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廷:打破“玻璃”天花板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bt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

  李兆廷是国家恢复高考后较早的一批大学生,1986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技术出身。毕业后被分配到石家庄市柴油机厂,从技术员做起,担任副总经理的时候,只有30出头。
  在那个年代,30出头就管理几千人的国企,可谓凤毛麟角。“不安分”的李兆廷却选择了辞职创业。1997年,他创办了东旭集团有限公司。冒着巨大风险,也顶着无数人不理解的目光。
  “年轻人应该闯闯,努力做一些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新兴产业。”李兆廷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成立18年来,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东旭成功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的整套工艺及制造技术,建成了国内第一条TFT-LCD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迅速实现产业规模化。
  “产业报国是我最大的心愿,国家的崛起,实业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李兆廷说。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瞭望东方周刊》:在东旭的成长历程中,从机械制造型企业转向以液晶玻璃基板产业为切入点的新材料产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转折。当时为什么要进行这样高风险的产业跨越?
  李兆廷:2003以后,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风向变化,美日韩等在显示器领域处于前列的国家,逐渐从传统CRT彩电转向平板电视研发。那时,国内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但显示产业方面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逐步拉开距离。
  当时东旭的CRT彩色玻壳生产设备在国内市场一度占50%,转型虽然并不紧迫,但我们还是有危机意识,决定进行产业升级。2004年开始,东旭投入了液晶玻璃基板的研发。
  这对我们来说并不容易。当时液晶玻璃基板的技术和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没有技术、设备,缺乏材料、经验,对于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而言,资金问题更是难上加难,不过,我那时更相信自己对产业前景的判断,所以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瞭望东方周刊》:实际上,技术应该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个封锁是如何突破的?
  李兆廷:整套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不论是技术、设备,还是生产工艺,要求都非常高。由于技术封锁,没有现成的经验技术可以借鉴,只能一边摸索一边改进。
  就拿其中关系到玻璃液成型的溢流砖为例。为了制造出最理想的溢流砖,我亲自带领技术攻关团队,熬过了无数个通宵,经过反复研发和调试,终于研制成了,解决了玻璃基板成型过程中的一大技术难点。
  有了技术铺垫,2009年底,我们开始着手在郑州旭飞公司建设第一条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破解了很多疑难杂症,终于在2011年建成投产。没多久,我们的旭飞一线就正式实现了良品下线。一年建厂、一年批量供货,短时间内实现良品率与国际水平相当。
  2012年,我们集团的石家庄旭新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将环保、节能的理念渗透到液晶玻璃基板的生产制造过程之中,经过对生产工艺、设备技术性能的改进,实现了有砷料方向无砷料方的转换,将产品的环保特性提升至更高水平。
  在这个市场,中国企业刚刚起步,面临着国外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所以我们将有限的资源向技术研发倾斜,特别注重在科研机制创新上的探索。我们先后成立了6个研究院,截至目前,各项专利已经突破400多项,真正实现了自主技术创新。
  《瞭望东方周刊》:在突破封锁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你印象深刻的事?
  李兆廷:从频频受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到通过自主研发实现液晶玻璃基板的真正国产化,东旭集团完成这一过程仅用了7年。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受了来自国内外的多重压力。
  大家最熟悉的,是东旭集团与国外厂商的一次从诉讼到和解的事情。当时,对于刚刚经过艰难技术攻关的我们而言,的确感到愤慨,同时面临舆论压力,东旭到底还能不能走下去?最终,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经过一轮轮谈判,最后双方友好协商签署相关协议,纠纷妥善解决。
  除此之外,当时,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也对东旭研发的TFT玻璃基板生产线抱有怀疑态度,后来,国家发改委专门组成了调研小组前来考察,最终认可了我们的项目,并继续给我们支持。应该说,没有国家的支持和信任,就没有现在的东旭。
  国家应支持投建高世代玻璃基板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中国的平板显示产业现状如何?
  李兆廷:目前全球已经进入电子信息化时代。平板显示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的“粮食产业”,其发展水平更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属于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液晶玻璃基板作为平板显示行业的上游关键材料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截至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本土化液晶面板生产线约30条。一批本土企业逐步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工艺,初步解决了我国的“缺屏之痛”。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的平板显示产业起步较晚,在国际上面临着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你认为这个产业的发展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兆廷:以玻璃基板为例,该上游核心原材料占液晶面板材料采购成本的20%左右,目前被境外企业高度垄断,特别是8.5代玻璃基板中国尚不具备产业化能力,严重影响了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安全和后续健康发展。
  首先是本土产能严重不足。预计2016年,国内6代以上液晶面板生产线将达到10条,总产能为650万平方米/月,玻璃基板需求量将达到1300万平方米/月,而国内企业液晶玻璃基板产能不到300万平方米/月,不足1/4,且全部为6代以下产品,高世代线G8.5用玻璃基板全部在国外几家企业手中。
东旭光电液晶玻璃基版生产线

  其次是本土企业议价能力弱。东旭等国内企业虽然已经突破了6代以下玻璃基板产业化生产技术,但由于竞争等多种原因,本土企业仍无法掌握议价权。自2008年以来,5代玻璃基板价格下降59.8%,6代玻璃基板价格下降63.6%,远高于8代以上基板玻璃的降幅。而玻璃基板技术标准和产品种类进化日新月异,需要长期、稳定的创新投入和产业化投入。
  《瞭望东方周刊》:你希望国家给予什么样的支持?
  李兆廷:希望国家能支持国内企业建设大尺寸玻璃基板。目前东旭集团在6代以下的生产线研发建设上已经取得了突破,为大尺寸生产线建设积累了可贵的经验。然而,我们独立建设8.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还有一些困难,希望国家能进一步加强对玻璃基板产品的战略布局,一是以补贴、贴息等直接手段,对高世代玻璃基板生产线建设予以支持;二是鼓励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共建认证平台;三是对玻璃基板在面板厂认证使用给予补贴。
  也希望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对于建设高世代线玻璃等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定向增发、融资融券等资本项目,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给予精简审批手续、优先考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表明,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难以引进的。因此,建议国家利用我国平板显示市场需求大、产业规模大这一优势,对玻璃基板前瞻性技术予以高度关注,重点支持平板显示玻璃技术和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技术研发,实现玻璃基板产业的弯道超车。
其他文献
当地时间2014年5月5日11时许,中国总理李克强在非盟总部就中非关系发表演讲,这是他在非洲四国“传承之旅”中的第一次公开演讲。  在这场请柬难求的演讲中,李克强不仅回顾了中非之间历久弥新的友谊,还对当前中非合作提出了若干原则和支点。  在5000多字的演讲中,他多次引用谚语、典故——比如“蜘蛛合力,足以网住狮子”——赢得了全场的热烈回应。  读懂这篇演讲,必然会对1949年以来中非关系——历史、
“我们笑称小四是‘小镇青年之王’,他给小镇青年创造了一个幻境。你可以说是意淫,但代表了小镇青年对大城市生活的憧憬”  截至7月19日,《小时代4:灵魂尽头》上映11天取得4.72亿元票房,《小时代》系列总票房接近18亿元,而其总投资只有约2.2亿元。在扣除院线开支等部分后,它以250%的回报率成为目前中国票房最高、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系列片。  其实在《小时代4》上映前,就有两组数字被电影圈热议:《小
中国的城镇化,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解决农民工进城的问题。但具体来分析的话,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个体,对于城镇化的期待,其侧重点则有所不同。  不同的城镇化期待  中央期待的城镇化,刚刚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有明确的表述。其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强调以人为本,即,在中国特色的户籍管理体制下,怎么解决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  另一方面涉及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就是实现可持续的城镇化
201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作出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抉择,其核心内容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一选择,不仅将影响全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也将影响全世界的命运。  至今,距离两国元首作出这一选择已过去两年有余。当此之际,在习近平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中,两国元首在华盛顿对这一目标再次进行了确认。  外界注
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要意,并不是所谓“国进民退”的标签所能标定,它反映了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所承担的责任,也不能简单地以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视角加以观察  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的年中,人们听到了国企改革渐紧的鼓点。近日,中央连续就国企改革多次“吹风”。在长春考察调研和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都强调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同时,让人们也感觉到了这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克服当前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面临的审批多、融资难、负担重、服务体系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困难等问题提出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了指导企业兼并重组的三项原则,一是尊重企业主体地位,二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三是改善政府的管理和服务。  《意见》为企业兼并重组便利化而提出的原则与措施,背后体现的或引以
很多人问我:怎么吃才能躲过不安全食品?事实是,我也没有独门秘笈能保证百分之百的食品安全。像所有人一样,我也依赖于食品生产者的诚信和道德水准。不过,还是有一些规则可以介绍给大家。  首先,不要惊慌!  在我看来,食品不安全报道的口口相传,导致了一种被夸大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实际上,“食品安全”本身有很多维度,“不安全”的原因也多种多样。  第一是卫生——细菌和病毒是专家们最担心的事,因为容易直
魏君子,这位被誉为“港片百晓生”的香港电影研究专家,最近恶补电视剧《古剑奇谭》。因为该剧正被改编成电影,已于2015年10月底开机,很快将在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  他是该片制片人,导演是以《倩女幽魂》等同类型题材见长的程小东。  2015年,电影《捉妖记》使仙侠形象再次引起中国观众的谈论。  “其实倒退一个世纪,仙侠题材的火爆不输今日。”魏君子告诉本刊记者。《倩女幽魂》剧照  《一代宗师》编剧、《
76集美国版的《甄嬛传》正在酝酿,这部宫斗剧先在中国大陆强势回归:2015年4月,黑龙江、安徽等卫视台再次重播,延续着《甄嬛传》“中国第一神剧”的地位。  与过去若干轮饱受吐槽的重播不同,从2015年3月起,为期3年的《甄嬛传》首轮播映权陆续到期,多家卫视台本轮重播实有“最后疯狂”的意味。  然而,《甄嬛传》第二轮播映权也在创造中国电视剧的新纪录:该剧总制片人曹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已有5家
西安大唐西市国际展览馆举办的第五届大唐西市海外回流文物展上,参观者在展馆内欣赏展出文物  从圆明园“十二兽首”到福建三明的肉身佛像,近年来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每次出现都会成为关注焦点。无论叹惋过去屈辱的历史,还是指责偷盗者的恶劣行径,最终的追问往往会指向同一个问题:这些文物如何归国?  “文物的回流代表了一个国家国力的强盛和对文化的重视。”中国文物学会理事赵榆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除了国家的追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