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主体性的缺失与应对措施

来源 :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发展观教育的主要使命。但在当前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主体性的缺失问题,影响着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本文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方法,实现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进而达到大学生理论教育与实践行为的统一,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可贵的现实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校企联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是高等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是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之道,也是多年来难以突破的难题。本文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意义及具体实现形式,并结合沈阳理工
深入分析大学生党的知识教育载体的现状,探索大学生党的知识教育载体创新的对策,增强大学生党的知识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党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是社
演示软件PowerPoint已成为传授、展示和分享知识的首选方式。这种新型知识传播媒介使用中所隐含的问题是,Pow-erPoint所支持的认知和教学方式不利于高级分析思考能力的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