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格塑人格 用灵魂锻造灵魂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f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其用处。”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高于其他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师魂。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社会上的每一个行业都提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也不例外。教书育人一事,看似简单,实则繁难。要使一个自然人完成社会化,要把一个平常人造就成一个有用之材并使之学会创造幸福、享受幸福,需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因此,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教师的担子非常艰巨。这就要求教师应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着力雕塑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勤奋努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能将我的工作与爱好结合在一起是一件多么幸福快乐的事情,我喜欢在美术天地里自由翱翔,尤其是和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在一起。我愿意引领他们徜徉于美术的神圣殿堂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他们拥有美好的心灵,去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未来!
  走上讲台,看着台下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知道自己这一生将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的书法艺术课、语言艺术课都成为学生欢乐和幸福的源泉。在课堂上,师生感情沟通交流的融洽,使整个课堂酿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当课的节奏达到“风采作品朗诵”的高潮时,豪情飞扬的学生一个个登台朗诵,有的高吭如风,有的低吟如鸟,有的读《大江东去》,有的诵《再别康桥》。一首首,一篇篇都让学生找到了自我的价值;一声声一句句都让学生体验到了生命的豪情。语言艺术课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审美感情的需要,还细雨无声地融入了我的教诲思惟:用艺术来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使孩子们欢愉起来。通过艺术教诲,不仅弥补了被“应试教诲”所忽视的感情、人格、意志这些人文本质,还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更重要的是使被压抑的学生个性获得了自由阳光的照耀。
  二、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是师德的发展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这样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的书。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的教师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撞击,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也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意义。”这不仅需要我们自身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更需要多向名师、他人的学习和借鉴。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言如其人,是那么的质朴、深沉;李镇西老师的讲座富有哲理,发人深思;李希贵的话语是那么的睿智而诙谐,令人难忘;还有彭兴顺、陈平两位老师的报告,点点滴滴都倾注了他们对学生的爱,使我深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我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2008年我有幸参加了省中小学艺术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了米海蜂、汪明强、吴晓林等诸多省内外教育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同时,参加了一系列教学考察、观摩、研讨、交流、教科研成果展示等活动。另外,我还多次参加省、市、县的各种新课改培训、教科研活动等。每次回来我都认真整理学习资料、笔记,写出一些心得体会,并为我县的美术老师进行培训、讲座与同行们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三、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核心问题是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鲁迅先生也曾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的确,没有爱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爱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使盲人看见优美的图画,它可以让失聪者欣赏到动听的音乐,它可以抚慰一颗受伤的心灵。我是一名平凡的老师,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生涯中,由于一次充满爱的促膝谈话,让一个内向而悲观的学生找到了自信;由于一次充满爱的活动,让一群散漫的学生开始约束自我;由于自己充满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数不胜数的小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为人师者的乐趣和为人师者的幸福:当学生偷偷地将他从家中带来的零食放入我的口袋中时;当学生在节日中偷偷地给我献上一份温馨的贺卡时;当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获奖给我报喜时,我知道,我的爱已经在他们身上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
  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它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他蕴含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中。记得有一位学生叫靳文君,美术才能不错,平时也常提问题跟我讨论,是个乐观开朗的女孩子。在一次美术兴趣指导活动中,我发现这孩子表情不像以往活泼样子,经过观察并跟学生交谈之后,我才知道该生的父母已经离异,她跟父亲及奶奶一起生活,弟弟跟着母亲,她父亲对她的生活学习都很关心,一直都在默默无闻地支持着她的学习。但上个星期六,她父亲不知道为啥事,还喝酒回家就对着她大声吼:书别读了,回来,读书没用。经过了解才知道这学生是为这事儿而影响到情绪。我就跟学生再一次谈心,分析他父亲当前的心态,坚定她学习的目标,不要被父亲的一时气话给击倒等等一些话语。学生听完了我的话之后,又因回家知道父亲的后悔后,回到校赶快跑来向我说:一切都好了,一切都更好了。看到她那信心的笑容,我也为这学生感到高兴。我深深的感悟到:学生失去信心和勇气并不可怕,怕的是老师对学生失去信心。只要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就能够在学生的心里点燃起信心和勇气,并发出无穷的力量。我坚信,皮格马利翁能用真情使石头变成少女,我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我的学生们。
  四、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 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站的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步,作为高科技产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正逐步融入课堂教学。它的优势突出表现在能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浅显易懂;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而人机间的交互使信息的交流、反馈更及时,能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激励教学动机,矫正教学程序,检
期刊
高三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利用整合理念进行高三的有效教学是一种重要途径。整合也叫综合,是把不同见解、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将整合理念应用于高三化学教学中就是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一、有效上课——
期刊
一、激发诱导作文兴趣  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直观的心理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教师首先要方法新,把学生兴趣集中在欢乐情景中、玩耍中、游戏活动中、直观中,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诱导学生的作文兴趣,最常用的方法有:  1.根据学生爱受表扬的特点,充分肯定学生优点,多给学生鼓励、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写作文前,有意带学生多参观、游玩,精心安排一些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真正地感到
期刊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重视课堂教学,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社会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则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学方法上强调要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教学要求中的“运用”层次,全部改为“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运用,在活动中感悟。这
期刊
【摘要】 如何让学生愉悦地出现在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就是信息技术课堂的魅力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信息技术;魅力课堂;激情    信息技术课以它新奇、快捷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但学生“贪玩”的天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往往“不务正业”,专注于玩游戏或沉迷于网络聊天等等,一节课下来,一无所获。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所有获呢?高
期刊
双赢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共同发展的课堂,是师生情感和生命价值升华的过程。在构建思想品德双赢课堂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兴趣贯穿课堂始终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
期刊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我们对于新课程的认识也逐渐由最初的迷茫、无措而在实践中逐渐清晰、丰满起来。之所以要对小学品德教学进行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因为多年来我们的品德教育工作虽然备受重视,各级教育部门也花了大力气,但是德育的实效性一直不太理想。因此,这一次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加强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呢?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中详细地阐述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即基础音乐教育 “育人”而不是“育才”,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帮助学生发现、欣赏、创造和表现美,从而大面积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铜山县作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在音乐教育课改中做了多年的的探索和尝试后,总结得出:以“培训为支点,以科研促发展”是推进农村音乐教育勃
期刊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处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到我国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原则”,因此,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   当今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其主要的管理内容一是个体,二是集体。虽然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但是,形成集体之后,身处其中的个体与集体之外的个体会有许多不同。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说要改变一个人,首先得让他接受你,他接受你了,你的教诲他才可能听的进去,他才可能在你的影响下发生改变。青少年学生思想不成熟,情绪也不稳定,在理智与情感的较量中他们常常屈服于情感。所以,我认为对班级的管理应从对个体的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