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警惕误食毒蘑菇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秋两季气温高,雨量多,是蘑菇收获的季节,也是误食毒蘑菇的高发季节。野生毒蘑菇被人采食后,往往会造成中毒甚至死亡,主要是毒蘑菇和无毒蘑菇不易识别所致。
  我国的蘑菇种类达四百余种,大部分是可食用的,其中无毒的300多种,但也有100多种蘑菇含有毒素。由于无毒和有毒种类混杂,形态相似,一般难分区别。

  对于识別毒蘑菇和可食蘑菇有以下几种方法,诸如:毒蘑菇多有各种色泽,而且美丽,无毒蘑菇则多呈白色或茶褐色。菌盖上有肉瘤,菌柄上有菌环和菌托的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蘑菇采集后易变色,无毒蘑菇则不易变色。毒蘑菇多生长在肮脏潮湿、有机质丰富的地方,无毒蘑菇则多生长于较干净的地方。毒蘑菇大都柔软多汁,无毒蘑菇则较致密脆弱。毒蘑菇的汁液浑浊似牛奶,无毒蘑菇则清澄如水。毒蘑菇的味道多辛酸苦辣,无毒蘑菇则很鲜美。煮蘑菇时,可放灯芯草同煮,煮熟后,如灯芯草变成青绿色,证明有毒,如果是黄色则无毒。煮蘑菇时,毒蘑菇能使银器具变黑,如果加进牛奶,牛奶马上凝固,放进葱,葱会变成蓝色或褐色。
  值得注意的是,区分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不光需要以上知识,还必须根据实际经验。没有经验的人最好先认识一些毒性较大且易发现的毒蘑菇,记住其特征,如果见到别的蘑菇也有这些特征就不要采食,避免误食毒蘑菇。
  毒蘑菇品种不同,所含毒素不同,中毒后病人的症状也不同。按照临床表现,主要分为4种类型:胃肠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毒型、肝肾损害型。其中残废率最高的是肝肾损害型,死亡率高达90%。误食有毒的蘑菇后经过半个小时至24小时的潜伏期后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随后进入无明显症状的假愈期。轻中度的病人由此可进入恢复期,而严重病人则进入肝肾损害期,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水肿、少尿,甚至呼吸衰竭、心率衰竭而死亡。由于早期是胃肠炎症状,又有假愈期,往往易被误诊。
其他文献
公司企业和消费者,都想能够更方便、更及时地,从越来越复杂的互联设备及网络,获取个性化的信息及服务。正是这种需求,驱动了我们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访问个人及财务信息的在线设备增加,虚拟及多云环境蔓延,以及万物互联的膨胀———从车辆、家居、办公及工业中的IoT设备军团和关键基础设施,到智慧城市的兴起,共同为网络罪犯创建了新的破坏机会。想要获得成功的公司,不仅仅需要领先消费者和雇员一步,还得走在想要利用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