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管理对策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98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不仅是提高其利用率的有益举措,又是实现建设用地利用的节约化和优化配置的集约化。尤其是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如何处理土地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时遇到的矛盾,已成为新时期背景下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主要就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关键词: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管理对策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的利用,始终以节约化和集约化的思想作为用地理念,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 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的利用
  1.1规划先行,有效利用
  发展是前提,科学发展的前提就是规划,所以必须做到规划先行,才能更好地促进土地利用水平的提升和土地价值的提高,同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必经之路。所以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只有对建设用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统筹,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具有超强的意识进行科学的规划,将保护耕地作为根本,致力于村容镇貌的保护,对乡镇和农村的用地做好提前规范,在满足乡镇建设和村庄发展的同时,还要确保耕地的总数量和质量,从而确保乡镇建设、土地利用和工业布局的优化统筹安排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规划,确保土地利用与整体计划衔接的有机性。
  12规划管理,落实责任
  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而言,在选址过程中,应始终结合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城镇、乡镇、村庄规划,并确保建筑物的建设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实施,农民在建房过程中,应引导其尽可能地将土地整理和旧村改造相结合,确保村内的空闲地和原有的宅基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尽可能地不占用农用地。与此同时,在规划管理的基础上还应确保根底保护责任得到有效的落实,尤其是确保县级、乡镇和农村的三级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并对各自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新增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方面制定计划指标,并对其负总责[2]。
  2.以节约化和集约化的思想作为用地理念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始终以节约化和集约化的理念作为建设用地的核心,致力于传统粗放用地模式的转变,尤其是应走出“地大物博”的误区,充分意识到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实情,我国的耕地面积不足世界耕地面积的7%,但是我国的人口为世界人口的22%,所以加强对建设用地的控制,抑制新增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和规模,对现存的建设用地积极盘活,对城乡用地结构布局进行不断的优化,对城乡建设用地的扩展边界进行严格的划定,对无序扩张的建设用地必须控制,从而确保土地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确保利用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对建设用地空间进行因地制宜的拓展,促进建设用地的产出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才能更好地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因而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应始终结合两化互动思想,对城乡进行统筹,对城乡的土地利用做好长远的规划,并对现有的土地使用加强规划和发展,切实做好各种基础设施规划上的衔接,并结合可利用土地资源的现状下,对土地利用方案进行不断的完善;特别是重大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应优先保障,才能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化和提升。应切实加强新增建设用地供应的控制,对建设用地的总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切实加大对其的管理,提升用地准入要求,在用地标准、投资强烈和容积率实行量化制度,制定量化标准,切实加大力度审查供地环节的用地面积和用地项目,以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支持的对象,并结合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尤其是在保障三農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民生工程,此外,及时的流转农村宅基地,引导农居靠拢中心城镇和乡村,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盘活存量土地,确保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和最大化的利用[2]。
  3.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升
  一是加强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宣教,确保科学发展观得到及时的落实,合理拿捏经济发展和资源消耗以及生态和谐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之间的关系,将合理用地的观念与国家政策进行有机结合,切实加强用地政策的宣教,引导社会全员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土地利用方向的转变和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发展质量的社会实践中来,并致力于传统用地观念的转变,才能更好地将用地观念提高到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上来。并在此基础上确保节约化和集约化的用地措施得到及时高效的落实,对城乡工业用地而言,应以高容积率和高密度为原则,尽快制定和完善工业、物流等用地的建设标准,适当的将其容积率提高,但是应加强绿地率的控制,对在设施配套的同时还应集中布局,确保产业结构与土地使用的调整得到有机的结合。
  二是加强对土地的监测,着力实现科学化的管理土地,这就需要尽快建立健全土地信息管理制度动态的检测土地,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土地,及时地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切实加强INTERT、GPS、GIS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建立土地资源利用在线检测系统,对土地的利用情况及时的掌握和了解,从而为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是加强农用地结构调整和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的引导。鼓励利用非耕地和在不改变耕地种植业用途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确保不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面积。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和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进行。稳步推进土地整理。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加大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稳妥推进迁村并点和空心村治理。实施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土地整理资金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倾斜[3]。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管理对策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者,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我国的实情,切实加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管理,着力开展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管理,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效率的同时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丽鸿.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J].山西建筑,2014,03:34-36.
  [2]何静.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14,02:28-36.
  [3]陈贵宾.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思考[J].侨园,2014,05:56-58.
其他文献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内蒙古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积极探索实践,采取了一系列
摘 要:音乐具有陶冶人情操,发散人思维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精神意境,对于人思维的发展和健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对音乐教育的认识要全面深刻。音乐的影响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形式,人们只有从认知上才能够了解音乐。就音乐教育的音乐意识培养与思维能力促进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意识;思维能力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其能够
存储过程是Oracle9i应用程序中广泛使用的服务器端程序.Oracle9i中可以使用PL/SQL语言和JAVA语言来建立存储过程.本文介绍了这两类存储过程的建立方法,特别用详细的示例介绍
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一种企业理财活动,它为企业因节税而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企业应当正视风险的存在,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范风险,最终达到纳税筹
文章将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控制相关的概念进行阐述,如质量、工程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等等。笔者通过阅读国内和国外与建筑工程管理和控制相关的文献,并且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
当前,我国城市中的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对于园林苗木的具体数量以及质量有了较高的要求,在栽植苗木时需要注意技术要求,确保栽植的正确技术,提升其成活率,对城市中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目的 了解分别在公立医院和私人诊所进行冠桥修复治疗的患者对修复体选择以及满意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方法 选择187例在公立医院或者私人诊所进行冠桥修复治疗的患者为研
针对电能量远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信息量大、数据类型多、需面向不同用户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的″综合开放″的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