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团队:驶向深海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j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奖理由
  继2010年创下3759米的下潜深度纪录后,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2011年7月再次突破,它搭载三名潜航员,实现5000米级海试,这标志着中国的载人潜水器有能力到达全球70%的海洋深处进行科学勘察。与上九天揽月的“天宫一号”相对应,下九洋潜水的“蛟龙号”,昭示着中国人和平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和权益。以总设计师徐芑南教授为首的蛟龙团队的努力,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更多的光明、温暖和动力。
  简介:在国家海洋局的组织领导下,中国大洋协会具体负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的组织实施,会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702所、第701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声学所等约100家国内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经过多年努力,这个团队完成了载人潜水器本体研制,水面支持系统研制和试验母船改造和潜航员的选拔、培训,为成功开展海上试验创造了条件。
  言论:“当时我作出这样一个决定,实际上是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但我们很幸运,下潜很顺利,并且就是在这一次,达到了5188米的深度。”
  
  北京时间2011年7月28日凌晨2时许,鲜红色的“蛟龙号”渐渐没入东北太平洋水面,开始它的第42次下潜。1万公里之外的北京长安街,海洋局大楼里的视频会议室灯火通明,满头银发的徐芑南紧紧盯着屏幕,关注着潜航员唐嘉陵的一举一动。
  由于身体条件不允许,75岁的徐芑南已经不能出海了。但令他稍感安慰的是,由他这个“30后”一手主持设计的“蛟龙号”,在80后潜航员的操纵下,正稳稳地向着更深的海底进发。
  5188米!第二天早晨9点零7分,唐嘉陵一脸兴奋,他们亲自驾驶的“蛟龙号”刷新了中国深海载人潜器的下潜新纪录!
  
  从“70后”到80后
  “蛟龙号”潜水器从设计到制造、海试,前后涉及100多个单位,其中,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02所、第701所、中科院声学所和沈阳自动化所、海洋局北海分局、南海分局等单位承担了主要的研发与海试工作。702所研究员徐芑南是“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专项的总设计师。
  如果没有“蛟龙号”,徐芑南应该早与老伴方之芬长居美国,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了。2001年1月21日,同为702所退休研究员的方之芬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那天下午,正在旧金山儿子家中的老伴,接到了一个越洋电话。电话里,中国工程院院士、原702所所长吴有生告诉徐芑南,几天前,中国工程院组织了深海载人运载器的院士及综合部门领导的座谈会,“会议开得很成功,项目马上就要立项了!”他们想来想去,还是想请已退休五年的徐芑南担任项目的总设计师。
  “他是深潜器总师的最合适人选。”几乎所有的同行都这样认为。潜水器根据是否载人,分为无人、载人潜水器;根据与母船的联系方式,分为有缆和无缆潜水器。几乎所有种类的潜水器,徐芑南都做过。在1980年代,他曾先后担任了5项载人和无人水下潜水器的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有丰富的设计经验。
  但方之芬不同意老伴回去,因为他一身的病:心脏病、高血压、偏头痛,一只眼睛仅存光感。要承担这么大的项目,健康人恐怕都难以吃得消,更何况一个年逾六旬、疾病缠身的老人。
  徐芑南说,“如果不让我做潜水器,我会更难受。”讨论再三,方之芬只得依了老伴,和他一起回国,并也加入到“蛟龙号”的团队中去。按国家863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项目专家组成员的年龄有一定限制。但当徐芑南挑起总师这个担子时已经66岁,已属破例。
  请徐芑南重新出山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缺人。徐芑南回忆说,当时,702所的水下工程师正处于人才青黄不接的“断档期”,极缺40-50岁年富力强的人才。
  但“蛟龙号”的分系统有12个,每个都需要主任设计师。由于国外技术封锁,“蛟龙号”从最初设计到最终海试,都得自己做。 所有这些,都需要一支团队来完成,而不是靠几个人的单打独斗。徐芑南就和第一副总设计师、702所副所长崔维成商量,将几位已经退休的老研究员请了回来,并加紧培养年轻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刚开始时,崔维成是702所所长,但随着项目的深入,他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为了“专情”于“蛟龙号”,他主动向所里提出,改任副所长一职。
  被人称作“深海的哥”的叶聪,2001年大学毕业进入702所,就加入到深潜器研发团队。如今他已成长为一名总体主任设计师,并多次驾驶“蛟龙号”潜入海底。“蛟龙号”每个设计阶段的潜水器总图,均出自他之手。
  除了科研人员的参与,“蛟龙号”的建设团队,还有技术工人的身影。每次海试,徐芑南都会把工人师傅请到船上,跟技术专家们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有次蓄电池银粉泄漏,技术人员找不到清理的办法,是一位老工人想出了用面团粘的办法才解决了难题,保证了海试的顺利完成。
  如今的“蛟龙号”核心团队,除了当初徐芑南他们这一批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以外,更多的是像叶聪这样正当年的技术骨干,而1984年出生的唐嘉陵则是整个团队年龄最小的成员。
  
  从1000米到5000米
  徐芑南大学时学的是船舶,而“蛟龙号”的项目负责人、大洋办副主任刘峰以前则在大学里教授矿山机械。一个在水面上,一个是陆地上,都与水下毫无关系,蛟龙团队这两位核心人物的经历,正是中国深潜事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从零做起。
  2009年,1000米;2010年,3000米;2011年,5000米。在“蛟龙号”下海以前,中国潜水器下潜的最深纪录只有600米,“蛟龙号”一出海,就一次次地刷新了中国载人潜器的下潜纪录。
  现在回过头来看,刘峰说,在三次海试中,下潜1000米依然是最难的。而1000米又分为三步才实现:50米、300米和1000米。这里面,50米又是最难的。“从原先的600米下潜到1000米,技术规范不一样,也没有经验可借鉴,什么样的海况可以下?什么样的情况必须终止?以什么速度下潜?我们完全是一张白纸。”
  在海试之前,团队曾在水池里对“蛟龙号”进行过测试,但水池的水下环境与海洋仍有很大不同,一些系统,不真正下到海里就没办法测试。徐芑南说,“我们搞潜水器的有句俗话,‘是骡子是马,要到海底下试试才知道’。”
  这一试,果然有问题。在下潜50米时,潜水器的水声通讯有故障,无法与母船取得联系。潜水器没有缆绳连着,水声通讯不通,就相当于失踪。此时,徐芑南也在船上。尽管刘峰等人都劝他不要出海,可他还是带着一个满满装着药品的药箱,和大家一起在海上呆了一个多月。
  问题出现后,徐芑南安慰大家不要着急,因为这并未出乎他的意料。他们在海上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每天下潜、测试,反复调试。最终发现,由于50米深处的海洋噪声本来就大,而系统本身也调的不好,才造成这一问题。“问题一解决,大家都很高兴,士气立马就上来了,我们的团队也得到了锻炼。”徐芑南回忆说。
  50米下潜花了最长的时间,到后面就越来越顺利。仅仅一年前,人们还在为3759米激动,今年7月28日,蛟龙号已创造5188米的新纪录,令人们开始向往更深的大洋深处。
  今年的下潜对于“蛟龙号”团队来说,是全新的考验。刘峰说,这是“蛟龙号”第一次前往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进行下潜,航行距离单程就有1万公里,中途不靠港,海试持续49天。“船上的叶菜只能保证两个星期,到后来顿顿都是萝卜土豆。”实际上,对于从事大洋科考的人来说,这样的苦已是家常便饭。
  但偏巧天公不作美。往年的七八月份,都是东北太平洋天气最好的时候,浪小风轻,但今年反常,在整整49天的海试里,只有4天的天气适合下潜,而这4天中,团队本身有时又没有来得及做好调试。
  在远离大陆的海上航行,潜器迟迟不能下水,水和油都快耗尽,人也容易变得焦躁不安。根据技术规范,潜器只有在风力小于4级的时候才能下水。但天气一直没有好转,要不要在恶劣天气下冒险一试?船上的人们分成两派,意见无法统一。这时,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拍板:选择风力介于四五级之间的天气下水。
  “当时我作出这样一个决定,实际上是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但我们很幸运,下潜很顺利,并且就是在这一次,达到了5188米的深度。”刘峰回忆说,他们选定的这片目标海域,海底深度平均就在5000米左右,唐嘉陵驾驶潜水器正好落在了一个坑里,才使深度又往下多了几十米。
  5000米深处的海底世界,要比浅海安静许多,但并非一片死寂。唐嘉陵说,虽然总是要隔一会儿才游过来一条鱼或一只水母,但它们的样子都很特别:透明的海参,鲜红的海虾,还有半月形的巨型单细胞生物。这次海试还邀请了两位科学家随船,在他们的帮助下,“蛟龙号”的水底作业与地形勘测,收获颇多。
  “蛟龙号”5000米级水深的突破,意味着中国的载人潜水器有能力到达占全球面积70%的海洋深处进行探索。刘峰透露说,明年,他们将于在五六月份再次出航,在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的某个地方,向7000米的世界纪录发起冲击。
  
  为了“蓝色公土”
  5188米的深度,中国花了近20年的时间才到达。早在1992年,刘峰与徐芑南等人就向当时的国家科委提出,要发展中国的深海载人事业。那时,日本、法国、俄罗斯的6000米载人潜水器刚刚相继研制成功不久。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建议被暂时搁浅。“那时我们的海洋意识还没有今天这么强烈,技术上也还有很大困难。”刘峰解释说。于是,1996年的徐芑南,在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就觉得进军“深蓝”的这个梦想恐怕此生是无法实现了。
  随着各国对资源的需求增长,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海洋。至今,地球表面积有将近一半的海底区域是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要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申请哪个地区的预先开发权,就需要有载人潜水器这样的装备先对海底进行详细的调查。很多国家都把控制和占有这些资源的措施列入国家发展计划,以期抢得“蓝色公土”的占有权。而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是赢得这场“蓝色圈地运动”必不可少的手段。
  2001年,中国在东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南面拥有了一块相当于渤海那么大的75000平方公里海域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
  中国向深海进发的脚步,不能再犹疑。2002年6月,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项目正式上马。
  大洋办主任金建才指出,“蛟龙号”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潜探测装备,尽管其零配件并未完全实现自给,但它证明中国对某些海底资源的勘探能力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它的海试成功,打开了中国海洋新兴战略产业的大门。
  然而,和登月计划、火星探测一样,载人深潜是项有钱人的游戏。在升级改造中的美国“阿尔文”号,其投资预算已从2160多万美元,暴涨至5000万美元。“蛟龙号”项目也常常被经费问题所困扰。
  为“蛟龙号”提供水面支持系统的母船“向阳红09”船,是一条拥有30多年船龄、即将退役的老船。“蛟龙号”用的高性能银锌电池,一组电池动辄三四百万元。2008年预备下的电池,搁置了一年后效能已大大下降。在2009年海试时,因舍不得浪费而将就使用,最终下潜到半途发生故障无功而返。
  由于经费掣肘,团队的时间常常花在了并非真正由技术造成的问题上。在1000米海试时,为安全起见,潜水器应有“他救”措施,即潜水器如果陷进海底的泥里,需要有一套设备将它捞起来。通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寻找,刘峰他们发现,这套设备的价格,比整个海试的成本还要贵。这逼着研发团队只能想办法“自救”。最终,他们找到了解决办法:在潜水器上面,加一块浮力材料,到了海底,它可以释放出来,浮上水面。浮力材料上有一根缆,连着潜器,母船利用这个缆,就可以将潜水器捞上来。
  科技部原部长、中科院院士徐冠华在一次上船视察时曾说,他在“蛟龙号”团队身上看到了当年“两弹一星”的精神。
  (实习生张立群对本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即曹操死前一年多时,他开始考虑自己的墓地选址和营造问题。因作《终令》。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亦陪寿陵,其广为兆城,使足相容。”(《三国志武帝纪》)  由此见,第一,曹操肯定了“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的做法,并身体力行。他选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文,要求在涉黑案件审判中“严格按照法定标准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决不允许在案件定性问题上出现人为‘拔高’或‘降格’处理的现象”。  在这份名为《关于人民法院深入推进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意见》)的文件中,针对过去受诟病较多之处,最高法院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进一步规范开展打黑除恶工作的步骤、程序和做法”以及“推广异地管辖”等做法。  据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研
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延续前两年形成的惯例,第三次与网友对话。两个多小时的对谈,几乎句句涉及敏感的民生话题,把“幸福”侃成了关键词。这当然绝不是什么小资的文艺腔,而是向“两会”之前的舆论场释放了非常强烈的信号——在仍然危机四伏的内部与外部的经济运行环境中开局的“十二五”,将使一向在意做大经济蛋糕的中国调整“蛋糕”的配方与分配方式了,必须锲入“民生”这一最重要的配比,让这块膨胀多年的
未来五年内,一张成本不到25元的“社保卡”,同时具备记录社会保障个人信息和充当银行卡的双重功能。  8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全国范围内社会保障卡金融功能的扩容,这为未来社保卡全国联网奠定了技术基础。但是,通过增加银行卡功能,是否能够突破目前居民社保难以跨区域转移的困局,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不单是银行卡    为社保卡增加金融功能,技术上并无难度。  通过政府授权
打开冰柜,十个禾花雀被分成一组,毛已经被拔光,细长的腿被橡皮筋牢牢扎紧,眼睛不知去向。  禾花雀是陆地上飞行的候鸟,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广东云南等地,每年有一半的时间,这种平均体型只有15公分的小鸟都在飞翔,时速也仅仅只有40公里,但广东人知道,到了秋天,麦子灌浆的时候,禾花雀就来了,此时肉质肥美,“进食可大补”。  早在2000年8月,中国国家林业局就将禾花雀列为三有物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
距离全国“两会”开幕还有一周多的时间。2月23日开始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的一项议程,就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这次报告涉及的全国人大代表比较多,有11个代表的资格变动。”2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办公厅联络局巡视员李伯钧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透露。  如何选出合格的人大代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
一向注重维护两国关系大局的中国终于“忍无可忍”。对于日方“购岛”的非法行为,中方一方面重申严正立场,另一方面,也积极展开有针对性的措施捍卫领土主权。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日本政府9月10日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  一向注重维护两国关系大局的中国终于“忍无可忍”。对于日方“购岛”的非法行为,中方一方面重申严正立场;另一方面,也积极展开有针对性的
本该用于挽救实体经济的资金进入楼市造就“虚假繁荣”,已经引起业界对下一步经济复苏的隐忧    北京市民赵彩英54岁,看房两个月了,还没有实现换房愿望。“太贵了。”她摸着因为牙周炎而隐隐作痛的腮帮子,忍不住感叹疯涨的房价。  受累于经济不景气,4月份时,赵彩英关张了位于朝阳区已经营有十来年的乳品专卖店。那时起,她就试图跟房价赛跑,但是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冷清了一年多的售楼处如今挤满了人,曾经缺钱的开
徐静蕾 “领型主演”时尚大片    2010年3月19日,意大利运动时尚品牌Lotto(乐途)在798举行2010 Lotto“领型主演”春夏新品发布会暨创意造型大赛启动仪式。电影才女徐静蕾出任嘉宾评委,并展示了自己在《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时尚造型。    桑德拉·布洛克老公 发表道歉声明    新晋奥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疑似成为又一位奥斯卡魔咒的中招者,外界传说她已与有婚外恋情的丈夫杰西·詹姆斯
开门!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该如何为读者服务?  杭州图书馆(以下简称“杭图”)的做法是:面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流浪者和乞丐。有微博称,该馆馆长褚树青曾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这一微博迅即被转发了1.6万次。  但杭图馆长褚树青表示,杭图的全免费开放政策,不过是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的图书馆使命而已。事实上,未必真有很多乞丐或流浪者去图书馆看报读书,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