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体育文化 营造快乐校园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运动,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营造快乐校园文化氛围。
  一、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除了体育课之外,学校还安排了早操、大课间、眼保健操、社团活动、课外训练等。其中眼保健操不列入1小时的活动时间之内,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见表1)。
  (一)早操
  1.早操分为两个阶段,10min的跑步时间和5min的裕固族健身操时间。在这一段时间主要由班主任组织管理本班学生,体育教师负责进场、指挥(见图1)。
  2.早操必须全校师生全体参加,值日班级和值日教师每天对早操进行检查并记录出勤学生人数。
  3.早操期间全校师生,全部要穿运动鞋。
  4.不参加早锻炼的班级和教师要扣班级总分和年度考核分。
  (二)大课间操
  大课间操每天各班的活动内容都不一样,以班级为单位在户外开展活动。活动内容形式各异,在这一段时间主要由班主任、体育教师负责组织管理和指挥。大课间操期间全校师生每天必须坚持参加,不准时参加班级和教师要扣班级总分和年度考核分。
  (三)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由体育教师进行统筹安排,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参加,由学校安排社团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裕固族健身操、大象拔河、民族摔跤、顶杠子、高脚竞速、板鞋竞速等,活动内容体现了趣味性、游戏性、健身性等特征,并且学校规定活动期间不允许教师进行补课(见图2)。
  社团活动要求:
  1.每天各年级组长要带领本组教师进行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体育器材由器材管理员按照各项目统一配备,由各社团组织委员到体育器材室领取。
  2.各社团要严格遵守活动安排,不得随意占用其他班级活动场地;学校领导或值日行政进行不定期检查。
  3.体育教师和各社团的负责教师要教会学生活动的方法,并加以督促。
  (四)课外训练
  课外训练由体育教师进行统筹安排,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参加,学校安排体育教师进行训练,目前我校开展了民传、排球、足球、田径、篮球五项课外训练项目。
  二、运动会上显特色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学生们走到操场上、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校每年的5月、6月、10月、12月分别开展田径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球类运动会、冬季环城赛为学校特色比赛。
  (一)田径运动会
  1.时间:5月上旬
  2.比赛分组:分初一年级、初二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共5个组
  3.比赛项目:径赛:100m、200m、400m、800m、1500m、3000m、4×100m、100m障碍。
  田赛:跳高、跳远、铅球(初中男女3公斤、高中男5公斤、女4公斤)、三级跳远(高中男子)
  4.比赛办法:(1)按年级分组,各班参加年级组内比赛;(2)每人限报两项,每项限报三人,可兼报接力(见图3)。
  (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1.时间:6月中旬
  2.比赛分组:共分初一年级、初二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5个组
  3.比赛项目
  大象拔河、摔跤、顶杠子、拔棍,背垛子、100m板鞋竞速、200m板鞋竞速、100m高脚竞速、200m高脚竞速、4×100m板鞋竞速、4×100m高脚竞速、裕固族健身操。
  4.比赛办法:(1)按年级分组,各班参加年级组内比赛;(2)每人限报两项,每项限报三人,可兼报接力。
  (三)球类运动会
  1.时间:10月上旬
  2.比赛分组:共分初一年级、初二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5个组。
  3.比赛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
  4.比赛办法:按年级分组,各班参加年级组内比赛(见图4)。
  (四)冬季环城赛
  1.时间:12月上旬;地点:县广场。
  2.比赛分组:共分初一年級、初二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5个组。
  比赛办法:按年级分组,各班参加年级组内比赛(见图5)。
  三、校本课程传承民族体育
  由于学校地处高寒地区。气候(多变、寒冷、干旱、多风)和体育基础设施及器材(差、少)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活动内容的选择。对此,学校将裕固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学校体育活动内容,如摔跤、拔腰、拉爬牛、顶杠子、抢“大金娃娃”、打嘎嘎、拉棍等,并且通过课堂教学、兴趣小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课间操展演等形式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些项目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简单易行,有利于丰富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见图6)。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