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一寸的好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cxd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兴凯湖畔的一个小渔村,在那棵据说已超百岁的大柳树的浓荫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坐在那个见证过许多风雨的木凳上,正慢条斯理地缝补着一张渔网。
  不远处,一口泥陶的大缸盛满了井水,上面漂着几根油绿的黄瓜。矮矮的木板院墙上,一些牵牛花羞涩地低下了头,两只芦花鸡耐心地寻找着藏在土里的虫子,一只小花猫追赶着那对翩然起舞的蝴蝶,一溜烟儿跑进生机盎然的小菜园。
  再远一些,是青纱帐一样茂密的玉米地,那些腰间别着红缨的玉米,正精神饱满地享受着烈日炽热的爱抚。近旁的方塘里,几朵拙朴的荷花,开得无拘无束,几片静默不动的云影,很像一帧民国时的老照片。
  这是一次寻常途中的遇见,就像看到一株童年熟悉的植物,我的目光立刻就被一抹温柔吸引住了,仿佛有一首简单的歌谣,正从一朵随意开着的野花头顶响起。我不禁停下脚步,呆呆伫立,静听时光慢慢走过的清晰足音。
  還记得,多年前的那个明媚春日,我虔诚地趴在阳台上,怀揣小小的激动,还有一点点的忐忑,掩不住焦急地望向一棵梧桐树伸展的路口,等待那位邮递员的出现,但不知他会给我带来一个美丽的答案,还是一个叫我辗转反侧的悬念。
  还有,那个红叶翩然的秋日,一条波澜不惊的大河兀自流淌着,河对岸两位身材窈窕的俄罗斯少女,拎着画板,朝那片浓墨重彩的白桦林走去,很像一幅摄人魂魄的移动的油画。
  还有,那个飘雪的冬日午夜,我在漠河北极村的一间小木屋里,与来自江南水乡的一位摄影爱好者,拥着一炉炭火,两碗地道的东北大炖菜,一瓶当地出产的烈性高粱酒,两个相识不久的大男人,立刻驱逐了所有的陌生感,忘情地海阔天空起来。
  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经常怀念的,记得特别清晰的,往往是过往的一些寻常日子,以及那些日子里一些寻常的景、物、人、事,野草一样琐碎、简单、朴素,闪着动人的光泽。大多时候,它们只静默地躺在记忆的深处,但不经意的某一刻,它们会突然造访,就像一位杳无音信的友人,蓦然惊喜地站在我面前。
  也许是年轮不断增长的缘故,俗世间的点点滴滴,因为一次凝眸,或片刻的聆听,陡然有了些许美好的味道,真真切切,如风行水上,如花开枝头。作家萧红在《小城三月》里曾欢喜地感叹:“天气一天暖似一天,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原来,扣动心灵的好,是那样触手可及,一寸一寸的。
其他文献
1  前段时间,我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山东淄博的一位父亲为了供两个女儿上大学,一天要搬1.5万千克的瓦。这一干,就在瓦厂干了20年。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已经58岁的他常常会感到吃力,虽然工作很苦很累,可一想到两个上大学的女儿,他又浑身充满了斗志。  父爱如山,厚厚的茧子,是堆成山的一块块石头,他们脚踩大地,奋力托举着的,是留给我们的蓝天。可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山会越来越高,而他们只会越来越老。 
两个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们对草丛间的各种昆虫产生了兴趣,同时也产生出许多疑惑:蚂蚁为什么能准确地在下雨前搬家呢?螳螂的“大刀”有什么特殊的用途呢?蜜蜂之间会不会互相“说话”呢?……  各自回家后,两个孩子坐在房间里,呆呆地望着窗外,脑子里不停地思考着这些问题。他们的思想是那么的专注,仿佛沉浸在一个封闭的小世界里,对父母的叫喊都置若罔闻。  “你在干什么?”第一个孩子的父母看着呆坐在窗前一动不动的孩
[摘 要]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表达得非常明确。历史作为进入初中的一门新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新鲜的,如何将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是教师所要思考的。  [关键词]陶行知理论;律动课堂;兴趣课堂;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9-0065-02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中写道:“教学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青春年少的我们,曾经坐在一棵榕树下听风吟唱。那时候,仿佛世界是安静的,只有歌声伴随着难以忘却的回忆。今年夏天,当毕业季又一次来临时,总有那么一首歌能够久久萦绕在我们脑海,为我们短暂停歇或即将逝去的校园生活致意。  1.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  ——即将离别的同学们,多
读墨未浓这篇《麦秸莛子里的人生岁月》,会发现,记忆是有开关的,在生活中,当我们被一个物件触动时,藏在岁月深处的时光就被点亮了,而这些物件,它们以其缄默的存在,真实诉说着那段岁月里的故事。  跟随文字读下去,眼前会浮现出一位勤劳睿智的奶奶,她心灵手巧,麦收后的麦秸莛子,大概也就只能当烧柴的废物,奶奶却能编织出锅盖垫、窊篦子、笊篱等生活用品。是呀!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人并不缺乏生活的智慧。  本文以老家
[摘 要]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引导学生从区域的角度去认识特征、比较差异、评价发展和解决区域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文章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以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从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角度,运用综合分析归纳法、比较法,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关键词]
美国科学家近日表示,对研究对象脑部扫描显示,能人和懒人的大脑在3个具体的区域会有所不同。  为了奖赏而愿意努力工作的人们,在其脑部叫做纹状体和皮层的部位存在更多的对神经发出信号的化学物质多巴胺。这两个区域都在与报酬奖励关联的感觉和动机导致个体行为发生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为了报酬而努力工作方面稍显被动的“懒人们”脑部,其“前脑岛”区域存在更高含量的多巴胺,而这一部位与情绪和危机感有关
摘 要:结合行业现状和学校实际情况,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一体化课程的开发研究,并完成了机械设备维修专业(中级)一体化课程学材资源的开发,本文以机械设备维修专业(中级)为例谈谈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 一体化 课程开发 实践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行工学一体化课改的背景下,随着一体化课程的实施与深入,学生学业现状和学生发展方向的多元化、复杂化,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
都说女子不如男。可近几年来,人们却越来越明显地感觉有哪儿不太对劲——女孩似乎正在学业上建立一个罗马帝国,而男孩则像古希腊一样日趋衰败:大学,“女生潮”漫卷校园;高中,男生传统优势渐失;初中和小学,男孩早掉队了。最近几年各个省市的高考状元中,女生的比例也已经超过男生。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男孩危机”。不仅如此,在体质、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男孩们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麻烦”。  “男孩危机”,暴露出了
打开地图,我发现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我脚下的流沙裹着我四处漂泊,它不淹没我,只是时不时提醒我,你没有别的选择,否则你就会被风吹走了。我就这么浑浑噩噩地度过了我所有热血的岁月,被裹到东,被裹到西,连我曾经所鄙视的种子都不如。  一直到一周以前,我对流沙说,让风把我吹走吧。  流沙说,你没了根,马上就死。  我说,我存够了水,能活一阵子。  流沙说,但是风会把你无休止地留在空中,你就脱水了。  我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