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微表情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u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我们就要认真锤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在教学中充分而有度地运用教学微表情,从高处着眼,从细处着力,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微表情;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笔者曾经做过一项小调查,调查主题是“你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得到了以下的数据:对课型而言,学生们更喜欢“活动对话型”课堂,喜欢的占68%,而对按部就班(喜欢严格约束型只4%喜欢)传统老套的课堂较为反感,对严格课堂纪律的课堂也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喜欢)10%。对教师而言,学生对照本宣科的教师没有一人是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幽默风趣(喜欢的51%)和激情洋溢的老师(喜欢的34%),剩余15%选择的是条理清晰型。
  那么,语文教师——甚至推而广之到整个文科的教师,我们如何打造“幽默风趣”“激情洋溢”的高效课堂呢?当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做法。笔者认为,“幽默”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后天很难培养,但是,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教学“激情”,以我们积极主动的热情来感染熏陶学生;而表现教师教学激情的有效标志,莫过于教师的教学表情。下面,我将就教师教学中微表情的运用谈谈个人看法。
  微表情,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其他的信息。教师把微表情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的作用
  (一)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对学生具有引导效能
  “你们自身的行为是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你们的态度神色上的少许变化,儿童都能看得到和感觉到。我们思想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之中都会影响到儿童。”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这样说。初中学生的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他们接受知识的更有效方式还在于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各种微表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有些时候,教师的一个疑问的眼神,往往比否定和追问更有启发性。
  (二)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于是,我们教师就统统行动起来夸赞学生,这就与理论有背道而驰的嫌疑了。况且,总是语言的赞美未免俗套,数量多了连听者都不信了。这时候,教师如果把鼓励的语言化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拍肩,也许效果比虚伪的夸赞要好得多。
  (三)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对学生具有评价功能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通过及时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扬成绩或者改正谬误。在进行有效评价的时候,除了运用一些已经成熟的评价方法,教师也可以更新评价方法。例如,赞许的眼神或许比公开课的掌声更真实,批评的目光也许胜过冗繁的说教。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领悟教师的微表情,用以指导和修正自己的学习。
  二、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的误区
  (一)很少使用教学微表情,以至于课堂死气沉沉
  听过一些公开课,课堂教学效果实在不敢恭维。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讲台下恹恹欲睡,整节课很少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即使有一两句问答,那也是问的无聊答的无力,整个课堂死气沉沉。这样的课堂不要说学生了,就是听课老师也深感乏味,还谈什么有效课堂?一位教师的教学日记中这样写道:“一位学生偷偷对我说,老师,能不能让我看到你的笑?我们都很怕您,不敢和您说心里 话……”那位老师看到信时的感受是“心为之一震”,他反思说自己一直坚信“严师出高徒”,所以每节课都正经而立满脸严肃,有了教师的威严,却没得到学生的心。这位老师后来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从“重知识”向“重情知”转化,课堂气氛活跃,成绩进步很大,更重要的是,他真正得到了学生的尊重。所以,老师们,绽放你们的笑脸,不要吝啬你的夸奖,还给学生一个活跃的课堂。
  (二)过度使用教学微表情,显得矫揉造作
  也见过一些相反的例子。有一些公开课,课堂成了老师的舞台,他是导演,更是演员,而且演技高超,完全成了舞台的中心。看起来热闹,其实违背了最关键的教育原则——学生为主体。这是其一。还有些课堂,老师情绪过于饱满,以至于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偶一为之无可厚非,经常如此则显得矫揉造作,让学生反感了。此所谓“过犹不及”。
  三、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的原则
  (一)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要遵循及时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在不间断的活动中持续。既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呈现相应的动态性。因此,运用微表情与学生互动交流,必须具有时效性,各种引导、激励和评价必须要及时,否则就失去了价值。我们不能想象学生的回答老师在一分钟后再评价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要遵循适度性原则
  教师课堂教学微表情的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课题来定。于漪老师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情不自禁,声泪俱下。学生们发出一片悲咽之音。于漪老师的这一课,感人在于老师为学生创设的悲伤氛围,而创设情感氛围的,正是于老师的悲伤的神情、哽咽的语音。于老师把学生带入那个情境后,又适度把控了情感,进行了正常而又饱含深情的内容学习,这个“度”把握得非常好,进得去,出得来,游刃有余。
  (三)有效运用教学微表情,要遵循区分性原则
  我觉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不同的课题适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技巧,包括教学微表情;二是针对不同学生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当然也包括教学微表情。例如同是批评某个学生,语言批评太直接,用表情表达则较为委婉。那么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建议用后者,而心理承受力较强的同学则用前者较为适合。
  要想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我们就要认真锤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在教学中充分而有度地运用教学微表情,从高处着眼,从细处着力,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学科是富有个性、充满情感的学科,容易引发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不仅对学生的语文成绩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语文;想象能力;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生应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想象能力”。小学生
高压聚乙烯装置反应釜的压力控制目前是通过控制PCV5液压阀的动作来实现的。PCV5阀是超高压液压阀,是保证高压装置正常生产的核心仪表设备之一。该阀在2003年上线使用。从实
【摘要】从小学升入初中,习作方面自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小学那种较为简单地写句、写话、看图说话的模式,也不能完全是随心所欲的日记式作文。  【关键词】习作;聋生习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从小学升入初中,习作方面自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小学那种较为简单地写句、写话、看图说话的模式,也不能完全是随心所欲的日记式作文。命题式作文、话题式作文、材料式作文开始在聋生的习作课
低渗、超低渗透砂岩油气藏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盆地或主要的油气田,本文阐述了低渗、超低渗透油藏在我国石油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研究的重要意义,最后以白于山西区为例对裂缝
【摘要】本文以在职业能力的视觉下,对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相对应的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是属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地之一,其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今不断推行素质教育的条件下,高职语文教学除了要承担传授知识的责任,还应当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