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耐盐植物协同复合填料强化人工湿地净化含盐废水

来源 :环境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w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是人工湿地发挥水处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研究耐盐植物净化含盐水体机理及协同填料的作用,以美人蕉(Canna indica L.)、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为研究对象,协同复合填料,分别研究不同碳氮比、盐度条件和在不同装置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差异性,同时分析实验装置植物体内酶活性、植物根际与填料表面附着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旨在提高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效果.结果表明:1)人工湿地可有效处理滨海含盐水体,当HRT=4 d时,C/N=3 ∶ 1、盐度为1‰条件下,对TN、TP与COD去除效果达到最佳;2)3种耐盐植物均表现一定耐盐性,顺序为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美人蕉;3)加入新型矿渣材料的互花米草装置对TN、TP、COD去除率达到最佳,分别为95.56%、95.46%、63.61%,同时微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加入新型矿渣材料的装置可有序优化微生物比例,促进互花米草与湿地功能性微生物协同净化水体,有利于发挥各菌种优势,以防优势菌种恶意繁殖;且该装置中互花米草体内POD、CAT、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其他装置植物,且丙二酮最低,表明植物遭受逆境伤害较低,抗干扰能力强.这为湿地植物处理沿海或含盐废水及构建高效人工湿地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旗下的一家民营科技型企业,注册资本为14.21亿元,主要从事高纯晶硅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本行业处于光伏发电产业链的制造端上游,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最为核心的环节,属于资本和技术双密集型行业.公司产品涉及高纯晶硅硅料、单晶硅棒、烧碱、聚氯乙烯、电石渣水泥等,主要供应给中游光伏电池厂商.应用于光伏电池制造.
期刊
由“生态源地?廊道?节点”构成的生态网络是改善景观破碎化、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策略.在景观连通性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方法进行生态网络的构建.以吉安市吉州区作为研究区域,构建生态网络,并结合生态资源现状优化绿地空间布局.研究提取出核心区面积127.24 km2,占自然景观总面积的46.15%;桥接区面积48.49 km2,占自然景观面积的17.59%;提取出38条一级生态廊道,23条二级生态廊道,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研究还提出“一城、一心、两带
环境中有机卤代污染物具有浓度低、难降解、高毒性和生物富集性等特点,因此对有机卤代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的理解和去除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d/TiO2光催化剂在卤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表现出高效的催化活性.研究表明,光催化降解活性同芳环电子密度及其取代基性质有密切的联系;给电子基团对于光催化还原脱卤反应有利;相同条件下,脱溴反应速率高于脱氯反应速率.
茶多酚是从茶叶及其废弃物中提取出来的多羟基酚类物质的复合物,由于其广泛的生物活性,除了用于医疗保健与食品加工行业,目前在环境治理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探究茶多酚在环境领域的价值,文章对茶多酚的组成进行了概述,对其主要特性包括对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抗氧化性、吸附特性及促氧化性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其特性在环境治理方面包括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水及修复土壤污染方面的应用效果,最后提出展望,旨在为茶多酚在环境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更多可能.
基于2019年8~9月水位和总磷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了强降雨对昆承湖总磷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降雨引起湖体水位升高时,总磷浓度也呈显著的上升趋势,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820,两者存在较为显著的关联;2019年8~9月期间,由河水带入湖体的总磷污染负荷占比约为66.4%~75.4%,地表径流带来的总磷污染负荷占比约为24.6%~33.6%,河水汇入是湖体总磷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短期强降雨会使湖体总磷浓度增加量约为0.06 mg/L,为湖体1~7月浓度均值的150%,在实际情况下,因地表径流冲刷
为了解决人工湿地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堵塞状况,在曝气和未曝气两种状态下,对人工湿地系统各个深度基质堵塞过程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曝气状态下,人工湿地系统堵塞情况优于未曝气状态下,堵塞过程中的水头损失低于未曝气状态,孔隙率和渗透系数的下降趋势均低于未曝气状态,有机质的含量高于未曝气状态.人工湿地的堵塞程度表现为上层基质(0~20 cm)高于中层基质(20~60 cm)高于低层基质(60~100 cm).
为探究京津冀重点区域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分布情况,开展硝酸盐污染分区研究.文章选取京津冀重点区域密怀顺平原区作为研究区域,采集地下水样品,对硝酸盐含量进行一般统计分析和空间相关性分析确定协变量.利用半变异函数分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克里金法和协同克里金法插值绘制研究区硝酸盐污染分区图.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较严重,含量为0.24~178.00 mg/L,在超过10 km范围上存在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硫酸盐作为协变量开展协同克里金插值能最准确的预测硝酸盐污染分布,污染范围相较普通克里金略有减小,范围边
为了解决带局部折痕特征的点云数据曲面重建问题,引入局部特征表现力强的T样条曲面技术,首先采用手动选点与自动插入点相结合的人机交互方式绘制点云特征线,构建T样条曲面的初始拓扑网格,并赋予局部折痕特征标识,形成初始T样条曲面;然后,通过渐进迭代逼近法使构建的T样条曲面通过初始T网格的顶点,对不满足重建精度的局部区域进行T网格的自适应细分,并重新渐进迭代逼近;最后,进行了柱面和Fandisk模型点云曲面重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人工湿地(CW)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耦合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电化学系统.该系统可以在生物产电的同时进行废水处理.结合近年来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CW-MFC)的系统产电和污染物降解性能的研究,综述了 CW-MFC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从系统结构(湿地植物、微生物、电极材料、基质材料)和影响系统运行因素(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有机负荷及废水成分、氧化还原电位)2个方面概述.最后总结了 CW-MFC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该系统的研究潜力.
应用CANON-MBBR系统处理实际污泥厌氧消化脱水液,考察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控制策略.结果表明:稳定期间,系统出水ρ(NH4+-N)稳定低于25mg/L,去除率>96%;出水ρ(TIN)<70mg/L,去除率>87%.系统维持纯生物膜运行,无须进行污泥回流与菌种的补投,实现了稳定的 自养脱氮过程.运行期间,考察了水量、DO及温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80 m3/d(为平稳期1.33倍)、ρ(DO)高达2~4 mg/L和24℃低温条件下系统依然保持较高的脱氮性能.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