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提防的墨菲法则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来自于长期的观察与思考,而墨菲法则(Murphy’s Law)则来自于相当偶然的灵感迸发。它出自对现实生活的抱怨和受挫折后的感悟。
  爱德华·墨菲(Edward A.Murphy,1918-1990)是墨菲法则的“版权人”。他出生于巴拿马,1940年毕业于美国军事学院(俗称西点军校,West Point),后来一直在军方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墨菲服务于太平洋战区,曾经到过中国,后又参加了朝鲜战争。他属于军方的技术人员,是一位航空安全工程师,战后他参与过一些航空实验项目。20世纪60年代,墨菲在阿波罗计划中从事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
  所谓墨菲法则,产生在1949年。当时墨菲是一名空军少校工程师,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一次模拟实验(USAF Project MX981)。这一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实验中,需要把16个速度计放在正确的地方(放法有两种,只能选其中一种)。但是,具体操作的人员把速度计放在错误的位置,导致实验失败。墨菲就抱怨了一句:“只要能把事办糟,他就会把这件事办糟。”(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then someone will do it.)另一位在现场的名叫乔治·尼科尔斯(George E. Nichols)的官员无意中听到了这番议论,就把这个说法称为“墨菲法则”。后来,参与该实验的空军上校斯塔普(John Paul Stapp)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他多年的实验经历中,这个项目能够保持出色的安全记录,应该归功于坚信墨菲法则。之后,墨菲法则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了一条名扬四海的管理格言。
  需要一提的是,墨菲法则有一些变体,最有名的就是菲纳格法则—如要出错,总会出错(If anything can go wrong,it will.)。在墨菲法则的传播过程中,相关表述越来越多,但不外乎都接近于汉语俗言“麻绳偏从细处断”之意。不过,墨菲法则强调的是事情总从想不到的地方出错,从造成损失最大的地方出错,从最不起眼的地方出错。比如,笔者平时在电脑上打字很注意随时存盘,但恰恰有一次一直没存盘,突然电停了。这就是典型的墨菲法则。凡是墨菲法则起作用的地方,往往会引起惊叹:“不至于吧!”
  墨菲法则认为,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这也是一个和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类似的命题。差别在于,帕金森定律说的是人们故意制造不胜任,彼得原理说的是人们本来不胜任,而墨菲法则说的是人们趋向于不胜任。那么,人为什么会趋向于不胜任呢?人总是希望完美,但人不是神,欲望导致“欲罢不能”,利益引发“利令智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长时段地聚焦于某一事物;人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晓;人的能力亦是有限的,不可能胜任所有职位,更不可能掌控整个世界。墨菲法则正是因为人类现实的局限性与希望的完美性才得以成立。
  墨菲法则的最大用途,就是提醒我们要降低期望,设想最坏的情况,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它导致出一系列潜在问题分析的管理方法。在管理学界,墨菲法则影响比较普遍。比如,公共管理学家安东尼·唐斯在评判官僚制时,就把墨菲法则改编为他自己的几个法则。其中最著名的是不完整控制法则,即“没有人能控制一个大组织的行为”。管理学家德怀特·沃尔多(Dwight waldo)相信,墨菲法则有助于创造一个新时代,一个他称为“低期望革命”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要用怀疑和不信任的眼光来量度一切事物。按照“低期望时代”的观点,当代的能源、生态、通货膨胀等问题,都可能是无法治理的。它强调人们要更清楚地看到现代组织与管理中的不可靠性。罗马俱乐部报告《增长的极限》,实际上就同墨菲法则和彼得原理遥相呼应。在一定意义上,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与墨菲法则异曲同工。墨菲法则实际上就是要人们放弃最优解,寻求“最不坏”的效果。这一点,西蒙的有限理性和“满意解”已经作出了理论上的证明。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麦克利兰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即做出成就的需要及想把事情做得比以前更好的愿望。他在研究中发现,成就动机激发企业家的创业活动,进而促进企业发展,甚至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具备强烈成就动机的人物中,却很少出现率领众人前进的领导者。在一定意义上,成就动机强,领导能力就弱,二者负相关。麦克利兰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于成就感强烈的人习惯于专注做好自己的事,
期刊
老友慕云五曾写过一篇“皇帝的新衣:中国管理学术界现状”的博文。他虽然是西安交通大学工科出身,却对数学模型在管理研究中的应用颇多微词,还拉了国内某知名管理学术杂志的W老师,某商学院院长S教授做“帮凶”,特别讽刺中国的管理学术是“离开了实践的土壤,管理学的研究如无本之木。缺乏扎实地治学方法,缺乏认真研究实践的习惯。一切从书本来,一切回到书架上去”。并断言,“绝大多数的管理学术研究都是‘皇帝的新装’”。
期刊
栏目主编王圆圆:  俗话说得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随着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以服务作为经营重点的企业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顾客日渐挑剔,企业发生服务失误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甚至就算企业做对了,顾客也会鸡蛋里挑骨头—反正提供服务的又不是只有你一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因服务失误而导致利益损失?或者,能否通过成功的服务补救而增加利益?     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异质性、同时并发性和易逝性
期刊
1926年夏,上海爆发时疫,年近八旬的宁波大商人朱葆三让他由捐办的时疫医院免费给贫民治病,他自己也经常去医院察看。因为劳累过度,他病倒了,不久辞世,时为1926年8月21日,享年79岁。 朱葆三的去世和葬礼成为当时上海滩轰动一时的大事,参加追悼会的中外人士有七千多人。在追悼会上,有不少人讲话,在中国风云一时的教士李佳白(Gilbert Reid,1857—1927)说,我是美国人,也来参加朱公的追
期刊
创新和创业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吴敬琏先生曾这样评价道:“近30年来中国向世界经济大国的跃升,无疑是现代世界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崛起这一宏大叙事,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各不相同的创业故事集合而成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教授把创新解释为“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甚至是“创造性地破坏”。具备创造性破坏能力的创业者往往是产业中的新进入者或是新产业的开拓者,创造性使他们有别于他人,“破坏”则容易引起
期刊
近来,战略和国际商务研究领域中的很多文章都把组织知识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基础。对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获得学习其它企业的能力以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知识转移,是指组织学习其它组织经验的过程,目前已成为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Mark Easterby-Smith, Marjorie A. Lyles 和 Eric W. K. Tsang最近提出了一个组织间知识转移的理论框架,揭示了
期刊
麦克利兰之外,有一大批学者研究激励问题,就以心理学来说,像马斯洛、斯金纳等人,都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们各自致力于心理学的研究,在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同时,又对管理学中激励问题的研究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还有如阿尔德弗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等,也在激励领域有着重大影响。麦克利兰的理论,同这些研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丝丝缕缕的关联。因此,对他们进行比较,有助于深化对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的把握。 
期刊
降低成本,一直是企业运营的重大战略之一,但大部分的企业在长时间努力后,不一定有什么显著的绩效。究其原因,发现一般企业所实施的降低成本方案,充满了错误的观念与做法。有些方案不但未能有效落实执行,还可能增加其他支出;有些方案虽然在某方面的数字上达到效果,但结果却造成另一方面数字的损失(例如质量与效率)。  例如,大宗购买一些实际用量少的产品,囤积占仓库还要人管理;派人花两个星期的时间到处询价,只为了找
期刊
历史上的无为而治,以汉初的黄老之术最为有名,萧规曹随,最终造就了文景之治。问题在于,这种无为而治,在当代是否具备复制或者参照的条件和价值?  对无为而治的解释,以《道德经》最为经典。究其要旨,不外以柔弱胜刚强。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人们说起道家往往老庄并称,而老子的无为和庄子的洒脱根本不是一码事。老子是为统治者筹划治术,庄子则是为出世者描绘江湖。老谋深算的老聃和个性张扬的庄周不啻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在技
期刊
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以及与其类似的墨菲法则,在管理领域名闻遐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这些人称为另类管理学家。他们以其特有的幽默、调侃和讽喻,对现实中的管理弊端进行了无情地揭示。帕金森对官僚机构的各种病症提出了一系列解释,尤其是关于机构膨胀、人员增加、效率低下、公司瘫痪等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独特看法。彼得对组织中的晋升问题进行了眼光独到的分析,从造成 不胜任的根源中寻找改善管理的答案,并以此为据展望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