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影像探查的深部裂隙岩体储水分布探测研究

来源 :中国测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lee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现有探测技术未考虑深部裂隙渗透系数,储水分布运动状况分析不清晰,导致探测精准度下降,因此,提出基于虚拟影像探查的深部裂隙岩体储水分布探测方法.计算单个深部裂隙单元等效渗透系数张量,结合三维随机裂隙岩体网络影像下岩体储水分布随机性有限元,实现虚拟三维深部裂隙网络的岩体储水和随机运动相关分析.实验显示,倾角、迹长不断增加下,渗透系数也呈逐渐增大趋势;在裂隙深度不断增加下,渗透系数呈减小趋势;当裂隙为非贯通,则隙宽对渗透系数产生的影响比较小,裂隙贯通,隙宽增加时,渗透系数呈显著性增加趋势.剖面等势线整体演进方向较为趋向裂隙发育倾向,局部渗流形态变化较大,等势线分布较杂乱且粗糙,且自由面等势线分布规律性较差,与实测结果相符.
其他文献
为安慰针刺研究设计合理的辅助装置,使双盲安慰对照成为可能.此新型辅助针刺装置包括外观完全一致的真针刺装置与安慰针刺装置,两者均由半球形底座与伸缩管构成,通过伸缩管在底座槽口内的转动,实现在15°~165°范围内调整进针角度,通过伸缩管的水平转动和垂直滑动可进行捻转和提插手法的操作;底座内部设置有硅胶针垫,能够模拟进针时皮肤、肌肉所产生的阻滞感;底座底部附有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固定性.该辅助装置适用于人体多个部位,可有效降低盲底泄露的风险.
该文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斜裂纹与激光超声表面波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建立斜裂纹与激光超声作用的二维仿真模型,分析裂纹处透射波声场的频谱特征;并对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宽度的斜裂纹进行仿真计算,实现采用透射系数对斜裂纹几何参数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超声表面波透射系数随斜裂纹深度呈线性变化,深度越大,透射系数越小,且这种变化与倾斜角度无关.同时,当斜裂纹深度大于0.5?mm且倾斜角度在45°~90°和90°~135°范围内,此时透射系数与倾斜角度呈线性关系.此外,透射系数随着裂纹宽度的增大
为模拟皮质骨切削的温度传递过程,需要可靠的导热系数参数.该文阐述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牛皮质骨导热系数的原理及实验方法.该方法针对牛皮质骨在垂直、交叉、平行三个正交方向的导热系数进行测量,并研究其对皮质骨导热系数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及组织水分为主的骨材料性能等条件相对确定的前提下,皮质骨的平行方向导热系数测量平均值为0.6286?W/(m?K),交叉方向导热系数测量平均值为0.6288?W/(m?K),垂直方向导热系数测量平均值为0.7257?W/(m?K);皮质骨导热系数在交叉方向与
目的:利用常规MRI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建立多参数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脑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前常规MRI及DKI资料,DKI经后处理得到平均峰度(MK)参数图.将DICOM格式图像上传至放射组学云平台,手动勾画肿瘤ROI,进行特征提取及筛选.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脑胶质瘤分级预测模型,以5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绘制ROC曲线,在约登指数最大时作为最佳截止值,得到预测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计算AUC以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每个MRI序列分别提取14
目的:探讨非增强CT(NCCT)纹理参数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行NCCT、DWI,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3例,分为无出血组60例和出血转化组23例.在ADC图上手动勾画ROI,并复制至处理后的NCCT图像上,提取纹理参数.采用Fisher、最小分类误差联合最小平均系数(POE+ACC)、交互信息测度法(MI)和MI+PA+F方法实现降维筛选,绘制ROC曲线获得最强纹理参数.另用B11模块原始分析(RDA)、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分析(LDA)和非线性分
为解决反射率测量仪检测定日镜镜面反射率时接触式检测带来的破坏镜面和污染检测设备的问题,使用CCD传感器作为检测设备进行非接触式检测,并在隔绝外界光照影响的暗箱内,以LED作为光源,研究光照强度对CCD检测定日镜镜面积尘密度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与现有应用成熟的反射率测量仪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CD传感器检测定日镜积尘密度的方法可以明确区分不同积尘密度的定日镜,当灰尘粒径为10?μm时,镜面积尘密度的有效检测范围在0~6?g/m2,对应的镜面反射率范围在74%~93%;并且在照度固定的前提下,镜面反射
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及裂隙演化规律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某矿为试验矿井,采用分段注水、钻孔电视对覆岩破坏高度进行探测,对裂隙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并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裂隙及应力演化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后冒落带破坏垂直高度为29.8~34.3?m,裂隙带破坏垂直高度为83.8~88.2?m;回采前覆岩裂隙以低角度、小宽度为主,裂隙数量发育程度低,随着工作面的回采覆岩裂隙数量明显增加,增加的裂隙以低角度、中宽度为主;覆岩的整个运动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发育过程;应力呈现增加—减小
目的:基于静息态fMRI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探讨头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梗死潜在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方法:筛选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共576例,最终纳入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头针组9例、rTMS组13例、头针联合rTMS组12例,3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2周的头针、rTMS及头针联合rTMS干预.干预前后行静息态fMRI扫描.统计VMHC在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经Alphasim校正显示,头针组双侧背外侧额上回、额中回、辅助运动区、颞中回、颞下回、角回
目的:探讨肾旁后间隙(pPRS)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pPRS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影像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16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左侧10例,右侧6例;原发性病变8例,继发性8例;CT/MRI可显示病变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pPRS占位性病变少见,根据病变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准确定位诊断,部分病变可作出定性诊断.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西洋参中15种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的方法,并测定山东、吉林、美国和加拿大4个产地38批次西洋参中15种稀土元素,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5种稀土元素在0.5~50?μg/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良好,加标回收为92.9%~105.9%,精密度RSD为3.5%~6.6%,检出限为0.028~1.8?μg/kg,人参生物成分标准物质(GBW?10027)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