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减负教育浪潮下的高三数学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f542268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改的深入,高中教育彻底由“应试教育”全面转化为“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如何在省教委提出的减负教育浪潮下搞好高三数学教学,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在高考中的综合竞争能力,是每个高三教师必须好好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结合笔者多年组织高三数学教学的实践,拟就高三数学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立足课堂,把握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发生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
  我们都知道,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就必须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高三数学的一轮复习中,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好书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问题.而书本中大部分的公式、定理的推导和证明方法具有典型性,往往代表了一类典型的解题方法和思想,对它们的证明及推导方法加以探索,既有利于学生解题思想与方法的形成,又有利于巩固、深化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回顾历年的高考试题,80%的试题都能在书本找到原型,因此我们在进行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中,应以书本知识为依托,适当地演示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启发、训练、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高三数学偏重于对教的研究,对于学生如何学,学的活动如何安排考虑的较少.在推行减负教学的新形势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有效的成绩是放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推行学习方法指导是当前最有效的手段.首先,指导学生拟定一个学习计划和读书方法.对书本知识中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对书本例题和对应的习题,启发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寻求解题规律,努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指导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形成良好的心理,学会分析困难问题,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等.最后,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包括课堂笔记和课后的错题集.在课堂上,教师一般通过经典例题的通性通法的归纳和总结完成讲解,再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课后,学生应根据自己习题中的典型错题完成习题集,及时巩固,适应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式.
  因此,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中,教师应以常规方法为重点,力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接受;进行方法训练时,要与具体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应用中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单纯的“学会”转化为“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从教材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是联系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应加强对学生两类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透过形的外表,揭示代数问题的内在数量特征,探讨数与形的本质联系与规律,使学生更直观地去理解和掌握.分类讨论思想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也是学生易错的一大题型.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出现分类不清和遗漏两大问题.在高三复习中,我们采用分散到各个章节的方法逐步巩固.
  数学思想方法除了这两大类外还包括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因此在教学中坚持贯彻思想方法原则,正确引导学生去领悟、吸取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创造性灵感.
  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数学源于现实而用于现实,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当前的教育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改革,对学生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行为能力的锻炼,要求学生懂得综合运用中学所学的文化科学知识观察、分析、判断、接受多种可能的信息,揭示信息的本质,解决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多年来在高考试题中,都出现了以社会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材料为背景,设置在教学未出现的情景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工具解决该数学问题.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与市场经济有关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应用题.
  在数学建模过程中,要善于透过实际问题的现象,搜索有用的数学信息,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寻求内在联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构建各类几何模型、方程模型、目标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等等,反复训练,及时归纳.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轻松地学习.
  (责任编辑:罗 艳)
其他文献
斜率是解析几何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由于斜率直接反映直线的方向问题,所以其结构与代数的分式有关,例如代数中的函数值域问题、数列问题,几何中的三点共线问题、线性规划问题等等都可以转化为斜率问题来解决,现举例如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
多年的教学工作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学生主动学习有多么重要!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学习“优势教育”理论,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笔者逐渐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将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主张给学生提供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交流,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相互鼓励,在积极的合作氛围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
目前,农村中学办学经费紧张,教学实验工具残缺不全.对此,我们教师应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精神,变废为宝,利用生活物品自制实验器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节约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下面笔者谈几点饮料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一、在声学中的应用1.演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将两个饮料瓶都剪去底部,保留喇叭状的两半,用细线系在瓶口的瓶盖上,再用细绳的中间部分系住一把钢勺.将两个喇叭口罩住两只耳朵并贴
一、问题的提出  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阐明,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兴趣的强度决定行为的结果。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会产生动力。  通过对“兴趣程度,兴趣起因”的问卷调查,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我发现学生在心情愉快而又充满兴趣的情况下学习,与在心情沮丧而又无兴趣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要想
在传统教育中,生物教学常不被重视,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极低,课堂上思想不集中,甚至出现厌学和反感的情绪,只有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自主学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针对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不断创造教学条件,抓住机遇,运用多种方法