经验,但是同时存在诸如政治色彩浓厚、内容跨度较大、教材之间重复内容较多、与高中教材内容衔接性不强、理论性晦涩等问题需要亟待解决,恰逢2013年新版教材再次修订,笔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