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的另一个发现者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f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起生物的起源与演变,我们不得不提起伟大的达尔文以及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他向人们揭示了,人并不是上帝创造的,每一个物种都不是平白无故诞生的,而是有规律地演化而成的。实际上早在1836年,达尔文就完成了他的环球考察。而后的几年里,他已经有了自然选择学说的构想。
  然而,直到1858年,达尔文才开始紧张地撰写《物种起源》一书。这将近20年的时间,他迟迟不肯动笔,为何突然之间快马加鞭,仅仅一年就赶制成书?
  这一切要从一个年轻人说起。
  有人说,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个个都是冒险家。这一点在这个叫阿尔弗雷德·华莱士的年轻人身上显得尤为贴切。阿尔弗雷德·华莱士的童年并不好过,14岁因家庭原因中断了自己的学业。辍学后,华莱士在经营土地测绘的大哥身边做助手,几年间,他跑遍了英格兰的乡村田野,不仅学到了例如勘测、制图的技能,而且见识到了大千世界的美妙。华莱士对乡野的各种动物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渐渐地开始阅读生物图鉴,也收集起了标本。可是因为大哥的生意不顺,华莱士不得不另谋生路。幸运的是华莱士在一所高校申请的职位通过了,在图书馆的滋养下,越发对博物学兴趣十足。与此同时,他在学校里还认识了业余博物学家贝茨。受到贝茨的影响,华莱士逐渐转向收集研究昆虫标本。偶然中的必然,华莱士在图书馆接触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著作,包括鼎鼎有名的达尔文作品《贝格莱尔号的远航》以及钱伯斯的《自然历史的创造痕迹》,其中关于生物演化的探讨在华莱士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对物种的发展变化感到十分好奇,一心想亲自求证这个观点。很快华莱士便以收集标本的幌子邀请贝茨,一同前往南美,开启人生中第一次冒险之旅。
  然而在南美,也许是因为气候的缘故,华莱士先是病倒了。之后回国的轮船又遭遇大火,他在救生艇上漂流了十天,终于被路过的轮船搭救,算是捡回一条命。但是四年的心血付之一炬,几乎所有标本和笔记都随船沉入大海。这段不幸的经历对华莱士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可华莱士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并且打算继续自己的研究。这一次他打算远足东南亚,好好研究那里错落的岛屿,正如当年达尔文航行路上对岛屿的探索。
  华莱士在马来群岛一待就是八年,期间他进行了六七十次的考察,收集到了12.5万只鸟、甲虫等标本。在马来群岛的这些年里,华莱士渐渐发现在相邻的岛屿上,看似不同的物种始终会有或多或少的相似性,这让他开始思考新物种的起源与诞生。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正在苦思的华莱士不幸罹患疟疾,卧床不起的痛苦让他想起《人口论》当中人口数量与资源量的矛盾,他突然悟到,资源限制正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只有最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够留存下来。华莱士奋笔疾书,花了两晚撰写了一篇阐述自己理论的文章,并立马把稿件寄给他崇敬的达尔文先生,请达尔文前辈为自己审稿,并推荐给著名学者赖尔。
  达尔文收到文章大为惊讶,这个年轻人的理论正是他这20年的成果。他说:“我从未见过如此惊人的重合,华莱士所用的术语就在我文章的标题里。”
  达尔文慌了,他害怕华莱士的文章发表出来,自己辛苦20年的研究只会被人认为是剽窃之作。但达尔文还是将文章转给赖尔,并建议发表。作为达尔文的老朋友,赖尔明白他心中的不甘,那可是他20年的成果。因此,赖尔建议达尔文将华莱士的论文与自己的手稿整理在一起发表。
  达尔文接受了赖尔的建议,并通过书信与华莱士商量。华莱士得知后,非但没有拒绝,反而感到非常荣幸。与学界老前辈、自己的偶像一起发表文章是天赐的幸运。
  可是达尔文却感到十分的愧疚,担心有人指控他剽窃:“我宁愿烧掉我所有的书,也不愿意让他(华莱士)或者其他人觉得我以如此渺小的心灵行事。”
  1858年,达尔文亲自在林奈学会会议上发表了这篇文章,达尔文的这一番宣读与演讲引起了学界不小的关注,从此人们第一次听说了自然选择的观点,人们称它为“达尔文-华莱士学说”。
  此时的华莱士仍在马来群岛与疟疾战斗,可是达尔文已经没有时间沉浸于女儿夭折的悲伤中,他快马加鞭,将原本详尽的手稿压缩了三分之一开始赶制成书,尽快出版。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物种起源》竟已成书,很难相信这部影响人类的巨著竟然仅仅用时一年就完成了。没过多久,华莱士就在市面上看到了达尔文的著作。达尔文果然没有让华莱士失望,《物种起源》一书引起了轰动,书中详细地列举的支撑自然选择理论的客观证据,显示出达尔文对物种进化的研究比华莱士更为深厚,达尔文成了颠覆了人们世界观的伟人,而华莱士也得到了应有的名誉。
  自然選择学说被世界认可后,林奈学会还发行了特质的奖章,奖章正反两面分别印有达尔文与华莱士的头像,用于奖励在进化生物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除此之外,华莱士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默默地继续着自己对博物学的追逐。1913年,91岁高龄的华莱士在睡梦中平静安详地离开人世。
  我们有理由相信华莱士此生是无悔的,达尔文并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威打压华莱士,而华莱士也没有为自己的成果被他人发表而忿忿不平,他们两人高尚的品德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可世人似乎只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而华莱士墓碑上刻着的“自然选择的共同发现者之一”,又有多少人知晓呢?
其他文献
为什么传说里有龙,可是我们现在看不到龙了呢?   这个问题,中国古代已经有人问了。《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魏献子去问蔡墨:龙是很聪明是吧?蔡墨先生说了:不是龙聪明,是人太无知——您看这话说得,好像龙是皇帝新衣似的。  然后蔡墨先生说了:古代人不但见得着龙,还养龙呢!有所谓豢龙氏,有御龙氏。   魏献子问了一句我们都想问的:那,为什么现在没龙了?   蔡墨说:因为现在没人养龙了。龙是水里的动物,
在经营画面位置时,我常常感到绘画中物体的重量,另有标准,与实际的世间所谓轻重迥异。  在一切物体中,动物最重。动物中人最重,犬马等次之。故画的一端有高山丛林或大厦,他端描一个行人,即可保住画的均衡。  次重的是人造物。人造物能移动的最重,如车船等是。固定的次之,如房屋橋梁等是。故在山野的风景画中,房屋车船等常居画面的主位。  最轻的是天然物。天然物中树木最重,山水次之,云烟又次之。故树木与山可为画
如果小说家可以在完成作品后不去设想它的封面,那么,他虽然可以被看作一个智慧、完美且完全定型的人,但同时,他也失去了作家最根本的特质:天真。  我们都愿意看到,更多的读者买书是为了封面。我们都愿意看到,批评家鄙斥某些作品,更多的是因为它总是写给同一类读者。  封面上对于主人公的描畫过于细致,这既侮辱了作者的想象力,也侮辱了读者的想象力。  假如设计师用红黑两色搭配,来设计《红与黑》的封套,或者用蓝色
阿肖  2020年读到的最让我回味无穷的一首诗是与谢芜村的一首俳句:  虽已离异——  仍到他田里  帮忙种稻  这样简单的几个字,第一次读到时,为之惊叹,而后,余味无穷。  我理解个体的不同,但也愿意把我所珍爱分享给一些亲近的朋友。得到的回应却饶有趣味,有朋友说读不懂,有朋友说:“不觉得它背后透露出当时日本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吗?”我只能付之一笑。  最近读梁鸿的《中国在梁庄》,里面讲述的一个村庄里
听过一个名词吗?——“汤不冷的距离”。原来是50年前英国流传的比喻,其真正的意思是:能让双亲和子女保持密切的关系,并且能够随时提供援助。其实,男女之间,也应有“汤不冷的距离”。   最最最亲密,汤太热,会烫嘴,一时也难喝下,浪费了好汤。最最最阻隔,或已变调,若仍可为友,当然少了一个仇人。到底相知相交一场,中间有碗简单不冷的汤,就看得透了。   看书,在日本也有所谓的“汤不冷”,是刚煮好的味噌汁
小区管理越來越严格了,进出小区都要测体温,并出示出入证,没有出入证,必须要检查身份证。苑区穿梭巴停止运行,公交车、长途车都停止运行。小区门口有一家小超市正常营业,还有两三家小百货店营业。后来,超市改为下午营业,再后来,停止营业了。土豆每斤价格3.98元,其余蔬菜略有上涨。   在单元门口,遇到一位约70岁左右的老头,塑料袋里装着与鸡蛋一般大小的洋芋出售。带着东北口音,他能说会道,说土豆如何如何好
赵大掌柜有点自以为是,有点故作深沉,从小喜欢吃糖,一直没有蛀牙,偶尔写点东西,管你爱不爱看,有时大嘴啦啦,有时沉默如谜。  我向来不主张在家养小动物的。  去年公司开年会那天的晚上,毛姑娘乐板宜电话打将过来,突发奇想要养兔子。我犹豫了一会,就说好吧好吧。实在不忍心拂了她们兴冲冲的劲儿。  年会结束是十点多了。回到家,兔子自然是买回来了,白白的两只,一公一母。毛姑娘听从了老板的建议:一只不成,它着急
在这个每天都不大一样的互联网新社交圈,你应该需要的社交必备技能还得再多一个:读懂标点符号的含义。  如今,表情包越来越难精确地表达我们的情绪,但半括号成功拯救了我们。小小的半括号,把内容包裹进另一个“有出口的次元世界”。  一个教科书级的运用:“半括号是捧哏,全括号仿佛就是碎碎念。(都用全括号框起来的话,仿佛其他人就看不见嘻嘻嘻)(您可真是戏多呢。”  半括号还有一个魅力,在于可以延伸出更多难以解
多少人愿意签《生前预嘱》?  北京301医院,我和南区肿瘤科副主任李小梅面对面的采访已经超过三小时????????????????????????????????????????????????????????????。  那个下午,她说她有很多话要说,但长期得不到休息又很疲惫,总觉得说不好??????????????????????????????????????????????????????
我当大学老师有二十多年了,除了讲课之外,也有学术讲座,也作过一些演讲。粗略地算一算,将近1000场了。但我永远记得我的第一场学术讲座,算是一场标准的演说吧。  大概19年前,我那时候才刚刚评上讲师。我们学校建了新校区,在很偏远的地方。学校为了鼓励学生们的学术热情,就举办了一场学术讲座周。我那时候年轻,说是那一次的学术讲座周,只有我一个年轻的讲师,其他都是著名的教授。所以,那一天晚上我记得很清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