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语言知识、向学生介绍异域文化知识,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是大学教师的任务。这种想法直接导致了学生文化知识的匮乏和交际能力的薄弱。
一、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存在语法正确率高、语音语调准确,但经常犯文化知识性错误的现象。如在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中,学生总会问一些“Have you had your lunch?”“Where are you going?”等在说英语国家被认为是隐私或不礼貌的问题。虽然很多外国友人已经懂得某些汉语式的英文表达,并采取了宽容的文化态度,但教师必须增进学生对说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领悟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意识。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贯穿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有步骤、有目的地融入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现行的中学英语教科书是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极好材料,大多数版本的教科书都有意识地安排了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只要结合教材,挖掘关于文化差异的内容,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就能同时兼顾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说英语国家的概况时,教师可以增加有关这些国家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内容,并与我国的情况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汉两种语言。如在讲授人教版英语必修一Unit 2“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可以大概介绍英语的发展历史,帮助学生了解British English和American English的异同,还可以进一步介绍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英语。
2.模拟外国人的现实生活
在学习英美文化时,教师应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而不能只是把文化看作艺术、历史、地理等的综合体,否则会影响语言教学的效果。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可能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所以课外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唱英语歌曲、表演小品、演讲和配音等活动,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播放教学录像,如“走遍美国”“新概念英语”“疯狂英语”等,使英语教学达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必修二Unit5“Music”时,教师可以播放以摇滚、乡村、爵士为主题的演唱会或相关电影,让学生感受说英语国家在音乐欣赏方面的特点,感受他们的人文气息,也可以播放经典中国民歌,引导学生比较国外音乐与中国民歌的异同,领略不同的文化风情,使学生以更宽广的胸怀包容文化差异,从而增强自豪感。
3.通过测试导入文化意识
测试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语法教学一直被广大师生认为是最枯燥的部分,但如果教师能把跨文化教育融入语法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还可以使教学充满文化趣味,富有成效。如“My knife and fork is made of silver”这句话,教师可以把“is”空出来,以填空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这句话的判断能力。表面上看,这句话的主语是由两部分组成,谓语应该是复数形式,但正确答案却是“is”,这就与学生的认知产生了矛盾,为教师创造了介绍文化差异的良好机会。西方人的餐饮礼仪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双手齐用,所以刀和叉被看作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谓语动词要用“is”了。把文化教育渗透到语言教育里,远比单纯地讲解语言知识和要求学生记忆单词有效得多。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教师必须在教学语言的同时讲授文化知识,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教师也不能放松对本国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差异,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将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充分肯定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宽容、更积极地对待和处理外国文化,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钢中学高中部)
一、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存在语法正确率高、语音语调准确,但经常犯文化知识性错误的现象。如在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中,学生总会问一些“Have you had your lunch?”“Where are you going?”等在说英语国家被认为是隐私或不礼貌的问题。虽然很多外国友人已经懂得某些汉语式的英文表达,并采取了宽容的文化态度,但教师必须增进学生对说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领悟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意识。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贯穿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有步骤、有目的地融入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现行的中学英语教科书是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极好材料,大多数版本的教科书都有意识地安排了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只要结合教材,挖掘关于文化差异的内容,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就能同时兼顾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说英语国家的概况时,教师可以增加有关这些国家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内容,并与我国的情况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汉两种语言。如在讲授人教版英语必修一Unit 2“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可以大概介绍英语的发展历史,帮助学生了解British English和American English的异同,还可以进一步介绍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英语。
2.模拟外国人的现实生活
在学习英美文化时,教师应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而不能只是把文化看作艺术、历史、地理等的综合体,否则会影响语言教学的效果。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可能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所以课外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唱英语歌曲、表演小品、演讲和配音等活动,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播放教学录像,如“走遍美国”“新概念英语”“疯狂英语”等,使英语教学达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必修二Unit5“Music”时,教师可以播放以摇滚、乡村、爵士为主题的演唱会或相关电影,让学生感受说英语国家在音乐欣赏方面的特点,感受他们的人文气息,也可以播放经典中国民歌,引导学生比较国外音乐与中国民歌的异同,领略不同的文化风情,使学生以更宽广的胸怀包容文化差异,从而增强自豪感。
3.通过测试导入文化意识
测试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语法教学一直被广大师生认为是最枯燥的部分,但如果教师能把跨文化教育融入语法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还可以使教学充满文化趣味,富有成效。如“My knife and fork is made of silver”这句话,教师可以把“is”空出来,以填空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这句话的判断能力。表面上看,这句话的主语是由两部分组成,谓语应该是复数形式,但正确答案却是“is”,这就与学生的认知产生了矛盾,为教师创造了介绍文化差异的良好机会。西方人的餐饮礼仪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双手齐用,所以刀和叉被看作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谓语动词要用“is”了。把文化教育渗透到语言教育里,远比单纯地讲解语言知识和要求学生记忆单词有效得多。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教师必须在教学语言的同时讲授文化知识,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教师也不能放松对本国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差异,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将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充分肯定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宽容、更积极地对待和处理外国文化,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钢中学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