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光损伤角膜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来源 :眼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x200901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波长紫外线照射所致兔角膜光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分别用265nm和300nm紫外线照射8只白色家兔角膜,分别在24h和76h后取角膜进行光镜、透射电镜检查和应用TUNEL技术进行DNA断端标记.结果265nm紫外线照射24h和76h后,TUNEL阳性染色仅见于上皮细胞层,300nm照射24h后,TUNEL阳性染色见于上皮细胞和基质层角膜细胞,透射电镜也证实了典型的凋亡现象,表现为细胞皱缩,染色质浓缩成团块,聚集于核膜,凋亡小体形成.未发现明显的炎性反应.结论细胞凋亡是紫外线照射后角膜细胞死亡的发生机制.300nm比265nm紫外线照射引起更广泛角膜基质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非粘液瘤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评估几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主要优势及局限性。方法:搜集1979年1月至2004年3月来有完整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证实的
目的研究甲钴胺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并比较2种甲钴胺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试验和参比甲钴胺片剂1500μg后,用微粒子捕捉酶
目的:构建我室保存的一株西尼罗病毒引进毒株(CH-01)基因组全长cDNA的亚克隆,为进一步构建该毒株的感染性全长cDNA克隆奠定基础.方法:根据CH-01病毒株基因组序列中含有的特异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ICH模型.观察ICH大鼠术前及术后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
目的探讨全静脉营养混合液(TNA)配制流程的干预对配制时间和配制质量的影响.方法将TNA的配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的12组131份TNA采用传统方法配制,对干预组的12组1
目的在高龄或同时存在不能耐受常规预处理方案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采用一种低强度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12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慢
电缆绞车是为配套潜水射流喷冲式挖沟机的配套设备,潜水射流喷冲式挖沟机为海底作业设备,电缆绞车安装在船舶甲板为其提供动力,由挖沟机完成海底挖沟等业,因今年我国国内海上油气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不同时间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脑皮质、海马及脑干的表达规律,进一步阐明脑损伤后继发性轴索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参照Marmarou的方法复制大
目的了解α-干扰素(IFN-α)、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苦参素和联合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
目的研究谷氨酸在大鼠冲击伤复合缺氧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健康Wistar大鼠5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G,6只)、单纯冲击伤组(BG,24只)、冲击伤复合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