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纪要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shengs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9月2-4日在福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主办,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和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承办.会议旨在促进国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研究的学术交流,展示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加强联系与合作.与会代表200余人,共收到论文86篇.研讨会以专家讲座、论文交流和热点话题讨论等形式就当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固(RF)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远期疗效。方法2001年7月至2009年11月,选择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治疗的、经药物治疗无效的功血患者1196例(其中127例伴有痛经),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两组:A组年龄≥45岁,平均48岁,共427例,以闭经为治疗目的;B组年龄<45岁,平均37岁,共769例,以月经减量为目的。A、B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具备月经量评分(PBAC)、血红蛋白水
巨结肠症患者的自然转归多因营养不良或发生危象而死亡,未经治疗而存活至成年者非常罕见,而巨结肠症合并妊娠至分娩者就更为罕见,本院收治了1例妊娠合并巨结肠症患者,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29岁,已婚,因孕3产0,停经9个月,腹胀2个月,腹胀加重伴呕吐2d,于2009年11月18口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9年3月3日,停经33 d时检测尿hCG(+),结合孕早期B超,核实预
期刊
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问题一直是妇科医师关注和探索的焦点,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化疗一直被视为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与手术、放疗、免疫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也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规范化、微创化、个体化、人性化仍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为更好地交流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最新成。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脏器的位置和功能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及压力性尿失禁(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POP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发病机制尚
期刊
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人群发病率为10%左右,而在不孕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30%,在痛经和(或)盆腔疼痛妇女中的发病率更是达40% ~ 50%[1-2].内异症在病理学上表现为宫腔外出现子宫内膜上皮和间质,临床上常表现为盆腔疼痛、痛经、不孕等.内异症还可表现为体质量减轻、食欲不振、盆腔内肿块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使诊断更加困难.大多数妇科医师都没有意识到内异症也可以表现为腹水,甚至胸
期刊
在女性生殖道畸形病例中,外阴发育异常并不多见.外阴不仅是女性的外生殖器官,泌尿道和消化道末端也开口于此,故严重的外阴发育异常通常在新生儿或婴儿期即被发现并得以矫治.妇科医师临床遇到的外阴发育异常病例通常症状不明显、体征不典型、诊断不明确,绝大多数合并内生殖器、泌尿系和(或)直肠肛门畸形,且部分患者曾接受过不恰当的手术治疗,这些都对诊断和治疗造成不便,故外阴发育异常已成为临床上的“疑难杂症”.本文通
期刊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一种罕见的、病死率极高的妊娠合并症,产科医师对其的诊断、处理尚需提高认识.烟台毓璜顶医院成功救治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2例,经处理后成功分娩,本文报道其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围产期保健和处理。
期刊
目前,临床上对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的孕妇以及对于年龄>35岁孕妇建议常规行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以明确诊断.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发的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一种传染病,母婴传播是HBV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约50%的慢性HBV感染来自母婴传播[1,3].胎婴儿感染HBV后更容易转变为慢性感染状态,继而发展为肝硬变或原发性肝癌[4-7].羊水穿刺是一种侵
期刊
由《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协办的“第四届全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慢性盆腔痛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6月18—19日在青岛市召开,与会专家及代表共600余人,大会专题讲座32个,会议交流论文65篇.本次会议是继2001、2005、2009年第一、二、三届全国子宫内膜异位症专题学术会议后,我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学术交流的又一次盛会.会议就内异症和慢性盆
期刊
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具有与恶性肿瘤相似的侵袭、转移、复发等生物学行为特性,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在临床上又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对内异症临床及基础的研究一直是妇科研究领域的热点.而Rho/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是机体各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一条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细胞骨架的活动,进而参与细胞迁移,已被证实ROCK与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密切相关[1],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