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谷X东方艺术大家:去经验个体在差异化体验下的“第三标准”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p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身体的标准”,可能就会自动引伸出“标准的身体”,而在其中,排斥教条的“非标准”探索也从未停止过,艺术家们在对身体无尽的解构与开发中,使那些本已索然无味的“行尸走肉”也一步步变成了一具具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可口躯壳”。
  然而,对标准的盲目反叛也许看起来只是“打倒皇帝当皇帝”的标新立异,在被有同样野心的观众饕餮消费后,却并不能留下太多回味。于是,智慧的“改良”动机在此成了优于“推倒重来”的解决方案。
  在郑国谷看似荒诞的作品构成中,细究下却发现其实不会有太多超出常人逻辑和理解能力的东西,只是它们在不分主角配角、中心边缘,甚至是意义本身都难以界定的画面中,每个个体都完成了尽可能的放大而变得“耀眼”,特别是在早前的摄影作品中,其中的人像无休说是真人,但是由毫无修饰的“摆拍”下带来的却是比画中人还“假”的效果,而这一切却是由摄影来完成的。不同的是,对于超现实的与现实的态度,艺术家选择了不偏不倚,虽然它们同置一处,却在抽空处理中变成了“本真”的表演,成了在“可能”中寻找“不可能”、在“成功”中寻找“失败”。
  而在这样“老老实实”的“轮廓”里,多少会让人觉得在“身体的标准”这样严肃话题下感到“踏实放心”—事实上在稳妥之余也多有“预料之外”的惊喜收获。比如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通过摄影的还原,再次呈现的不是默契的戏剧或精致的巧夺天工,而是一种令人过目不忘的“拙劣的陌生”,或许,在其善于直接采用生活元素、无加“粉饰”作为创作材料的习惯下,艺术家在自有体系上也保持着外在形式上的稳定,这也正是郑国谷对于身体标准的判断坚持。
  在《脑神经线》系列,虽然是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的大脑,但在相同方案的并置中,艺术家则给出了一些有较高识别度符号的个体化解读方式;位居身体中至高点的大脑,其各种科普范本可能已经令人厌烦,艺术家让身体的“奥秘”样本与在人类社会中具有较高智慧的人结合,诠释在智能考量下的非常规视角,而对脑的解读,对神经这样既敏感脆弱又同时千变万化拥有巨大可能的展示,则极大程度的体现了身体在固有经验遮蔽下人们未曾见过的一面。
  与《脑神经线》系列不同,作品《我的老师》和《我的新娘》不仅是极其具象的身体呈现。
  其中人物的行为也完全。
  不过,将两张作品并置而看,则会发现一些峰回路转。作品用“超现实”手法将常见的图示颠覆、破坏,并随之重组。对“标准”的专制与无力同处一个纬度的控诉也显得“无处遁形”。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复制下,经验之中的“作品”已被置入无据可循的荒诞中。
其他文献
立足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从“情境教学理念”“生活教学理念”以及“趣味教学理念”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总量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在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理论界已经积累了大量文献。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聚焦核心素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成长十分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开放性特征.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引导学生在亲历、参与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