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奶奶家的路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an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无处不在,随处可见,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条通往奶奶家的弯弯的小路。
  奶奶家在浙江省奉化市江口镇中横村,那是一个安静的小村庄。以前,宁波通往奶奶家的是一条坑坑洼洼、七扭八拐的石子路,常常是杂物遍地、零乱不堪,一到下雨天,路上全是积满水的小泥潭。我们坐在回奶奶家的中巴车上,总是一路颠簸,那感觉像整个人都要散架似的。那時我总是被奶奶抱着坐在奶奶的腿上,希望快快通过那条令人难受的小路。
  后来,政府出资修了一条宽敞的水泥路通向奶奶家。路的两旁,绿树成荫,这时你趴在车窗上,慢慢地深吸一口气,总能闻到一股浓郁的花草的气息,让人觉得亲切而又舒心。一阵风吹来,两旁的树木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就像大自然演奏的乐曲,让人忘却路上的烦恼,使人心情愉悦。
  现在,通往奶奶家的那条水泥路又在施工当中了,我们很快就要迎来宁奉城际铁路啦!以后,从宁波去奉化“串门”会更方便更快捷。听说城际列车不仅开得快而且非常平稳,坐着可舒服了,只需“一盏茶的工夫”就能把我们送到奉化。想来,那感觉肯定倍儿爽,我不禁咧开嘴笑了。
  石子路、水泥路、城际铁路……路的变化,象征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巨大变化,更有精神上无限的遐想!
  指导老师:方朦朦
  【点评】从石子路到水泥路再到城际铁路,小作者“一路”写来,通过家乡交通状况的改变,突出了家乡经济的巨大发展,表达了对更美好的未来的期待。
其他文献
我的姐姐可不一般,如果用“五星”来评价她,那她就是一位“五星上将”了。  第一星是孝顺星。姐姐在我们家出了名地孝顺。奶奶生病后,每天躺在病床上,只能吃流食。姐姐见奶奶一天天消瘦下去,在家里转来转去,紧皱眉头,紧握拳头,嘴里不停地念道:“我该怎么办?”平时节俭的姐姐去超市里买了昂贵的“蛋白针”。在姐姐的悉心照顾下,奶奶的病情渐渐好转了。  第二星是爱妹星。打我记事以来,姐姐就特别疼我,在家总陪我玩。
媽妈从学校接豆豆回家,快到家时,下起了雨。  妈妈说:“豆豆,快跑。”  豆豆说:“妈妈,还是别跑了。”  妈妈问:“为什么?”  豆豆说:“前面也是雨,跑了也会淋雨呀!”
【教材分析】  《我不能失信》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中唯一一篇以革命文化为题材的课文,承载了“诚信”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文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一个早晨,宋庆龄全家准备到朋友家做客。临出门时,小庆龄想到了当天要教小珍叠花篮的约定。虽然父母都劝她改天再教,可她还是决定留下来,履行自己的诺言。教材选编此文,一是引导学生感受童年时期的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二是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自
一道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来了。盘子里圆圆胖胖、色泽粉嫩,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的是什么?这就是天下闻名的扬州一品狮子头了。  扬州一品狮子头不仅清香四溢,样子也显得古色古香。一个肥瘦相间的大肉丸,有着娇嫩的粉色,正是因为它有肥有瘦。它软绵绵的,好像一碰就要碎掉似的。那围绕在狮子头周围的油菜,青翠欲滴,十分新鲜。那米黄色的汤汁经过鸡肉的调配,营养极为丰富。  狮子头做起来是十分难的,考验的不仅是厨艺,更考验耐
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晴  今天的作文课上,周老师教我们修改作文。她读了林炳斌的一篇作文,当读到“阿姨叹了一口气,阿姨赶紧放下手中的东西,阿姨去抱小弟弟……”这里时,周老师停了下来,对林炳斌说:“你这‘阿姨’也太多了点!”  谁知林炳斌说:“我家阿姨是挺多的,有大阿姨、二阿姨、三阿姨,还有小阿姨呢!”  全班爆笑!  “伤心痛苦”一百天  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晴  奶奶不小心摔伤
【摘 要】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把握好这一过渡期。就《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而言,采用“依文作画,以画悟文”的教学策略,化抽象的语言为形象的图画,借形象的图画去品悟抽象的语言,最后“图文结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关键词】图画 语言 抽象思维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如何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把握好这
啾啾先生:  你好!我的小伙伴郑子轩除了有一个缺点以外,其他都挺好的—但是那个缺点……让我都有点不想跟他做朋友了。那个缺点就是他太崇拜和尊敬他的爸爸了,好像他爸爸是所有人的上帝一样。我到过上海,也去过深圳,我跟他说深圳更好玩。郑子轩就说,他爸爸也去过上海、深圳,还去过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他爸爸说上海比深圳更好!郑子轩总是把“我爸说”挂在嘴上,说得好像别人就没有一个厉害的爸爸一样。啾啾先生,你说,
最近利用假期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这是出自19世纪一个睿智乡村牧师之手的教育史上的一本奇书,它用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具备成为天才的潜力,你也可以将你的孩子造就成一个健康快乐的天才。天才的诞生与快乐的童年并不矛盾,天才与天赋也没有必然的关联,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恰恰证明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的神奇和伟大。  站在教师的角度,我觉得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和其他教育类书
我第一次写诗歌,是八岁那年冬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跟雪有关的作文,我不会写。爸爸说:“要不你就写首诗歌吧。”写诗歌?很酷啊!可是,我从没写过啊!爸爸看我发呆,就问我懂不懂得比喻、拟人和排比,我当然懂这些修辞方法。我试着在草稿纸上写下了“雪飘在空中像梅花”“雪像一个个小天使”等句子。当我写出“雪铺在地上,像一张巨大的白纸。我在上面走来走去,用脚印画出漂亮的图画”时,爸爸笑了,说:“嗯,有那么点意思了。
自我介绍  我叫王佳睿,體型偏瘦,妈妈对我的体重很无语,说养我不划算。我运动神经很发达,很多体育项目都是一学就会。我喜欢跳绳和转呼啦圈,跳绳我会跳双飞;呼啦圈我可以一次转1000多个,我还准备尝试用脖子转呼啦圈。  我喜欢看书和写作,在《小猕猴学习画刊》《少年文艺》《意林·图解作文》等90多家报刊发表了100多篇习作。我曾获得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创新写作大赛特等奖、“新作文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