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o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颇受各地推崇的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掀起了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新浪潮。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将是今后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试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视角分析高中政治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以及运用的现状,并就如何有效运用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高中政治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高中政治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抽象,时政性和综合性强。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综合运用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就能使教材原本生冷严肃的政治术语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灵动性和时代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精选典例,化难为易,变“难懂”为“易学”。
  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对相关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的观察和视听,以及通过对相关经济数据、时政新闻、现实文化活动、生动哲理故事等的分析和思考,就可以将课本知识现实化、生活化、具体化和通俗化,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实现交互,生成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设置相关的问题探究或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反复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充分交互,从而使学生由过去单纯的“接受式”学习知识,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领悟政治知识的内涵和体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进而学会了学习。
  二、高中政治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1.设施设备影响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
  随着多媒体教学平台的频繁使用以及有些学校管理不善,很多多媒体设备逐渐老化而出现故障并得不到及时维修。于是就会出现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制作出来的课件无法用或是一个班能用而另一个班不能用的现象。久而久之,教师为了避免做“无用功”,不得不又回到“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课堂教学中。
  2.教师的观念和素养影响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有些政治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对信息技术采取抵触情绪,他们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上课,每次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制作课件,费时费力;政治的时政性又比较强,花很多时间制好的课件,来年再使用时还要进行大的改动,循环利用率低。有些政治教师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越多越先进越好,结果使政治课堂从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一堂课下来,幻灯片、超链接视频等多达几十张,内容重复,主次不明,没有真正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作用。
  3.学校的某些具体管理制度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很多学校为了避免学生沉湎于手机游戏或利用网络浏览不良信息,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只是作为展示课件的工具,这就大大制约了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还有的学校在评价教师工作时,只以传统的模式作为评价标准,而不考虑信息技术条件下带来的新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三、高中政治教学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对策
  1.坚持思想与行动的有机统一。
  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课堂教学时,既不能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也不能让信息技术喧宾夺主唱主角;既要体现高中政治课改理念,又要有利于突破政治教学重难点;要恰当地把图画、影像、视频等多种手段交替使用,避免过于单一,防止学生产生视觉或听觉疲劳。
  2.做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
  学会线上收集资源、线下保存资源。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有经常上网浏览网頁的习惯,发现网页上有可用的资源要及时下载保存,上课时随时调用。要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设备从事教学,不要局限于教室多媒体网络平台。
  3.促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手段有效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事教育教学并不是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要把两种手段在教育教学中有机结合并恰当运用,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手段的有效融合。
其他文献
以环氧和氨基化的大孔树脂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木瓜蛋白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了不同载体和固定化条件对酶固定化率和相对活性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温度和pH值下游离酶和固定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情感教育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感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致力于帮助学生认识基本的道德思想、弘扬传统美德、培养社会责任。笔者在本文围绕情感教育展开,从结合教材、立足生活、教学方式多元化等方面探究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情感教育。  一、从课本出发,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道德与法治和其他学科相比有本质上的区别,道德与法治更强调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
体育舞蹈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体育舞蹈练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容易走进注重动作而忽略音乐的误区,从而影响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及提高。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是德国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和新趋势而推出的课程模式,其课程以“行为导向”为理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建构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课程实施的关键。情景教学法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来临、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一场新的改革浪潮,这就要求音乐教育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步伐。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了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其中,历史解释素养要求学生形成历史的思维和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初中历史教师所探寻的教学之路。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优势  从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重要的教育目标。自主学习作为一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感受历史魅力的同时,提升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力,这对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
制备了空心玻璃微珠@聚吡咯(HGS@PPy)和空心玻璃微珠@Fe3O4@聚吡咯(HGS@Fe3O4@PPy)两种空心核壳结构材料。前者是通过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氨基化改性,富集单体后在水/乙醇/5-磺基水杨
陶粒吸水会加速陶粒泡沫混凝土拌合物中泡沫的破灭,导致坍落度经时损失和表观密度显著增大。采用预湿、EVA乳液浸渍和憎水剂浸渍对陶粒进行预处理来降低陶粒的吸水量,并以陶粒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因传媒而生,依传媒而立,靠传媒而强,学院与湖南卫视、湖南经济电视台、青海卫视和韶山之声电台等传媒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校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