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语言中见文化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语言知识、向学生介绍异域文化知识,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是大学教师的任务。这种想法直接导致了学生文化知识的匮乏和交际能力的薄弱。
  一、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存在语法正确率高、语音语调准确,但经常犯文化知识性错误的现象。如在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中,学生总会问一些“Have you had your lunch?”“Where are you going?”等在说英语国家被认为是隐私或不礼貌的问题。虽然很多外国友人已经懂得某些汉语式的英文表达,并采取了宽容的文化态度,但教师必须增进学生对说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领悟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意识。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贯穿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有步骤、有目的地融入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现行的中学英语教科书是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极好材料,大多数版本的教科书都有意识地安排了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只要结合教材,挖掘关于文化差异的内容,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就能同时兼顾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说英语国家的概况时,教师可以增加有关这些国家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内容,并与我国的情况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汉两种语言。如在讲授人教版英语必修一Unit 2“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可以大概介绍英语的发展历史,帮助学生了解British English和American English的异同,还可以进一步介绍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英语。
  2.模拟外国人的现实生活
  在学习英美文化时,教师应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而不能只是把文化看作艺术、历史、地理等的综合体,否则会影响语言教学的效果。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可能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所以课外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唱英语歌曲、表演小品、演讲和配音等活动,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播放教学录像,如“走遍美国”“新概念英语”“疯狂英语”等,使英语教学达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英语必修二Unit5“Music”时,教师可以播放以摇滚、乡村、爵士为主题的演唱会或相关电影,让学生感受说英语国家在音乐欣赏方面的特点,感受他们的人文气息,也可以播放经典中国民歌,引导学生比较国外音乐与中国民歌的异同,领略不同的文化风情,使学生以更宽广的胸怀包容文化差异,从而增强自豪感。
  3.通过测试导入文化意识
  测试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语法教学一直被广大师生认为是最枯燥的部分,但如果教师能把跨文化教育融入语法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还可以使教学充满文化趣味,富有成效。如“My knife and fork is made of silver”这句话,教师可以把“is”空出来,以填空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这句话的判断能力。表面上看,这句话的主语是由两部分组成,谓语应该是复数形式,但正确答案却是“is”,这就与学生的认知产生了矛盾,为教师创造了介绍文化差异的良好机会。西方人的餐饮礼仪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双手齐用,所以刀和叉被看作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谓语动词要用“is”了。把文化教育渗透到语言教育里,远比单纯地讲解语言知识和要求学生记忆单词有效得多。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教师必须在教学语言的同时讲授文化知识,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教师也不能放松对本国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跨文化差异,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将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充分肯定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宽容、更积极地对待和处理外国文化,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钢中学高中部)
其他文献
舞蹈是凭借人体动作抒发情感的一门表演艺术,幼儿舞蹈教育则是培养幼儿美好情感的艺术活动,它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学习音乐的起点,是人的体态活动。”幼儿期是人身心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能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还能陶冶幼儿的情操。  一、舞蹈能促进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幼儿借助身体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善“教”,还要善“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几种策略。  一、教会学生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等特点,教师首先要教学生“四会”,即会听、会看、会
摘要:节约型卫浴产品的设计提倡从循环经济模式的角度实现资源节约,既体现了对企业、消费者、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又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使用环境,为实现节约型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先分析了卫浴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从产品技术研发、材料选择、设计理念、循环体系四方面谈了生产节约型卫浴产品的改进措施,旨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约型 卫浴产品 设计 背景 措施  2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已成为教师的使命。探究性试验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而有效的活动,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探究性试验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使他们的思想水平、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和谐而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探究性试验 生物课堂  一、问题探究的基本程式  在探究性教学活动基本程式中,“提出问题或选择课题”
摘要:爱是一种创造力,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对自身及其生存世界的一种普遍关怀和相应行为。爱表现为给予、了解、关心、尊重以及责任等。教育的真谛就是教师用爱去引导、创造和教育学生。  关键词:爱 教育  一、爱的创造  1.爱是什么  爱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人们对爱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心理、宗教等众多领域,很多人都在思考、探索爱,试图探寻爱的真谛,概括爱的定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开展阅读活动,是班级发展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生态阅读”是指一种自然的、美的、可持续发展的阅读状态,它有别于简单、搞笑、无聊的阅读,强调回到以纸质阅读和经典阅读为主的状态。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一、推荐阅读,确保阅读质量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籍浩如烟海,如果不加选择地阅读,那阅读效果一定不理想。对
摘要:实行校企合作,是加强工学结合、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模式,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文在分析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校企合作的对策,以保证校企合作实现“双赢”,促进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实行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让职业院校与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活动和语言实践,即语文教学要与课内外结合,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既要传授文化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突显语文教学的特点。本文针对怎样才能使语文教育体现姓“语”的特点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 教育观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注重语文活动和语言实践,体现语文姓“语”的特点,即交际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无处不语文”“无事不
摘要:本文采用观察法和调查法,分析了高职生篮球裁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高水平高职生裁判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生 篮球裁判 问题 培养方略  篮球裁判工作是开展高职篮球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高职生篮球裁判水平低,这不仅会影响高职篮球比赛的精彩程度,还会限制高职生篮球运动水平的发挥。因此,培养高水平的高职生篮球裁判,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高职生篮球裁判存在的问题  1.缺
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引导学生研讨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品味语言的无穷魅力,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享受语言的魅力,使语文课返璞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一、读中品味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理解文本内容的思想感情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对“语文本色”地品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