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日记本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奶退休后,一直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奶奶心灵手巧,对我们更是疼爱有加,无论什么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条,面面俱到。也许是年龄大了,近几个月来,奶奶经常拿东忘西,做事也渐渐变得神秘了。
  奶奶床头的抽屉总是关得紧紧的,好像有什么机密似的。有时奶奶会独自坐在那里,打开抽屉,戴上花镜,全神贯注地看着什么,嘴里还不住地小声念叨着,还拿着笔写了擦,擦了写。我看在眼里,不免胡乱猜测:奶奶到底怎么啦?以前不这样啊!我就去问妈妈。妈妈含含糊糊地说:“也许人老了就这样吧。”于是,奶奶“神秘”的举动成了我心中的疑团,更成了我的担心。
  这天,是我十岁生日。奶奶照例早早地买来“小白兔”生日蛋糕和我最爱读的《意林小小姐》。庆祝开始了,餐桌上的菜全是我爱吃的,番茄鸡蛋、鱼香肉丝、宫爆鸡丁、清炖梭鱼……一样不少。我夹了一块奶奶刚做的红烧牛肉,放在嘴里,不禁眉头一皱,吐了出来。奶奶见了忙问:“宝贝儿,怎么啦?昨天我刚从电视上学了这道菜,今天特意照本子上的记录做的呀,难道奶奶搞错啦?”奶奶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床头,打开抽屉,取出一个半新的日记本。奶奶的举动令全家人十分诧异。奶奶打开那本日记本,戴上老花镜一看,叹息道:“错了,错了!我把白糖记成白矾啦。”我赶忙奔过去,接過日记本一看,立刻泪如雨下。我把本子放在餐桌上,爸爸妈妈一看也簌簌落泪。原来,日记本上记的都是我、爸爸、妈妈和爷爷的生日,以及每个人喜欢吃的菜跟它们的做法,可是,唯独没有记录关于奶奶的任何信息。奶奶走过来慢慢地说:“你们这是怎么啦?我老了,只能做这么点事,更应该做好这点事,可惜还是没做好。看来上了年纪,做事就得多留点儿神哪。”听了奶奶的话,妈妈一手扶着奶奶,一手擦着眼泪说:“妈,都是儿媳不好,这么多年辛苦您啦,以后,这些事我全包啦。”
  是啊,奶奶确实老了,清瘦的脸上爬满了皱纹,头上满是银霜,背弯了,眼花了,记忆明显减退了。但是,疼爱家人的心却一点儿没变。为了更好地照顾一家人,奶奶花费不少心思,才备了这个日记本啊!
  我双手捧着日记本,久久不肯放下。啊!奶奶“神秘”的面纱揭开了,我心中的疑团解开了,我的擔心彻底放下了。我含着热泪,凝视着每一句话、每一行字。从奶奶的日记本里,我看到了奶奶慈祥的笑容,看到了奶奶不辞劳苦的身影,更看到了奶奶那颗完完全全为了这个家的滚烫的心!
  点评
  本文情深意浓,催人泪下。文中记叙了一位年事已高,身患健忘症的奶奶,为了解决健忘带来的困扰,奶奶默默地依靠日记本的记录操持家务,悉心照顾家人的感人故事。本文通过奶奶为“我”过生日的情节和篇末的描写与抒情,塑造了奶奶任劳任怨、不辞劳作的美好形象,令人心生敬意。另外,习作构思巧妙,不仅题目新奇,而且开头以“神秘”设制悬念,正文揭示悬念,结尾照应开头,这样习作吸引力强,结构严谨。
  (卢新景)
其他文献
摘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问题研究的著作和文章的数量都不多,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动力问题既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最主要的是受教育者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因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要从理念的完善、政策的保证和受教育者自我需要的激发出发,三管齐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动力 自我教育 需要与满足    一、思想政治教育动力问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